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历史百科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历史名人
最新热门    
 
蔡武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守住中华民族的根

时间:2009-6-23 21:39:50  来源:人民日报
以昆曲为例,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内涵丰富,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百戏之师”、“中国戏曲之母”。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昆曲发展形势严峻。1986年,文化部成立了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中央财政多次拨专款扶持昆曲事业,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纷纷成立专业昆曲剧团,中国香港、台湾以及海外华人地区也有众多的昆剧业余团体,江苏省苏州市还成立了昆曲博物馆,自2000年起连续承办多届昆曲艺术节,并将普及昆曲知识列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大力培养昆曲艺术人才。2001年5月18日,经我国政府积极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已超越了国界和民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精神财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重要任务,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005年6月,文化部组织开展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这次普查是我国21世纪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资源普查。4年多来,各地的普查工作稳步展开并有序推进,目前大多数省区已基本完成普查任务,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通过普查,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到了全国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等,为制定、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供了可靠而科学的依据。有的地方在实践中还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是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重要工作。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对建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2006年10月,文化部正式颁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管理措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统计共有4155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过程中,有的地方还未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现象还未得到有效制止。因此,各地政府应当加强对入选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管理,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深入人心的观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