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哪位大哥帮我编三份初中历史试卷哪?_

时间:2011-05-02 专题:徐光启明史列传
中国古代史[注: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一份,中国近代史一份,中国现代史一份。感谢各位!!!!
中国古代史试卷
一、选择题:

1、恩格斯说:“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这两段话表明

a.男女分工现象出现,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

b.男子的社会地位随着其经济地位的提高而提高

c.男子推翻了母权制取代妇女掌握了氏族的统治大权

d.男子的经济地位随着其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提高

()



2.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奴隶制的国家夏朝所取代的史料是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谬之”

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



3.下列历史事件与长江流域有关的选项是

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②春秋时期[注: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开凿了长江通往淮水的运河

③公元前三世纪长江水系于珠江水系沟通④公元三世纪浩浩江水曾阻挡了南伐的大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



4.国家与氏族在社会形态方面的根本不同在于

a.以权利的不平等代替权利的平等

b.以阶级剥削代替平均消费

c.以按地域划分国民代替血缘组织

d.以父权制社会代替母权制社会

()

5.统治中心在钱塘江流域的政权有

春秋时期的吴国

公元10世纪的吴国

吴越政权

春秋时期的越国

⑤南宋政权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⑤d.③④⑤()



6.曾以长安作过都城的朝代有

①曹魏②北魏③东魏④前秦⑤大秦

a.①④b.②④

c.③⑤d.④()



7.辽河地区最早归属我国版图的时间不会晚于

a.商朝b.秦朝

c.唐朝d.元朝()



8、春秋战国[注: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和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a.是否涉及军事方面b.是否涉及经济方面

c.是否涉及政治方面d.是否由新兴地主阶级[注: 地主阶级一般指封建社会地主制经济下,凭借土地所有权,主要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的土地所有者。封建社会中领主制经济下的一切大土地所有者,如封建领主亦称地主。]领导

()



9、秦汉时期[注: 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政改号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中原铁器最先传入

a.松花江流域b.天山脚下

c.珠江流域d.蒙古高原[注: 蒙古高原是东亚内陆高原。东界大兴安岭,西界阿尔泰山脉,北界萨彦岭、肯特山、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阴山山脉,包括蒙古全部,俄罗斯南部和中国北部部分地区。]

()

10、元朝重视国内陆路水路交通,其主要目的是

a.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b.有效地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

c.适应民族融合[注: 概念  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形势d.实现南粮北调

()

11、元朝的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棉花的种植b.交通便利

c.黄道婆改革棉纺织工具d.乌泥径被远近闻名

()

12.下列战役发生在今河南省境内的是

a.澶州之战[注: 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b.长平之战[注: 长平之战,是先秦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参战人数赵军45万人,秦军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以上;长平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被讨论最多的战役之一,]

c.城濮之战[注: 城濮之战初期,晋军兵力劣于对手,又渡过黄河在外线作战,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晋文公能够善察战机,虚心采取先轸等人的正确建议,选择邻近晋国的曹、卫这两个楚之与国为突破口,先胜弱敌,取得以后作战的前进基地。]d.湖口战役()

13.既是“春秋五霸[注: 简介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春秋五霸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又是“战国七雄[注: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注: 诸侯国,中文狭义上指中国历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zhuhouguo]

①齐国②晋国③秦国④楚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



14.史书中说:“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奴隶消极怠工b.公田与私田的差别

c.集体劳动与个体劳动的差别d.封建制比奴隶制优越

()

15.“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大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工更为臣也/对这段话的正确认识是

①反映了奴隶主的立场②揭示了君臣矛盾③实质上是反对社会变革④强调以法治国的重要性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③④()

16、对春秋、战国争霸战争的影响评价不正确的是

a.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b.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的混战

c.客观上有利于民族的融合d.促进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

17.我国疆域北接西伯利亚的朝代最迟不会晚于

a.唐朝b.元朝

c.明朝d.清朝()



18、孝文帝[注: 北魏孝文皇帝(467年—499年),鲜卑族,姓拓跋名宏,后改汉姓元,故又称元宏。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之一。]迁都的直接目的是

a.恢复北方经济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c.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

19、三国两晋甫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b.南北方经济的发展

c.江南的开发d.佛教的空前盛行()


20、唐中期藩镇割据[注: 藩镇割据出现于唐代安史之乱后,该时期出现了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权力过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a.唐玄宗不理朝政b.奸臣李林甫等当政

c.加强边防的需要d.军事制度的缺陷()



21、公元三世纪前期和公元十世纪前期,我国南方政权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比较其主要目的,前者区别于后者的是a.为完成国家统一b.

