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秦始皇兵马俑意义

时间:2011-05-02 专题: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注: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生于邯郸(今属河北)。 秦朝建立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发现的.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
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古城[注: 古城  荆州古城,又称江陵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历史上“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西安由于有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很快就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国内外游人纷纷慕名而来.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和其他贵宾.多数都要把参观兵马俑列入日程.
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注: 秦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东侧约1公里半.先后发一.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先后发现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1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在地下发现形体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实在是一件令人[注: 词条解释 【词语】:令人【注音】:líng/lǐng/lìng rén【释义】:1.品德美好的人。2.古代命妇的封号。(1)宋徽宗政和二年,]难以置信的事.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
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注: 步兵陆军中徒步或乘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作战的兵种。包括徒步步兵和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装甲步兵)。主要装备有步枪、机枪、 火箭筒、轻型火炮、反坦克导弹、防空火器、汽车、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武士俑朋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处于整装待发之势.
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注: 皋陶-皋陶,东夷族首领,偃姓,虞夏时人(约公元前21世纪),生于曲阜,上古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律家,又名皋繇、咎繇、咎陶、大业,与尧、舜、禹并列为上古四圣。]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
这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注: 将军是一个消歧义的词条名称,它的含义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解释,有军衔等级,也有象棋术语,有烟草品牌,也有中医释义,有地名含义,也有游戏名称。]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
总之.陶俑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批兵马颂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注: 简介 金史  《金史》撰成于元代,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上的奇迹.
在1991年以前.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的是一号坑.1991年9月.三号坑正式开放.三号坑面积只有一号坑的二十七分之一.但从这个坑出土的战车.武士能和其他物品分析.这个坑可能是作为一.二号坑的统帅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