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林寺
先看一组古色古香的地名:开封、洛阳、商丘、渑池、安阳、南阳、大司空……
再听一组世人惊叹的数据:《百家姓》中有73姓源于这里,地下文物全国第1位,地上文物全国第2位,馆藏文物占全国的1/8,八大古都居其四,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处……
此外,这里还有登封少林寺、安阳殷墟、洛阳龙门石窟等大批文物古迹,名闻遐迩,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政要游客观光旅游。
在中国大格局中,有“中国历史博物馆”之称的河南,是毋庸置疑的文化大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像滚滚东去的黄河水,流淌的岁月成就了深厚的河南文化。灿烂的中原文明,早在诸侯“逐鹿中原”之前的炎黄时代便开始远播四方;而今,河南文化凭借以少林功夫为代表的文化名片,在更远更深地走向世界。
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渐变
当少林寺和商业联姻,方丈释永信大师便被媒体赋予新的名号:少林CEO。尽管有戏谑之嫌,但,它直白地告诉人们——河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之上,靠文化发展经济,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渐成豫人共识。
除了少林寺旅游经济的日益壮大,清明上河园的人气鼎盛,勤劳的河南人民正凭借灵活的头脑,将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并打造出一系列品牌文化名片。文化大省正在向文化强省渐变。
主导这场渐变的,有村庄,有城镇,也有政府和企业。
河南有不少独特的村庄,“一村一文化”。曾在美国奥兰多迪斯尼乐园演出一年的濮阳民间杂技,源于该市岳村乡东北庄。这里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村里的田间地头、屋里院外,均是练习杂技的场所,男女老少人人都能来上个三招两式。而商丘市王公庄村则有“画虎村”之誉,该村发展民间美术业,以画虎著称,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树立了村(镇)级文化产业发展典型。在城市文化产业方面,戏曲茶座、量贩式歌厅和演艺酒吧等现代城市文化娱乐项目发展势头迅猛。郑州西部酒城、周口市滚石娱乐广场和安阳市南湾娱乐广场等都已成为当地文化市场的亮点。
“从文化资源大省跨向文化强省,提高河南文化影响力,就必须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艺术精品。”河南省文化厅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一张张承载着河南厚重文化、在社会上叫得响、在全国有影响的精美名片被打造出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嵩山实景演出、开封《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常演不衰,获得海内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