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朱元璋有没有搞过殉葬?

时间:2010-10-1 专题:朱元璋
朱元璋有没有搞过殉葬?
最好列举答案的出处,谢谢。
朱元璋的次子朱恢死后,朱元璋即下令王妃殉葬。从此,重开了殉葬制度。朱元璋死时,被迫葬殉的有38人。明成祖朱棣死时,殉葬的妃嫔也有三十多个。但由此说朱元璋是历史的罪人有失公允,毕竟是他将蒙古人驱逐出中国大地,至于殉葬以及杀功臣,这些只足以影响当时人的生活,对当代没有太大影响,所以朱元璋作为一个农民皇帝,还是很出色的。
朱元璋私生活的荒淫无耻,也从另一个侧面彰显了他人性缺失的本质。据史料记载,朱元璋除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以外,内宫还置有数千宫女供其玩乐。这些宫女全部是从民间强行选征来的。朱元璋的这一基因,代代相传,有名的《游龙戏凤》和《拉郎配》,就是发生在明朝的真实故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朱元璋称帝前8年,但朱棣的生母是谁,连朱棣本人和他的兄弟姐妹都搞不清楚。这足以说明,朱元璋远在称帝之前,就妻妾成群,多得乱套了。尤其令人发指的是,朱元璋死后,竟用活的妃嫔殉葬,这是战国时期就已经废止的残无人道的野蛮行为。朱元璋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为乐。朱元璋出身于安徽凤阳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小时候读过两年书,粗通文墨。从他留传下来的手迹看,他的字写得还不错,有时兴起,还诌过几句诗,可见,他的悟性颇高,是一个聪明人。由于他既聪明,又识字,少年时代便成了小伙伴们的头头。朱元璋自小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主儿。他根本不把乡规民约、信用道德当回事。少年时期带领小伙伴们偷别人家地里的红薯、芋头、花生、豆子几乎成了习惯。朱元璋曾经给人家放过牛,却监守自盗,与小伙伴们合伙把一头小牛杀了吃掉,将牛尾巴插进岩缝中,谎称小牛钻进岩缝里去了。朱元璋的这些劣迹,曾经被作为“佳话”广为流传。十七岁那年,凤阳发生旱灾,许多人外出逃荒,朱元璋则头发一剃,去庙里当了和尚。朱元璋当和尚,并不是为了修身养性,皈依佛门,而仅仅是为了糊口。当和尚化缘,比普通百姓乞讨无疑要容易得多,面子上也好看得多。从这一点上,足以看出朱元璋的工于心计。佛门的清规戒律,他从来就没有把它放在眼里,他依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二十四岁那年,朱元璋终于不甘寂寞,投奔到独霸一方的郭子兴部下,大开杀戒,开始了他的打天下、坐天下的生涯。朱元璋无所畏惧、铤而走险的性格初见端倪。七年的佛门生活,佛家大慈大悲的教义,对他的心灵没有产生丝毫的影响。他深谙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游戏规则,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十六年后,朱元璋凭着他的机智、胆略、奸诈和心狠手辣,击败了对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人的欲望是很难满足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志得意满,他还要他祖宗当皇帝,让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当皇帝,使朱家政权千秋万代永世长存。为了确保江山永固,当然就要设法做到在他的治下没有人想造反,没有人敢造反,没有人能造反。为此,朱元璋苦心孤诣地采取了四项措施。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所采取的第一项措施,就是把自己的父亲、祖父、曾祖父追封为皇帝。把自己的儿子全部封王,坐镇全国各地。而那些跟着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开国元勋,没有一个封王,只有7个人被封为“公”,而“公”的地位和待遇,远在王的地位之下。古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之说,朱元璋以为,全国各地手握生杀大权的全是朱家的父子与兄弟,朱家的江山从此就铸成了铜墙铁壁,就固若金汤了。然而,事物并没有像朱元璋设想的那样发展。他的儿孙们在他所营造的超级温室中越来越贪婪、越来越自私、越来越穷奢极欲、越来越为非作歹。他们只知道吃喝玩乐、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到第14代朱由检身上,朱家王朝终于灰飞烟灭了。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所采取的第二项措施,就是对老百姓进行洗脑。元末长期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局面,使得整个社会法纪缺位,道德沦丧。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的人常常被人们视为英雄豪杰。这种思想观念对统治者来说,显然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这种思想观念如果任其存在和发展,对朱元璋的统治肯定是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消除不稳定因素,朱元璋精心建立了有利于巩固自己统治的道德原则和价值体系。他在全国发起了一个全民的学习运动,但学习的不是文化,也不是科学技术知识,而是皇帝制定的上谕。他规定每个村子都要选派一位年纪较大的人,每月至少六天,天黑之前沿着街道闾巷一边摇铃,一边高声朗诵皇帝制定的六谕:要孝敬父母,要忠于皇帝,要尊重长官,要教育子女,要关照邻居,要安居乐业,不要为非作歹!