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专访冯骥才:一个民族要
冯骥才
冯骥
最新热门    
 
冯骥才:七夕是已婚男女的爱情节 不需别称

时间:2009-4-18 15:48:52  来源:华商报

为“中国爱情节”,我省民俗专家亦有不同的见解……七夕节别称之争,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今又七夕,您怎么看待它的别称,您打算怎么过这个节日?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热爱时尚和创新的年轻人把这一天命名为“中国情人节”,可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近日发表观点说,叫“中国情人节”并不合适,应该更正为“中国爱情节”。记者采访了我省民俗专家,他们中有人坚决反对给七夕节起别称,认为此举局限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

再造“情人节”无意义

七夕节,早几年都市里的年轻人就不这么称呼它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时尚的名称——“中国情人节”。

可是,“中国情人节”的叫法近日引起了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的反对。有报道称,冯骥才认为七夕节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他说,牛郎和织女都是“已婚人士”,而且还有了孩子,所以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情感,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这是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两种感情。

针对冯骥才先生的说法,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七夕文化研究专家韩养民先生认为较合理。他认为,西方已经有了一个情人节,而且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规模,为大家所接受,再造一个“中国情人节”没有什么意义,说起来还有拾人牙慧的感觉,若叫“中国爱情节”和七夕本质还比较近似,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毕竟和爱情有关系。

7月份不适合爱情节日

民俗专家中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陕西民协主席傅功振先生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不赞成。”他认为无论是叫“中国情人节”还是“中国爱情节”,都是狭隘地理解七夕节的文化内涵。

傅功振说,千百年来,七夕节在中国民间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单纯局限于牛郎织女传说,而是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每年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长安斗门镇的乞巧活动里,男娃祈求聪明,女娃祈求手巧,通过乞巧活动,寻找民间巧姑,年复一年这些活动让小女孩都变成会剪纸、刺绣的巧姑,乞巧活动推动了民间艺术的发展。

他介绍,此外,七夕节里,民间还有一些祈福活动,人们在这一天祈求家庭幸福、国泰民安,而“中国情人节”、“中国爱情节”都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局限在爱情上。“我坚决反对这样叫七夕节。”此外,他觉得和爱情有关的节日不适宜在7月份,西方的情人节在初春,7月“阳极”,并不适合爱情产生。“不需要有其他称呼,就叫七夕节,首先不把它局限在爱情上,然后深刻挖掘它的内涵,用它的文化内涵提高家庭生活,打扮我们的生活,让‘乞巧’给我们带来创造性的源泉,让我们变得双手灵巧,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傅功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