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斯大林行事原则:别藏着
最新热门    
 
表面上与人无争的王夫人是一个权利高手(图)

时间:2010-3-18 9:54:02  来源:中华网
人为中心,以血缘为半径,形成不同层次的亲疏环”,这个亲疏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行动,半径愈小,关系愈亲密,做利益考虑时愈优先。从这一点上看,贾母也是倾向于选黛玉的。而王夫人则倾向于选宝钗也好理解了。

    王夫人选宝钗还出于另一个考虑,就是未来荣国府管理权的争夺。管理权的拥有意味着利益、尊重的双重获得。例如,下人为谋得职位的行贿,缓放月钱贷出取利等。平儿就说过,“每年少说也得翻出一千银子来”。《红楼梦》五十五回、五十六回安排了贾探春代理管理荣国府“兴利除宿弊”的内容。这时凤姐病了,王夫人命探春、李纨和宝钗协同管理府中日常事务。笔者认为曹雪芹是隐有深意的,这部分内容是明示探春卓绝的治理之才,暗示宝钗“小惠识大体”的不凡识见,更深一层则是王夫人将来要收回治家权交与宝钗的一个信号。王夫人早给宝钗安排了干练的助手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三十六回)。将来“宝钗-袭人”组合取代“熙凤-平儿”组合是王夫人取得治家权的一个重要的安排。宝钗被王夫人选为儿媳关键是基于获得“治家权”的考虑。因为,同样聪明的黛玉这次却没有被安排到治家集团中去一试身手。


    那么“水晶心肝玻璃人”的王熙凤倾向于宝玉选谁呢?在书中有几处暗示,一次是说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第二十五回);一次是宝、黛二人怄气,贾母要她去说合,她回来说“对笑对诉,倒像'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合”。凤姐倾向于宝玉与黛玉的结合,首先是因为王熙凤的权威来自贾母的支持,这样会讨贾母的欢心。其次,就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宝钗无论从人缘上还是管理能力上,更重要的是与中心人物的关系上均超过黛玉,甚至超过自己。五十五回凤姐对荣国府人物有一段精彩的点评:

    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服了他也不中用。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更小,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坑让他钻去罢。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五十五回)

    这里凤姐心里明白:阖府没有一个可与自己争夺“治家权”的主儿,唯有宝钗可以一争高下。一旦宝玉娶了宝钗,管理权极有可能落到宝钗之手;只要娶了黛玉,两个人缠缠绵绵,自然无心争自己这个“管家大奶奶”的位子。

    为了牢牢把握继承权和治家权,王夫人极有可能再次使用“霹雳手段”,在贾母、王熙凤,甚至邢夫人、赵姨娘之流都认为选黛玉做媳妇,并各自有所打算之际,利用元妃的影响力突然决定宝玉与宝钗订婚、结婚,进而取得治家权。而一心向佛的“木头”在宝玉择妻的关键时刻,精心导演的一幕惊心动魄的“家庭政变”一定是精彩绝伦的。可惜,残缺部分已无从而知,成为千古之谜了!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表面上“与人无争,向善向佛”的王夫人可谓是无时无刻不在盘算着如何获得继承权和治理权。但是她身处矛盾的焦点上,上有活成了“人精”的贾母,平辈有虎视眈眈的邢夫人和凶狠歹毒的赵姨娘之流;小辈中凤姐对自己也是阳奉阴违,两面三刀。面对如此处境,她不得不把自己“争”的一面层层掩饰,尽管如此,洞察人情的贾母还是有所觉察,“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顺,暗地里盘算我!”(四十六回)由于愤怒,老成的老太太也暂时失去理智,流露出了心中隐隐的不满。但是掩饰并不是湮没,王夫人在日常情境下以微妙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存在,在宝玉身边安置眼线,对老太太给宝玉的丫头一个拉(袭人),一个打(晴雯),一步步架空老太太的权力,用果断而迅速的手段选择合适继承人以期顺利收回治理权等等。其权欲不可谓不强,其心机不可谓不深,其思虑不可谓不远,其对荣国府权力机器的驾驭不可谓不精熟。然而,大观园中如花般的少男少女们则成了她争权时任意取舍的棋子,成了她驾驭的这架权力机器的牺牲品,又不可谓不令人悲痛!假(贾)家,真国也!自古以来,封建王朝这架权力机器摧毁了多少人美好的青春和梦想?我们仿佛看到曹雪芹那双含泪而又迷茫的眼睛望向深邃的苍穹,发出“真凶在何处”的大问。“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王国维也发出“无不平可鸣,此可谓天下之至惨也”的感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