他没有要求各地建学校,却下令全国每个村子都要建“旌善亭”与“申明亭”,类似现在的表扬栏和批评栏。旌善亭用来表彰村民的“善行义举”,把“好人好事”公布在亭中,予以表彰,有点类似现在的评先进、选模范。至于什么该表扬,什么该批评,当然是以上谕的标准来衡量的。申明亭用来处理村民之间的较小的、够不上告官的纠纷,这些纠纷由村子里遴选出来的“德高望重”的人裁决。村里的“坏人坏事”,在亭中公布,以作警示。另外,每年正月和十月,各村都要举行全体村民聚餐,叫做“乡饮”。进餐前,由“德高望重”的人宣读皇帝的最新上谕和朝廷的最新法令。同时宣布本村平时不遵守规矩的“顽民”名单。被列为“顽民”的人,等同罪犯,将被押送县衙,发配到边远地区充军。如果“情节严重”,“顽民”的家属也要受到同样的处罚。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所采取的第三项措施,就是将全国所有的老百姓严加管束,全体臣民只准老老实实,不准随意活动。自小就不把乡规民约、政府号令当回事的朱元璋,自己当上皇帝以后,却制订了严而又严、细而又细的法规制度。伴以严刑峻法在全国强制推行。稍有不慎触犯了法规制度者,无不受到严惩。朱元璋创建了一套“引凭制度”。“引”是一种由官府出具的文书,类似现在的执照和证明。这个制度规定:商人要有“商引”,盐贩要有“盐引”,卖茶要有“茶引”,没有依法取得“引”的人从事上述活动者,以奸盗、走私论,处以死刑;百姓外出要有“路引”,没有官府发放的“路引”而擅自外出者,一经发现,即予逮捕定罪;行医、卜卦的人,只能在本乡范围内活动,超越本乡范围活动的以犯罪论处;所有的人,不论到哪里去,干什么事,必须让周围的人知道,不准私自行动。违反者,任何人可以把他拘捕交给官府,处以充军;所有的成年男子,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地方谋生,都必须报告乡邻和当地官员,否则以奸人论处;农民只准在一里路的范围内活动,并且要早出晚归。这些规定,必须人人遵守,互相监督,每个人都有揭发、检举别人违反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朱元璋还规定,所有的人都要互相监督,揭发、检举别人的人给予奖励,包庇、纵容、隐瞒别人违法犯罪的人则以同罪论处。在这个制度下,所有老百姓的一言一行,无不处于严密的监督之下,任何犯上作乱的活动也就不可能出现。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所采取的第四项措施,就是清除异己,巩固权力,严刑峻法,实行恐怖统治。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和子孙的统治地位,在全国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清洗。朱元璋是平民出身,他的权力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他在郭子兴部下掘到了权力的第一桶金之后,尝到了权力的甜头,同时也染上了权力的毒瘾。他深知权力的作用,也深知权力膨胀的奥妙。当然,他也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乐意当皇帝,想当皇帝。根据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他知道当皇帝并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和本领,只要心狠、手辣、只要敢造反、敢犯法、只要随机应变、不择手段,就具有了当皇帝的素质,就有可能成为皇帝。每一个有才干、有野心的人,只要有合适的气候和机遇,都有可能成为皇帝,成为朱元璋第二。基于这一认识,为了防微杜渐,他把掌握了一定权力的人和有可能取得权力的人,全部视为潜在的政敌,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他要把潜在的危险消灭在萌芽之前。在这六次清洗中被杀的军、政官员总数近15万人。其中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仅仅因为地方政府为了应付朝廷需要的统计数字,有关人员携带了盖有公章的空白报表,以便将修改后的数字及时填了上报。朱元璋便将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的正职全部处死,副职以下官员则打一百棍后充军边疆。方孝儒的父亲方克勤当时任济宁知府,也因此而被杀。(当时全国有13个布政使司,141个府,192个州,1013个县);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仅仅因为有人告发户部侍郎郭桓伙同他人贪污,便对被告刑讯逼供,并以“藏贿于民”为借口,将六部侍郎(副部长)以下官员全部处死,全国各地各级官员和富裕户被杀者8万多人。值得指出的是,在此案中被杀者的罪状,判决前都没有公布,更没有宣示罪证。案件结束以后,该案的主审法官吴庸又被朱元璋为“以平民愤”而处以磔刑;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牵连被杀的文武官员在5万人以上;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中,京城各军府、卫所的各级军官近两万人被杀。这近两万人,也是在被杀之后才罗织罪名的。朱元璋到了晚年,为消除对朱家政权的潜在危险,在诛灭异己时,宁可错杀,不让漏网,杀人连借口都不找了。明初的所谓“四大奇案”,可以说,无一不是冤案。洪武末年的官场,有幸存活下来的,只剩一些奴才和走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因为朱元璋对军官的滥杀,为朱棣后来推翻朱元璋指定的接班人朱允文创造了条件。朱元璋大刀阔斧地干完这几件大事以后,人人谨言慎行,个个如履薄冰,整个中国万马齐喑,波澜不惊,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景象。