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历史密码:杜甫在诗中竟
文物工作者:静夜思非李
从李白的诗词描写看唐朝
中国李白为山寨版 25年
诗仙李白也幽默 写诗为
揭秘:诗仙李白身后有多
李白:“不屑仕进”背后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 诗
湖北竹山现青莲世家  住
李白的故事
最新热门    
 
李白笔落惊风雨(图)

时间:2009-11-7 11:02: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迹遒利,凤跱龙拏”这八个字不是李白善书的证明又是什么?

  据宋《宣和书谱》记载,宋廷内府收藏的李白书作计有行书《太华峰》、《乘兴帖》二种,草书《岁时文》、《咏酒诗》、《醉中帖》三种。当然,还有在民间流传的,“贵为箧笥之珍”而藏在箱底的。因为李白的许多诗作,本来就是写给普通百姓的,那是他对他们热情款待自己的一种酬谢。在他落魄的那段时间里,诗人的情思似乎特别地多愁善感,灵感的触须也显得分外地活跃。一席温暖的宴请,一片深情的歌声,一壶老叟的善酿,一缕午后的斜阳,都会拖来累累的一串回忆,拽出整整的一个时代。

  然而,岁月改变了历史的原来模样。随着李白诗作的口头传播与刊行,李白的诗流传下来了,而它的原件因战乱、火灾、水淹、虫蠹,还有其他难以预料的因素,却不断地散失、消亡,纸的生命就是这样的脆弱并难以持久。所谓寻找,正是在废墟和一片灰烬中捡拾可能埋没的存在。

  流落在民间 复归于殿堂

  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唯一的一件李白真迹,即是《上阳台贴》墨迹。这件墨迹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据说还是毛泽东的功劳。此帖在宋宣和年末进入内府,后流落民间,元代先后为彦清、欧阳玄等人收藏,明代为大收藏家项子京所有,清朝又入宫苑,清亡时,这件墨迹又散落民间,曾为一郭姓人家所得。新中国成立后,一位收藏者把它献给毛主席。1958年,毛泽东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把此帖转给北京故宫博物院保管。由是,这件稀世之珍才得以“诗意地安居”。好在,文不长,抄录如下: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张旭之书开了唐朝宏逸博大、雄浑开阔书风的先声,质之李白书,同样可以领受这样一个时代书风的强烈震撼。其书结体平正,点划厚重近张旭而随意中天趣横溢。笔墨间,同样可以让人想见李白这样一个人:浪漫的情怀,洒脱的风神,傲岸的个性,还有,舍我其谁的自信。巧合的是,笔者在翻阅明解缙《春雨杂述·书学传授》一节,读到“旭传颜平原真卿、李翰林白、徐会稽浩”这段话时,曾经拍案称奇,说明有类似看法的,远不止笔者一人。张旭比李白大21岁,李白走进长安时,张旭“草圣”的地位早已确立,他的草书风格,不可能不影响李白,加之他们又同是诗人,同为“饮中八仙”。我们知道,李白是非常重视精神自由的人,他把这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对于那些循规蹈矩者他又是极端鄙视的。书坛“初唐四杰”欧、虞、褚、薛,可算是他的前辈,他不愿恭维而斥之为“真书奴耳”。少年怀素,又可算是他的晚辈,但一见到其“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的草书,却尊敬地称其为“吾师”。在这里,李白高扬着的是精神自由的旗帜,其倡导的艺术标准也是突破传统的最新创造。所以,笔者以为《上阳台帖》之作是受到张旭的影响,而又不愿重复张旭面目的天性释放和另一种创造,所谓“太白得无法之法”(元郑杓《衍极》),可谓至评。

  上阳台建在唐宫中,李白有可能登临并写下这帧墨迹,当在李白应玄宗之召,任翰林供奉之时。

  挟飞仙遨游 抱明月长终

  李白又出发了,向着长江。长江,曾是他人生走向追求的起点,也是他人生归宿的终点。在重游金陵以后,他又泛舟于牛渚山下的采石江边。牛渚山突入长江,绝壁嵌空,如江之天门。是夜,那一轮明月从万古不废的江上涌出,青天碧海,山高月小,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笔者不知道,头上的明月是不是就是他故乡的那一轮?照见过去,也照见现在,照见他的欢乐,也照见他的忧愁。他的一生中不知写过多少关于明月的诗、故乡的月。明月曾经伴随着他坎坷漂泊的一生,如今,他又要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了。泛舟江上,把酒问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多少人生的感慨悄然爬上心头。人生得意须尽欢,人生失意也只有借酒来浇愁了。月下举杯,对影成三人。他忽然听见,不知从天上还是江上,飘过了一阵音乐。缥缈如梵乐拨响,遥远如百鸟和鸣,就这样,铺天盖江地压过来。那是久违的《广陵散》?还是招魂于九天的仙乐?醉眼矇眬中,他看见天上的明月,然而,那一轮明月却沉到了江底。他要去捉月,既可上九天,也可下五洋。《唐摭言》中说:“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