|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翻译并评价<<晏婴叔向论齐晋季世>>

时间:2010-8-27 专题:晏婴

齐侯派晏婴到晋国,请求再送女子作晋侯的继室。……

已经订婚之后,晏子接受宾享之礼,叔向跟晏子一同参加宴会,互相交谈。叔向说:“齐国将怎么样呢?”晏子说:“这是末世了,我不知道该怎样说好。齐国恐怕要变为陈氏的天下了。国君抛弃了他的百姓,使百姓归附陈氏。齐国旧有四种量器:豆、区、釜、钟。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各量本身的四倍。以达到釜,十釜就成为一钟。陈氏的三种量器都在齐旧量的基础加上一(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于是钟也就相应地增大了。陈氏用私家大量器借出粮食,却用齐公室的小量器收回。把山上的木材运到市上去卖,并不比山里的贵;鱼盐蜃蛤运到城里去卖,也不比海上贵。老百姓把他们自己劳动所得分成三分,其中两分要交给公室,而自己的衣食只占一分。公室搜刮来的财物都腐朽和被虫子蛀了,可是连三老这样的乡官都受冻挨饿,都城的许多市集上,鞋子便宜,假脚昂贵。百姓有痛苦,陈氏就去慰问关切他们,百姓爱陈氏如同父母,归附他如同流水。想要陈氏不获得民众,将怎样免得了呢?陈氏的祖先箕伯、直柄、虞遂、伯戏,恐怕正要辅助陈氏夺取齐国天下,他们已经在齐国了。

叔向说:“是这样的。即使我们公室,现在也是末世了。国君驾戎车的马不驾车,国卿不掌握军队;戎车左右没有好人才,军队没有好官长。老百姓疲乏困苦,而宫廷建筑愈加奢侈。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能看到,而宠姬的娘家却富裕优厚。老百姓一听到国君的命令,就好象逃避仇敌一样。栾、卻、胥、原、狐、续、庆、伯,这八家旧贵族的后代都沦为差役。政权落在各个大夫手里,老百姓无所依从。国君一天天越来越不思改过,用娱乐掩盖忧患,晋国公室的没落,还能有多少日子呢?谗鼎上的铭文说:‘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就务求修明德政,而子孙仍有懒惰的。’何况天天不思悔改,能够延续长久吗?”晏子问:“你将怎么办呢?”叔向说:“与国君同一族姓的人全已衰亡。我听说,公室将近衰亡的时候,它宗族的枝叶先落了下来,那么公室也就跟着衰亡了。羊舌这一宗有十一个族,只有羊舌氏这一族还存在。我又没有好儿子,公室毫无法度,即使有幸能获得个好死,难道还能得到后代子孙的祭祀吗!”


太长了啊

涉及太多的资料背景,简单分析下:

从奴隶社会内部孕育的封建生产关系,到春秋末年有明显发展。由奴隶主贵族蜕化而来,从下层人士上升而来,或因军功事功起家的新兴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迫切要求取得政治上的权力。他们乘着斗争的风云,利用奴隶和平民的力量,向奴隶主贵族展开了激烈的夺权斗争。奴隶主贵族作为旧势力的和旧生产关系的代表,日趋没落。《晏婴叔向论齐晋季世》,即以齐晋这一侧面反映了这一重大历史转型。
赋税制度的变化。齐国在管仲改革时,在维持"井田畴均"的奴隶制生产方式外,针对私田,辅助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到齐景公时期(前548年――前490年)"分成制"的地租剥削已经占主导地位,所谓"民叁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就是明确反映。早在公元前645年,晋国就已实行"爰田制",把田地赏赐给人民;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这些改革都是对私田合法性的承认。齐景公时的赋税政策是和当时封建性因素逐步成长,奴隶制逐步崩溃的趋势相适应的。
劳动者身份的变化。奴隶是既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人身自由的,而劳动者能够将收成"衣食其一",说明他们有了自己的生产资料,身份已不同于奴隶,已具有个体农民的性质。另外,劳动者能够向卿大夫"量贷",说明他们身份也不再是奴隶,而是依附农民。正因为奴隶数量的大量减少,"隐民"、"私属"、"宾萌"的增加,才会造成"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的局面。这些反映了封建生产关系在奴隶制内部逐步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夺权斗争加剧。田氏家庭"山木如市,弗如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这一举措,有得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也成为田氏追求政治权力的动力和保证。只有聚敛财富,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田氏才能大斗出贷,小斗收进,安抚"民人痛疾"。这种收买人心的措施也使他在与奴隶主贵族集团争夺民众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所以,这一时期出现"政在家门"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
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的日趋腐朽、没落。他们加紧了对人民的搜括、压榨,通过"民叁其力,二入于公"加重赋税剥削;加重刑罚,压迫人民的反抗,造成"履贱踊贵"的反常现象;为了满足他们腐朽生活的需要,又大肆建筑宫室,"以乐忄舀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广大人民日益"疲敝","道歹堇相望","民闻公命,如逃寇仇",阶级矛盾已经激化到一触即发的地步。一场大的变革已在酝酿之中。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