朱元璋自以为奠定了朱家政权万世长存的基础。可是,事情并没有沿着朱元璋所设计的方向发展。正是他的这些铁腕措施,使得他的儿孙们个个穷奢极欲,为所欲为,只知享受,不知天高地厚,并且一代不如一代,每况愈下。号称大明帝国的庞然大物,终于被目不识丁的草莽英雄李自成所推翻,被满清所取代。有人说,朱元璋最痛恨腐败,是惩治腐败最力的皇帝。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对明朝的史料稍作浏览,就不难发现,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以权谋私者,是最大的腐败分子。《明史》载,朱元璋“初定天下,他务未遑,首开礼乐二局”,他的登基典礼,他以及他的后妃、王子的生日、葬礼等庆典活动,其奢华程度之高,铺张浪费之大,动用人数之多,仪式之复杂繁琐,为汉晋以来所未有。他的儿子全部封王,王并不仅仅是一个头衔,一个荣誉称号。王的权力和待遇不可小觑。明朝对王的待遇有这样的明文规定:每个王每年的俸禄为10000担大米,国家给他提供官邸并配置武装警卫人员。警卫人员的数量最少的为3000人,多的达19000人,警卫人员的费用全部由兵部(国防部)承担。王的服装、车骑、仪仗比皇帝低一等。所有的大臣不论职位多高,见了王都要下跪。王的大儿子称世子,世子的大儿子称世孙。世子和世孙穿一品官员(国家最高级别的官员)的制服。王的其他儿子封为郡王,郡王的大儿子称郡王世子。郡王世子的大儿子称郡王世孙,他们穿二品官员的制服。王所有的儿孙都授给军衔:儿子授“镇国将军”,孙子授“辅国将军”,曾孙授“奉国将军”,四世孙授“镇国中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以下授“奉国中尉”。王和他的子孙们的俸禄终生享受,去世时,丧葬费用由国家开支。可以看出,王是凌驾于所有官员之上,不受任何官员管束的特权人物,实际上是仅次于皇帝的小皇帝。封建时代,妇女不得做官,朱元璋的女儿没有封王,但可以享受儿子一样的俸禄。明朝的官员分九等,最高的为一品(宰相一级),俸禄是1040担,正七品(知县)的俸禄是90担,最低的九品,俸禄是36担。朱元璋一个子女的俸禄相当于10个宰相、或110个知县的俸禄。朱元璋共有42个子女,有学者曾经计算过,这42个子女的俸禄加起来,超过了全国全部官员俸禄的总和。在所谓的“反贪”行动中,朱元璋杀了数以万计的贪官,但他的儿孙一个都没有因贪污和贿赂受到过任何处分。诚然,朱元璋确实杀了不少贪官,但他所杀的贪官仅仅是他所杀掉的全部人数当中的极小的部分。并且他惩贪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是实行恐怖统治的实弹演习。朱元璋的惩贪,与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沾不上边的。那个时候国库里的银两,除了用于强化专制统治的国家机器以外,就是供朱元璋家族挥豁,可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除了杀人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朱元璋是一个惩治腐败最力的皇帝?有人说,朱元璋最同情劳动人民,这也是没有根据的,相反的根据倒是很多。朱元璋从来就不把别人的生命当回事。跟随他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开国功臣,除了汤和因全身瘫痪并失去说话能力而没有被朱元璋杀害以外,其余的全部被他处死或逼死,并且大多数是满门抄斩。在“空印案”中,他把全国各级政府的一把手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杀掉。在“郭桓案”中,不但把各级政府的主要官员杀掉,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凭空制造了一个“藏贿于民”的借口,将全国各地的“富户”财产抄没、户主处死。这是真正搜刮民财、公开抢劫。能够干出这种事来的人,哪里还有人性可言?可以说,朱元璋是一个嗜血成性、杀人如麻、人性丧尽、近于禽兽的人物,是一个最无耻、最残暴的暴君。在这样的暴君身上,找得到一个同情心的细胞吗?朱元璋私生活的荒淫无耻,也从另一个侧面彰显了他人性缺失的本质。据史料记载,朱元璋除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以外,内宫还置有数千宫女供其玩乐。这些宫女全部是从民间强行选征来的。朱元璋的这一基因,代代相传,有名的《游龙戏凤》和《拉郎配》,就是发生在明朝的真实故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朱元璋称帝前8年,但朱棣的生母是谁,连朱棣本人和他的兄弟姐妹都搞不清楚。这足以说明,朱元璋远在称帝之前,就妻妾成群,多得乱套了。尤其令人发指的是,朱元璋死后,竟用活的妃嫔殉葬,这是战国时期就已经废止的残无人道的野蛮行为。朱元璋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为乐。朱元璋陵墓工程之浩大和精致,也是世所罕见的,其地面建筑的规模远远超过秦始皇陵。朱元璋的所作所为表明,朱元璋是一个极端自私者,是一个最大的腐败头子,是一个丧失人性的暴君,他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灾难,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他是一个历史罪人。

参考资料:
上面那篇文章很片面啊!殉葬制度是明英宗朱祁镇废除的,朱元璋肯定干过

当然有
绝对没有!!
没有
朱元璋是极度变态的偏执狂虐待狂病人,患有最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殉葬制度早在中国结束了,就是他又重新开始了,贱明朝就是令人作呕的王朝!怪不得能实现太监下西洋,太监治国的理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