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搜索诸葛亮的相关资料.以我看诸葛亮为话题写一篇短文

时间:2011-05-02 专题:诸葛亮
快快快.谢了.帮帮忙
有网友提出诸葛亮[注: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大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治国有方.十万甲兵而民无怨言.我不敢苟同.战争永远的受害者是人民.民无怨言?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单以三国演义[注: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中所述孔明来说.就以足以列出其几大罪状:1.无赖2.劳师远征.得不偿失.此罪最甚.诸葛亮辅佐刘氏.拥川中而自立.大可踞险自守.然孔明短短一生.竟六次北阀.平均三年就有一次.每次出师.动辄数十万众.根据史书记载.当时蜀中不过百万人口而已.除去一半妇女.再有十数万儿童.剩下的也就不过四五十万人而已了.可谓一次征战.举国皆兵.而每次征战后仅靠三年修生养息.就是另一次出征了.大军出行.粮草军饷是必不可少的.可见当时四川居民要承担多繁重的徭役啊.3.很明显搞分裂主义天下之大.有能者而为之.相信孔明必懂得这个道理.以当时情形看.曹魏[注: 曹魏是三国时期的其中一方,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caowei]本可以在一统北方后.趁势南取孙吴.一统天下.孔明既然以普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怎会去辅佐落魄的刘备.大搞分裂呢.连年战争.搞的民不聊生.以曹魏之强.尚不能统一天下.靠刘又如何能救天下苍生.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诸葛亮根本就没看清楚局势.另一就是他根本就不想统一.显然他并非第一种.隆中对[注: 《隆中对》是指中国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因发生于湖北隆中(今湖北襄阳一带),因此后世称为《隆中对》。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就是证据.那自然就是第二种了.所以.可以得到结论:诸葛亮根本就是个战争狂人.心狠手辣.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看了很多人的说法.对孔明先生的评论本人也很有些想法.和各位探讨.
第一个问题.诸葛亮是不是神?答.不是.我们评论历史人物[注: 历史人物是对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物。历史简单的概括就是:发生在以前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事,那历史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就是在这些事情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了。].不能脱离开历史.以我们的思想观点去下定义.我以为历史上诸葛亮是个战略家.管理学家.小说以他的军事生涯为重点.对他的其它业绩涉及不多.后人对他的其它方面的重要功绩知之不多.与此有关.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有局限性(隆中对).但是在当时.对于刘备集团来说也是唯一的正确选择.而刘集团也正是凭此才得以立足.并分天下.对此主席曾有过确切的评价.诸葛亮在军事上每有失误后必改之.街亭之战用人固有不当.但不能完全这样说.马是诸葛亮的重要参谋[注: 参谋 【词语】:参谋【注音】:cān móu 释义 军队中参与谋划军机,协助军事主官制定作战计划、指挥部队行动、管理和训练部队的军官。].为人多才.有策略.此古书上有记载.诸葛亮南征.马献平南策.诸葛亮正是以此为指导才平定了南方.诸葛亮对马的信任也是有根据的.也正是由此.才导致诸葛亮对马的放心.而自己没有亲临前线部署调度.街亭之失罪在马.而责在亮.一点不过.主席说.诸葛亮在以后的北伐中都每战必在军中.正是吸取了这次的教训.所以后来的北伐就没有出现这样严重的失误.统观诸葛亮一生.其军事战略[注: 军事战略,广义上的战略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如国家战略、国防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等。主要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思想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他对军事大局的分析是正确的.当时的人对他是认可的.而民间不能象身边人那样十分了解他.有一分说三分也是社会事实.小说是艺术作品.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美化是正常的.也是在事实基础上的合理发挥.如果把易老师描写成一个军事家[注: 具有对军事活动实施正确指引或是擅长具体负责军事行动的实施的人。一般能被称为军事家者多为军队最高统帅或高级将领,笼统的概括,战略家、战术家和军事理论家都可成为军事家。].我想没有人会吧.我想诸葛亮是百姓心中的神.而这种神并不是神秘.而是对聪明才智的赞美.
第二个问题.诸葛亮忠不忠.任何读过中国历史[注: 中国历史是中国各民族诞育和发展的历史。它的发达的封建社会,曾创造了同时代世界最高的文明。但是当西方某些地区跨入资本主义,特别是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之后,中国越来越落后了。]的人都应该懂得在古代忠君思想的重要.它是人臣一生传家立世的根本准则.谁违背了这一准则是要遗骂名千载.名不正言不顺.此之谓也.从王莽到董卓当时的人们无不恨之入骨.曹操[注: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再英雄也不敢做废立之事.何也?正是有这一准则在.荀玉一生追随曹.但是当曹对他流露出废帝想法的时候.便遭其坚决反对.诸葛亮再有才也不能行这样的事.也是做人准则问题.因为诸葛亮是士.说诸葛亮应当取刘禅而代之的人.在今也许是有识之士.在那时绝对是乱贼.
第三个问题.诸葛亮是不是妒才?小说里对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的描写.其实正是一个错误.这是因为后人对魏延反蜀不满而故意这样设计的.状诸葛亮之智以惩魏延之不忠.这不合历史.<三国志[注: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中对魏延一生的记载.可看出.诸葛亮是非常器重他的.待遇很高.也正是这样才导致魏延自命不凡.除诸葛亮外谁也不服.虽善待战士.但是和大臣将军们人际关系极差.最后亮死而被株.自取其祸.关亮何事?李严托孤之臣.因罪被亮惩处.贬为平人.而亮用其子.是私是公?亮死.严自叹无重返朝之期.是什么意思?廖立.大才子也.因罪被亮贬.亮死而长哭.说再无知已者也.何也?人不读书而以自己之心私揣贤人之意.何其悲也!
诸葛亮不是神.但是诸葛亮不是平常的人.是人中的俊才.是品德高尚的人.是有作为的贤臣良相.是蜀汉的肱股.谁能不认?纵观三国.曹魏没有这样的人.孙吴也没有这样的人.亮独出也.而蜀汉不兴非亮之过.蜀无天时.不占地利.而独以人和存世.岂止君主宽厚.亦因有贤相辅助.如果易中天老师当时在的话.那他一定归于曹魏了.如贾栩之类的投机主义者了.
读诸葛亮之事.我每每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何其似也.周也是战略家.但是不是军事家.其军事才能不能和主席比.但是他的管理才能卓越不凡.外交才能谁能比?忠心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亮以来.唯有周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