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扬州大宅门掀盖头:女主
李鸿章洋后裔合肥寻根 
【绝版甲午01】日本间谍
李鸿章失信杀降(图)
庚子年孙中山李鸿章联手
李莲英戏弄李鸿章
晚清帝国斜阳中的李鸿章
李鸿章为何要藏下翁家歌
刘申宁:李鸿章海防战略
梁启超眼中的李鸿章
最新热门    
 
李鸿章左宗棠曾搞希望工程(图)

时间:2009-12-25 9:58:24  来源:扬子晚报

 

    十二块石碑吸引了众人

    昨天上午,喧闹的夫子庙人流攒动,只见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江南贡院明远楼前,聚集了许多游客,原来他们是被立于“龙门路”右侧的12块石碑所吸引。记者发现这12块高大的石碑都被装上了防弹玻璃罩,呵护得很好,石碑旁还立着用五种文字书写的说明牌。

    在众人的提问下,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周道祥馆长语气显得有些沉重,“江南贡院曾经保留了很多重要的石碑,历史上除了一些文人墨客喜爱在此留名外,官府也‘勒石为铭’,把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记述下来,公示给后人。但是自从科举废除后,石碑遭到了几次大的破坏,一次是日本占领南京进行的大轰炸,一次是民国号召拆院建市场,还有一次是文革期间的破四旧。”

    当问及为何这12块石碑保留了下来,周馆长欣喜地说,这得归功于1982年的一次文物普查,“当时将散落在民间或其它院落里的属于江南贡院的石碑,发现后一一集中运回,并与贡院所有建筑遗存一同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次,我们把这批修复好的石碑重新回位在明远楼前,供游客欣赏,不久在苏州定做的碑文解读文字也将运至南京。”

    意外发现李鸿章助学碑文

    就在周馆长他们研究解读这批石碑碑文时,意外地发现其中一块破损严重的石碑的碑文非同凡响。这是1992年几位市民在白鹭洲公园发现的,“当时有群众说,有一块不知名的石碑睡在白鹭洲公园的路上,已经断裂成几段。我们赶到现场一看,有一个角已经粉碎,我们也不知其文物价值,只知道应当抢救,但似乎放在原地也不合适,于是就拖回到江南贡院保存。”

    后来周馆长仔细研究碑文后发现,“这块石碑太重要了。”碑刻上的文字与两个重要的人物有关,一位是李鸿章,一位是左宗棠。“当时科举时,有许多考生没有能力进京赶考,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就自掏腰包,拿出五千两白银捐助考生,后来左宗棠看李鸿章这么做过,也拿出五千两白银。

    但这一万两白银只是杯水车薪,不够用的。怎么办?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多筹集些白银投资于瓷器茶叶丝绸等行业,用滚出来的利息扩大捐助范围,碑文上说,一共筹集了“一万四千多金”。

    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担任过江南贡院的考官,碑文上对这批银子是如何分配的,哪些考生该捐助,都做了详细记述。碑文最后写着“上江二学宫会同该绅等在于学宫立碑以垂久远”,立于光绪十二年。

    专家表示展示效果较满意

    按照周馆长的解释,碑文上说的学宫就是现在夫子庙的大成殿,过去叫学宫,学子们在上课前都要拜祭孔夫子。学宫在当时是南京最大的学堂,当时和江南贡院是合为一体的,其面积是朝天宫的十倍,房屋数量是北京故宫的三倍。

    石碑原来是立于大成殿内的,为何会出现在白鹭洲,“可能是文革中被搬走作为建筑材料吧。”周馆长他们解读出石碑上的文字后,就将此碑立在了江南贡院。可是不少学者认为不妥,应当物归原位,于是,这块石碑就回到了久别100多年的“娘家”。

    记者听了周馆长的介绍,来到石碑处,看见两米多高的石碑已经被修复,“文物不会说话,但承载着许多被遗忘的故事,历史要为现代服务,解读碑文就是让后人记住历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在实地勘查后认为,这批贡院碑刻的保护与展示效果还算令人满意,能让公众看到总比放在库房更能发挥文物的公共价值。

    相关新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