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长寿是件利器——司马家
“罗妹号事件”的处理及
先秦道家思想与两汉之黄
顺治为之出家的董鄂妃与
张其成 ·〖汉代象数派
1945:民营企业家的请愿
张大千家的闹剧 三个老
考证:未出嫁的处女为何
墨家的人文精神
魏晋清玄:道家的美学实
最新热门    
 
道家的处世智慧:糊涂的智慧(图)

时间:2010-1-16 12:08:03  来源:辽沈晚报

 

郑板桥

 

    本期主讲:葛荣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老子道文化研究会顾问,日本老子学会顾问,香港大学、香港道教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士,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和南方学院学术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道家主张待人处世要“大智若愚”,“宽而勿察”,提倡“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糊涂哲学”。

    千万不能对他人大事小事都要“察之又察”,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搞得很紧张,使自己时刻处于他人的怨恨的危险境地。这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宝。

    “难得糊涂”这幅字,是清代“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大约在59岁时写的。这幅古怪的字,常被“人精”们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作为座右铭,津津乐道。那么,现代人该如何解读这四个字的哲学内涵和现实意义呢?

    “难得糊涂”是怎样写出来的?

    “难得糊涂”是怎样写出来的?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郑板桥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为了学习书法,他专程到云峰山观郑文公碑,竟流连忘返。天幕已降,不得已只得借宿于山间茅屋。茅屋主人是一位儒雅老翁,自称“糊涂老人”。在茅屋中,有一块方桌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赞赏。于是,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刻于砚背。郑板桥从老人言谈举止认定老人来历不凡,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了自己“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因砚台还余有许多空白地方,郑板桥就请老人写一段跋语。老人便提笔写下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也盖上了自己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原来老人是一位隐退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题字的启示,郑板桥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另外一种说法是,“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自我解嘲”,也是对世俗功利境界的一种超越。乾隆十六年九月十九日,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