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名臣书法另有一番底蕴(
名臣书法另有一番底蕴(
名臣书法另有一番底蕴(
名臣书法另有一番底蕴(
北宋名臣丁谓为何在冷僻
中国历代名臣的离奇死亡
千古名臣魏征:朝堂上的
千古名臣史可法的致命失
晚清中兴名臣李鸿章和曾
王氏望族名臣 三代丞相
最新热门    
 
清季名臣袁昶的经世实学(图)

时间:2010-7-21 11:11:46  来源:光明日报
会的实际作用。袁昶反对脱离实际的书斋学问,认为“乾嘉间名人有学无问”(《毗邪台山散人日记》上册,370页)。他认为,按四部分类的传统目录学将实学归为子学,没能突显其应有的地位,从而乏人问津,这是最终造成中国缺少经世人才局面的重要原因。“学必专门,自名其家,乃能致用,莫善于艺文志六略,莫不善于荀勖、王俭以下分甲乙景丁四部。盖六艺、九流所以开人智趣、诗赋所以导情性,兵书形势家,今日舆图营陈之学也;技巧家,今日枪奅制造之学也;数术方技家,小道可观,亦皆切于实用。自强分四部,《七录》以后,于是汗牛充栋,尽为糟粕。蹏荃九流专门之学亡,而文集出粗者溺于词章,精者衍为空理。朝野晏然,农战不修,文儒是竞而夷狄趁虚入,中国之患烈矣。”(《毗邪台山散人日记》下册,1008页)在为自己的藏书编订《永慕堂藏书目》时,他独创了一种18部分类法,完全以学术的致用性进行分目,如原来四部分类中地位仅次于经学的史部诸类,被完全打乱,分别编入“通鉴三通历代政典掌故之学”、“本朝三通会典掌故之学”、“舆地学”等,可见袁昶所强调的是史学中以古鉴今、能为今人所用的部分。而原先在传统目录学中从未有过的“律令学”、“洋务学”、“边务学”等分类的出现,更加表明袁昶对经世之学的强调与重视。需要指出的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的中国传统目录学,其分类情况乃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并最终演进和固定为四分法的,并且这种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方法自产生之后,就长期作为传统目录学的基本分类方法得到学者的肯定和认同,说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袁昶这里的强烈批评自有其可商榷之处,却也显示了他不受传统学术藩篱之限制、追求有用之学的独特学术眼光和学术见地。

    第二,重视人才的培养。袁昶认为,中国之所以实学废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实学教育,并由此导致相关人才的匮乏。“自六艺之教废,而世无文武之材。农战不修,清言是竞,室中之说,坐论精妙,外器物而悟性命,舍事功而碶微言,驯至四裔内侵,中国衰微矣。”“性理道学之徒盛而汴京沦于金、南渡输于元矣,以空议亡天下可哀也哉。”(《毗邪台山散人日记》中册,419页)光绪十八年,袁昶在总理衙门工作十余年后,被外放到安徽徽宁池太广道,兼管芜湖关务,这给了他实践自己经世主张的难得机会。在此期间,袁昶刊刻了大量实用书籍并汇为《浙西村舍丛书》,收录了不少对现实有用的重要典籍,如描述边疆形势的地方志《宁古塔志略》、《吉林外纪》、《吉林志略》、《蛮书》、《卫藏通志》、《黑龙江外纪》等,再如对倡导农业有重要作用的《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等。值得一提的是,袁昶对这些书籍的传布,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付之梨枣,而是进行了一番整理。比如《齐民要术》,《浙西村舍丛书》中收录的就是以《湖湘》本为底本,《津逮》、《学津》本为校本,并辅以《农桑辑要》、《农书》等整理后的本子,虽然仍有所疏漏,但被后之学者认为是该书较好的清代刻本。正是因为袁昶的这番整理功夫,使得他所收录的这些书籍,在离开了清末的时代背景、离开了编辑者那经世致用的辑录初衷之后,仍然能引起今日学者的较高评价,被认为是晚清丛书中之“尤为重要者”。芜湖原有中江书院,袁昶到任后,以其“规模狭隘,不足矜式多士”,于是增建经义、治事两斋,“分科设目,各章程删繁订要,提纲辨业,冀以勉励诸生为桑麻谷粟平实有用之学,以待他日登仕路备国器使,则区区所厚幸者。”(《毗邪台山散人日记》下册,869—870页)事实证明,中江书院确实培养了一批讲求实学的优秀人才,如著名方志学家张国淦,自言“余自十七八岁,肄业芜湖中江书院,时袁忠节公昶分巡皖南,为诸生订课程,设有方志一门,他处书院课程均无此门。”光绪二十四年,袁昶奉调补太常寺卿,离开芜湖。史称其“在任五年,一意专注吏事、民事、农桑、学校,捐廉创导,次第兴办,皆有成效……以实心行实政类如此。”(民国《芜湖县志》卷44《名宦志·袁昶传》)1936年,芜湖当地修筑怀爽楼,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曾写下“经国长才曾照世,成仁短眴欲呼天”的诗句以表哀思。(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