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花自飘零水自流 李清照
《三国》中郑州地区的古
郑州古代成语故事:害群
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可
中国史上劫难:夺走130
郑州汉代画像砖艺术(图
旧时郑州的金店首饰业
王芳回忆录:毛泽东在杭
汪精卫在广州的辉煌岁月
吝啬的丁丙杭州的精神
最新热门    
 
郑州的旱灾(图)

时间:2010-8-5 11:18:42  来源:郑州日报

 

    郑州地区历史上自然灾害频繁,水旱蝗风,几乎年年都有,而肆虐之久、危害之深的莫过于旱灾。据历史记载,元代统治中国近百年,全国有旱灾86次,明代276年中有旱灾174次,清代296年中有旱灾201次。大旱之年竟占这三个朝代的60%以上,而旱灾地区多发生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历史上时间最久、死人最多、危害最大的三次全国性旱灾,都发生在河南,而每次都少不了郑州地区。

    按地理位置说,郑州市处于豫西浅山丘陵和豫东平原的接合部。南有七里河、金水河。北有索须河、大黄河,还有一条漫游西、北、东三面的贾鲁河。旱可以浇,涝可以排,不应有危害人类生存的水旱灾害发生。可历代统治者,只顾索取,不愿付出,使这样一片稍加整治即可旱涝保收的膏腴沃土,变成了水妖、旱魔的肆虐之地。

    据历史记载,河南最大的一次旱灾发生在明崇祯八年至十三年(1635-1640年)。州志记载,这五年期间,“每年夏,亢旱、飞蝗蔽日、禾枯粮绝、民穷盗起”。“十四年春,瘟疫大作,死亡灭绝者数百万。”这次旱灾之久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以致当时的郑州地区“饿殍遍野,十室九空”。连当时的布政吏兼管粮道的蔡懋德也哀叹:“河南时岁连凶,斗米二金,人相食,而部檄督饷什急,无所出……令停征。”(《开封府志》)。而更为严重的旱灾发生在晚清光绪三年(1877年),当时全省连续三年大旱,禾苗枯焦,饿殍洪流,华北地区饿死灾民1300多万人,是中国历史上死亡人口最多的一次。而最近的一次大旱发生在抗日战争时的民国31年(1942年),旱、蝗、兵祸,交织肆虐,仅河南一省就饿死三百多万人,当时汜水人李蕤在一篇《豫灾剪影》的通讯中写道:“在洛阳繁华的街市,人会猝然中倒,郑州市两星期中便抬出一千多具死尸。偃师、巩县、汜水、荥阳、广武和广大的黄泛区,每天死亡的人口都以千计。”当时中原区的朱屯村,只有六百多口人,而经过这次“年馑”,共饿死一百多口,外逃三百余人,荆、任、程、郭等七姓人家灭绝。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知道旱灾来临时人们惊慌失措的情景。当时的郑州文人时弘化在一篇《旱风赋》中写道:“……燕啣泥于远渚,乏近水之池塘,洲沚竭而蒲剑萎,陂泽涸而柳丝僵,桐始发而早凋,麦未穗而先黄。父老攒眉于巷口,妇子相顾而悲伤。人有菜色,家无斗粮,顾鸠形而难画,睹鹄面而神怆……”这样的描写仅是对一般旱灾的描述,而史志中所写的“大饥,人相食”几个字包含了多少悲惨的场景,是现代人根本无法想象的。清人焦循在一本《荒年杂诗》集中有一首专门描写“人相食”的诗。他写道:“未死不忍杀,已死不必覆,出我囊中刀,刳彼身上肉。瓦鬴烧枯苗,煎煎半生熟,羸瘠无脂膏,和以山溪蔌,生者如可救,死者亦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