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彭城窑白地黑花开光山水
最新热门    
 
白地黑花缸历史探微(图)

时间:2009-10-27 10:27:41  来源:西安晚报
正统元年出生,正统十一年册封为郡王,弘治八年六月病故,享年六十岁,汧阳王在位五十年,按明制冠服视为一品。此墓虽遭墓贼骚扰,但墓室结构保存完整,出土彩绘陶俑79件及陶制房屋模型、家具、灶具等明器及木印章、玉带饰、铜钱及墓志。该墓坐北面南,这件彩绘瓷缸放置于墓门内东侧,出土时已成碎片,应是用作长明灯油缸。墓中共出土瓷器两件,除了此缸,在棺床前还出土有素面白釉小瓷碗1件。

    此缸装饰工艺和用途比较特殊,是生活中日用的明代陈炉窑白地黑花瓷缸另加彩绘后墓葬中的长明灯之用,明显模仿了明代景德镇御窑场烧造的青花龙缸。明代景德镇官窑烧造龙缸除了宫廷作为贮水、粮、油日用外,还用于宫殿防火及帝王陵墓陪葬,如万历皇帝定陵地宫中五供前各有一口大龙缸,共陪葬三只嘉靖款青花龙缸装油作为“长明灯”。景德镇珠山御窑场遗址出土品中可见明正统时期大型青花龙缸,上海博物馆也有类似藏品。

    《明神宗实录》记载万历十三年阁臣奏请停止“新式大龙缸”试烧。清代唐英著有《龙缸记》,记载明万历时期御窑场造龙缸多次不成,窑工童公悯同役之苦,舍身乃成,后被窑工尊为“风火神”,唐英在文中还提及清代雍乾时期尚见有万历青花龙缸废品存世。

    由于明代御窑场青花龙缸烧成功的数量很少,加之明代官窑御用瓷器管理严格,不得擅用,目前在秦藩王墓群中尚未发现御窑场烧造的青花龙缸,仅仅发现有这种白地黑花加绘云龙的替代品。2001年湖北钟祥明正统六年下葬的梁庄王墓发掘中,据介绍由于积水使墓中一件原置于后室灯台上的大陶缸(灯)漂至前室石门外的甬道中,笔者曾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的梁庄王墓出土文物展上拍摄了该墓随葬的后加彩绘大陶缸,该缸也是用陶缸添加彩绘作为陪葬缸具。

    秦藩汧阳端懿王墓加彩龙缸的出土,丰富了明代郡王墓以日用瓷缸添加彩绘龙纹瓷缸陪葬的实例,以及对耀州窑明代白地黑花瓷的断代研究,也是宝贵的纪年墓葬资料。除了明代秦藩墓群中陪葬出土的,在铜川耀州窑博物馆还保存了一件大型明代黑釉刻“秦府”款瓷缸,在缸沿刻有楷书“秦府”,显然系明秦王府用作防火的太平缸或贮藏水、粮之用。

    2002年3月9日,铜川市文物考古部门在陈炉镇展开全面调查,通过对古窑址的调查和重点地区地层解剖,发现了一批古瓷窑遗址和烧造遗物,对陈炉窑的遗址分布和烧造面貌有了新的认识,对耀州窑毁于金元战火的传统观点有所修正。根据窑址新出土资料和一些明代纪年墓出土资料,对该窑烧造白地黑花瓷的历史也重加核准。此次调查在陈炉宋家崖窑址发现了一处明代白地黑花残瓷堆积,其绘画图案以花卉为主,还包括鱼纹、虎纹等,说明陈炉窑在明代曾大量烧造磁州窑风格的白地黑花瓷,这一发现使人们对陈炉窑绘画瓷的真实面目有了进一步认识,也使一些陕西明代时期的白地黑花瓷找到了窑口归属。

    陈炉宋家崖考古调查获取了一件带有年款的白地黑花残罐,写有“嘉请(靖)十年”四字,反映出耀州窑自元末明初开始烧造白地黑花瓷后,至明代中后期在陈炉窑区仍有相当数量烧造。明代陈炉窑白地黑花瓷除了在铜川及邻近地区出土外,在甘肃东部、河南西部及山西晋南均有出土和收藏,显示这类明代瓷器的销售范围。甘肃漳县元明时期的汪世显家族墓群中考古获取过一件耀州窑白地黑花双系罐,伴出有“大明故昭勇将军汪公墓志铭”,同类品在黄堡也有出土,但从造型、纹饰看,应属于明代耀州窑偏早期的白地黑花瓷产品。明秦藩宗室墓出土的两例瓷缸属成化、弘治时期,加之窑址发现过题写嘉靖年号的白地黑花瓷残片,反映出明代中、后期是陈炉窑烧造白地黑花瓷的重要年代。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