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秦公陵园区
最新热门    
 
秦公晋侯的宝贝:美华裔藏家捐9件珍贵青铜器(图)

时间:2009-12-1 11:36:35  来源:齐鲁晚报
    张颂斌:在陪葬的各种食用礼器之中,鼎是很重要的。这三件鼎风格一致,纹饰略有不同,可以认定是一套列鼎,当时墓葬中一共有几个鼎目前还是个谜。从纹饰上看,纹饰占比例较大、比较满。腿耳纹饰丰富,器壁厚重,明显区别于常见到的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用于陪葬的冥器。造型厚重简约,不吝啬用料,纹饰精美,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尽管出土于甘肃,它们带有明显的秦地风格:底腹大于口、颈部。从铸造工艺上看,三件鼎凸起的范线清晰,可以看出是用多块外范整体铸造的。

    秦公墓出土青铜器中多数有“秦公”或“秦子”铭文,是研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秦国历史的珍贵资料。此外,鼎上的铭文排列很特殊。一般发现的青铜器铭文的行款多是竖排左行书,而这件却是行款右行,比较少见。

    秦公簋与垂鳞纹鍑

    两件秦公簋也是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作品,其中一件高16.4厘米 口径18.7厘米 腹深9.7厘米 腹径24.5厘米重5200克;另一件高16.2厘米 口径18.9厘米腹深9.2厘米 腹径22.8厘米 重4471.3克。

    这两件簋形制、纹饰基本相同。失盖,母子口,体宽鼓腹,圈足下接三兽足,下连短状兽爪形矮扁足。腹部两侧设兽首形耳,造型宏伟,耳端龙首宽厚,蜷身,下有垂珥呈卷尾状。口沿下饰兽目交连纹,腹部饰三层交错的垂鳞纹,圈足上饰一周鳞纹。器内底铸铭两行6字:“秦公乍(作)铸用簋”。

    垂鳞纹鍑,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作品,高22.1厘米 口径18.8厘米腹深14.2厘米 腹径17.1厘米 重2999.6克,直口,方唇,深腹,腹壁略微斜收,喇叭形高圈足。口沿两侧设有绦索纹立耳,耳的内根部呈蛇头状,紧贴于器口的内缘。口沿下装饰一周兽目交连纹,腹部装饰双层垂鳞纹,两圈纹饰之间以一条凸起的绦纹为界。这件鍑上的兽目交连纹,据目前的资料尚不见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而与上海博物馆所藏秦公鼎口沿下的纹饰十分相似,秦公鼎为春秋早期器物。

    专家点评

 

    还有散失的青铜器

    张颂斌:在当时,簋是与列鼎配合使用的食用礼器。

    根据西周的列鼎制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

    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或一鼎。春秋早期仍沿用西周的礼制。从目前三件秦公鼎和两件秦公簋来看,出土时肯定还有散失的青铜器,因为按照周朝的礼制,秦公的规格应该不少于五鼎、四簋,估计已发现的是其中的一部分。

    从簋的口沿上看,这两件簋的盖子已经散失。它们制作细致、纹饰精美,而又不失厚重。另外,垂鳞纹鍑也是较少见的食用礼器之一,十分珍贵。

    这几件青铜器之所以厚重大气、不潦草,是因为制作于春秋早期,还带有周朝的气派。到了春秋中晚期,礼崩乐坏,周朝的力量已经衰弱,所以有些青铜器在造器上就有些潦草、粗糙。

    晋侯三件宝

    [晋侯 鼎]

    春秋早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