为促进商业繁荣

c.为吸引北方人口d.为保存和增强实力()



22.王安石复法与王莽改制[注: 王莽改制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的相同之处是a.都对土地兼并[注: 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现象加以限制b.都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c.都没有考虑农民最迫切的愿望d.都损害了部分地主、贵族的利益

()



23、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

a.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里b.东京居民达到二十万户

c.中心城市出现娱乐中心d.东京是国际性的大城市

()

24、宋高宗对大臣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久任,庶蕾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络,皆宽民力也。”这段谕诣说明南宋政府

a.对官吏知人善任b.注意减轻人民负担

c.重视海外贸易d.善于理财扩大税源()



25、宋代的私人办学与唐代私人办学的最大区别是

a.书院多,规模大b.注意封建伦理教育

c.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d.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6、元朝重视国内陆路水路交通,其主要目的是

a.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b.有效地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

c.适应民族融合形势d.实现南粮北调()



27、元朝的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棉花的种植b.交通便利

c.黄道婆改革棉纺织工具d.乌泥径被远近闻名()

28.我国历史上对东北地区进行管辖的行政机构[注: 行政机构正文  见行政机关。配图相关连接-xingzhengjigou]先后有①都督府②行省③都司④将军辖区⑤都护府

a.①②④b.②④⑤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29.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设置西域都户管辖新疆地区

b.元朝宣政院[注: 宣政院元朝时职掌全国佛教事务及藏族地区之军政事务的机构。其职权类似清代的理藩院。乃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1264~1294)初年在首都大都所设置,]管辖西藏地区

c.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注: 郑和下西洋[历史],郑和下西洋[手机游戏],郑和下西洋[CCTV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京剧]]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d.康熙帝设台湾府巩固国家的统一

()

30、唐未农民战争和明末农民战争[注: 明末农民战争 拼音: 解释: 17世纪中叶推翻明朝的农民起义。1627年,陕西王二聚众起义,各地纷纷响应。1633年,起义军进入中原。]爆发的相同原因是

a宦官专权[注: 宦官集团干预朝政,监临诸镇,进退朝官,任命节帅,甚至分为派系,互相攻杀,废立皇帝。唐后期有二帝为宦官所杀,七帝为宦官拥立。]b.外戚乱政

c.军阀割据混战d.世庶地主争权()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陆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卿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摘自《史记·陆贾列传》

材料2:(贾宜说):“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3:(董仲舒)说:“圣王之治天下也……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武王行大谊,平残贼,周公作礼乐以文之,至于成康之隆,囹圄空虚四十余年,此亦教化渐之而仁谊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回答:

(1)材料1与材料2对夺取天下和守卫天下的共同认识是什么?

(2)材料3的立法思想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3)上述三段材料立法思想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对当时与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上述三段材料能否说明西汉是一个法治社会?为什么?

回答:

(1)材料反映东汉初年统治者面临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在东汉以前是否存在?统治者采取过什么措施?

(2)结合《汉书》所记载的史实,说明东汉初年上述问题严重的原因。

(3)光武帝多次下诏解决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其诏令是否杜绝蓄奴现象?为什么?

(4)怎样评价光武帝上述诏令中的措施?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朱元漳说):“从前我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

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恨透了。如今要平立法禁,凡遇官吏贪污蠢害百姓的,决不宽恕。”——摘自《明太祖实录》卷38

材料2:“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享,以示戒。”——摘自《明史刑法志》

材料3:“凡官吏受财者,计赃科断。”“风宪官吏受财及于所按治去处求索借贷人财物,若卖买多取价利及受馈送之类,各加其余官吏罪二等。”

——摘自《明律·职制律》

材料4;“凡牧民之官失于抚宇,非法行事,激变良民,因而聚众反叛,失陷城池者,斩。”——摘自《民律·兵律》

材料5:“山东布政使储埏、张海,按察使刘本等坐纵盗诛。”

——摘自《明史·成祖本纪》

材料6:(明太祖说):“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

——摘自刘辰著《国防事迹》

材料7:(明成祖时)“巡按查盘、访缉馈遗、谢者,多者至二三万金,合天下汁之,国家遣一番巡方,天下加派为余万。”

——摘自《明史·梁廷栋传》

(注:巡按是由中央派往各省区巡视考核吏治的监察御史[注: 监察御史是官名。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始设。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风宪官吏为监督法律执行的御史。)

回答:

(1)材料1反映了朱元璋[注: 大明太祖高皇帝(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姓朱,讳元璋,汉族。是继汉高祖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的君主。]的思想认识是什么?

(2)材料2、3反映出明初统治有何特点?

(3)材料4、5反映出明初统治有何特点?其目的是什么?

