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蒋介石为何选择台湾为最
前外交部长乔冠华险些没
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 
最新热门    
 
海濡之地——港城北仑(图)

时间:2009-10-31 10:36:5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深邃迷人的人文景致

    海涌奔流、山川毓秀、绿树青山、悠悠古刹……在北仑这个依山傍海、拥有千载文明的祥瑞之地,你可以在灵峰寺、古阿育王寺、瑞岩寺,遥想古时香火的鼎盛和地域的发达;你还可以在戚家山、金鸡山、总台山上感受抵御外寇侵略枪炮声历经百年的不绝回响。

    北仑灵峰山在东汉年间(距今已有2000年)就已经是有名的“佛教道场”(后改名灵峰寺),其历史之久远可媲美中国佛教第一寺的洛阳白马寺。

    北仑嘉溪村的古育王寺是名刹古寺阿育王寺的旧址,历代众多高僧和名人在此安歇。古瑞岩寺过去与天童寺、阿育王寺号称“浙东三名寺”,在对日、韩佛学交流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创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的瑞岩寺,几经兴衰。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因钦赐龙藏经而名声大震,与隔山相临的天童寺、阿育王寺一起成为浙东名刹。

    地处甬江入海口南岸的北仑小港,坐落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戚家山抗倭营垒。明朝时,戚继光为抗击倭寇曾在此屯兵演武,清朝时,抗英、抗法、抗日壮举在此上演。北仑甬江入海口,是全国唯一的“四抗”基地,英雄的先烈为保家卫国、不受外辱,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壮歌。

    深邃迷人的人文景致,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华丽珍珠,散落在北仑这片593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中,成为一个个忠诚的见证者,目睹北仑人文精神在新时期的迅速腾飞。

    活色生香的民间文艺

    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富裕起来的北仑人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文化的追求与渴望。北仑春晓镇的10位老人每人捐出2000元造出仿古纱船,使消失了50多年的“旱船”民间文艺重现人间。大碶街道农民陈均忠组建北仑第一支农民铜管乐队,并以演养学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舞龙舞狮,起源于清道光年间,海岛居民为抵御海盗,把武术动作揉进舞狮之中,故梅山狮子其外形与动作均特别勇猛,地域特色明显。

    鼓阁,摹仿飞檐翘角的我国古建筑而制作的一台有鼓有锣的亭阁,单背木椅一把,四角绑上四根竹柱,顶上用柏树枝扎成亭阁形,插上彩球花环装饰。也有雕梁画框,精工细作的大鼓阁,由两人抬着行动,又称抬阁。

    穿山造趺,160多年前,东海黄峙港畔有个叫荆堤的村落,一种俗称“肩背戏”、“马嘟嘟”的民间文艺活动活跃于此。现在柴桥街道的穿山造趺已从当时“马嘟嘟”,双臂立童,没有唱和舞蹈,发展到现在能唱会舞蹈,天盘、地伴能配合动作的独特舞蹈形式。

    “狮象串”,由一狮一象、一个大头和尚和打击乐队组合表演,墨绿色绒布制作的“狮”代表威猛,表现出保卫家园的气概;用白布做成的“象”代表强壮和温良,表示要和睦相处,健康发展。为活跃气氛,队伍沿途还可不断放炮助威。

    浩瀚的东海孕育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东海边的渔民也在生产和生活中创作了无数反映东海民俗风情的民间艺术样式。看渔灯,听涛声,赏海岛美景、吃海鲜大餐,那惟妙惟肖的渔灯不仅体现了渔民豪爽、粗犷和开朗的性格,而且体现了与众不同的海洋文化的壮美风格,散发出东海渔民浓厚的生活气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