(4)材料六、七反映明太祖的愿望是否实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

(5)材料所述明初治国的重要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三、问答题:

33、概述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

34、结合唐、宋、明三朝有关史实,说明我国古代善于向外国学习,吸取他人长处,促使本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传统,并分析其外交发展的共同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d4.c5.d6d7.a8.d9.c10.b11.c12.a13.c14.d15.a

16.b17.a18.b19.b20.d21.d22.d23.a24.c25.b26.b27.c28.c

29.a30.a

二、材料解析题:

1.答:(1)认为攻守之势不同(或认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方法应该不一样)。认为秦朝灭亡的教训是不效法先王和不行仁义。

(2)立法思想是以礼义教化为主,刑事惩罚为辅(即德主刑辅),把礼和刑结合起来(即礼法并用)。目的是消除被压迫者的反抗,巩固地主阶级统治。

(3)共同之处是用儒家思想[注: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但并非指宗教,或以其为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家思想奉孔子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作为制定法律的理论依据。材料1对汉高祖实行宽舒政策有直接影响;材料1和材料2对汉朝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作了舆论准备;材料3完

全被统治者采纳。汉朝以儒家思想作为立法的理论依据的原则一直沿用到明清。

(4)不能,因为法治社会是近代建立的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注: 国家权力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来实现其意志和巩固其统治的支配力量。它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权力,是通过国家政权发生的政治权力关系。]属于全体国民的社会,而西汉则是君主权力高于法律,高于一切的封建专制王朝。

3.答:(1)朱元漳认识到封建官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会危及政权的巩固,应当严惩。

(2)反映出明初统治者注重用法律制度重绳赃吏。对执法犯法的官员加重其刑事责任。

(3)反映出明初统治者注重用严厉的刑法惩治擅权失职之人。目的是要督励百官忠于职守,维护和提高封建国家官僚机构[注: 官僚机构问题从一开始就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是凭他对摩塞尔地区饥馑时期国家行政机构运转失灵的亲身体会,]的统治效能。

(4)明太祖的愿望没有实现。因为封建制度[注: 封建制度是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剥削形式是封建地租,农民(或农奴)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被封建地主剥夺。]的剥削本质和封建官僚的贪婪本性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社会上的贪赃枉法的现象。

(5)根本目的是通过治吏来加强封建国家的镇压职能,加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统治。积极作用是在一定限度内缓和社会的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启示是剥削阶级法律的本质是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工具;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完善法治,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问答题:

33、

春秋时,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因材施教”。西汉时为巩固中央集权[注: 中央集权centralizationofauthority国家权力集中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的制度。地方分权的对称。在这种制度下,],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汉武帝还在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隋唐的科举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唐学校制度完备,达到了当时世界水平,专业教育开始确立,私人办学开始兴起。学校制度更为完备,王安石变法[注: 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一次改革。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正月,宋神宗即位,立志革新,于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预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中对科举和学校制度进行改革,选择学问和品行优秀的人直接出任官职。北宋时私人讲学的书院开始兴起。明朝实行八股取土的制度选拔人才,学校校规严格,严禁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清朝的学校制度基本承袭明朝,思想文化[注: 西方思想文化15世纪至17世纪,可以说是欧洲社会的转型时期,是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欧洲经历了重大变革,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文艺复兴”运动。]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34.唐朝: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提高了中国的制糖技术;从波斯传入波斯枣、胡椒等药物;从阿拉伯传入了伊斯兰教[注: 伊斯兰教,与佛教、基督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与犹太教、基督教同属亚伯拉罕系。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其使者为先知穆罕默德。];从朝鲜传入高丽乐等。

宋朝:从越南传入占城稻并逐步推广;南宋时棉花的种植推广到江淮流域;活字印刷术[注: 中国早在11世纪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传到朝鲜,被朝鲜人改造,两国互相学习,彼此促进。

明朝: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传入我国后广泛种植;徐光启[注: 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子先,别号玄扈先生,上海县人,明末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万历进士,选庶吉士,崇祯时累官至礼部尚书。]翻译了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带来的科学著作,并在《农政全书[注: 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中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共同原因:①唐宋明三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都处于世界领位。②对外交通发达,与外国贸易往来频繁,唐朝对外交通水陆并重,可通南亚、西亚各国,宋明以水路为主,外贸范围更广。③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对外交往。



还有另外两份写不下了,就写网站了!
中国近代史:http://www.910web.cn/article2/showarticle.asp?articleid=39335(这个网站要注册!)
中国现代史:http://www.ycy.com.cn/pe/soft/showsoft.asp?softid=9247(也要注册~)
还可以吗???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