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文化 >> 正文
《审头刺汤》与明代著名
最新热门    
 
一捧雪纠结莫怀古(图)

时间:2010-8-6 11:53:03  来源:大河报
,又把“莫怀古”夫人李雪艳捆绑起来,带到了严府。

    雪艳姿色出众,汤勤早怀歹念。于是,他乞求相爷开恩,赦免雪艳死罪,赏赐于他。严嵩念及汤勤忠心可嘉,也就点头应允。

    洞房花烛之夜,汤勤得意忘形,神魂飘荡。雪艳假献殷勤,左右侍奉,把汤勤灌得醺醺大醉。三更时分,雪艳潜入书房取出宝剑,刺死汤勤,而后自刎。这就是《一捧雪》中的“刺汤”一折。

    再说“莫怀古”逃出京城,几经辗转,流落到新野县西北一个“三不管”地方,在此隐居下来。

    为纪念夫人贞操,也为了隐匿自己,“莫怀古”改姓为“李”。

    又过了多少年,子孙们为了不忘祖先,遂云“莫李”。

    这,就是新野歪子镇“莫李”的由来。“一捧雪”,也就此世世代代珍藏在这个“莫李家族”,并由“莫李家族”之长门世代相传守护。每逢大年初一祭祀祖先,“一捧雪”随祭告慰先祖,“莫李家族”的其他成员,这时才能得见“一捧雪”一面。

    这,便是“莫李家族”融合戏剧、家史等呈现给我们的关乎“一捧雪”的故事。


    “一捧雪”:捧雪既有即无

    数百年的传承、数百年的记忆、数百年的故事、数百年的传说,叠加在“一捧雪”上,“一捧雪”只能更加神圣而神奇。

    扑朔迷离的家史与流布天下的戏剧叠加在一起,也难以让人确证“莫李家族”的“一捧雪”就是戏剧《一捧雪》中的“一捧雪”。

    1979年,新野县文化局前副局长魏忠策先生怀揣“一捧雪”前往北京,请教中国古玉器鉴定权威、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伯达先生。杨先生只能就物论物:就制作工艺而言,“一捧雪”是明代中期遗物;就文物价值而言,“一捧雪”可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杨先生赞叹‘一捧雪’雕造工艺巧夺天工,本来可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考虑到杯子侧壁上有根玉筋比较明显,毕竟尚有‘微瑕’,最后将它定为国家二级文物。”魏忠策先生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人出2000元的高价,想买下此杯。但对于‘莫李家族’而言,‘一捧雪’不是钱的问题就能买走的。就是钱再多,他们也不会卖掉的。‘一捧雪’,是这个家族不能割舍的记忆。”

    杨伯达先生认为,“一捧雪”玉料为新疆和田玉。在《一捧雪》戏剧中,“一捧雪”出自“和氏璧”。

    戏剧免不了神化“一捧雪”神器。但“莫李家族”的“一捧雪”,其雕造之妙,恐怕也不是未能与其谋面的戏剧家所能想象的——

    “莫李家族”的传世珍品“一捧雪”玉杯,杯盏牙白,略透淡绿,雕刻精妙,造型奇特,口径7厘米,深2.5厘米,壁厚0.2厘米,捧在手中,观之赏心悦目。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杯身之下,巧妙借用和田玉酷似天然梅枝的俏色,琢出一剪梅枝攀缠杯体,17朵梅花附着梅枝,形态各异,或吐蕊滴翠,或含苞待放,或花儿怒放……而遒劲有力的梅枝承托的杯盏,则被雕凿为一朵一花五瓣、正在盛开的梅花;杯盏的底部中心,巧借俏色,又雕凿了一朵洁白的梅花花蕊……杯似众星托月,花犹暗香浮动,杯身右侧梅花花枝分生两杈,盘旋而上,与杯的底部、顶部有机衔接,两杈之中有一椭圆智孔,恰可伸进食指,是一自然天成杯的把柄……玉杯斟酒,酒液波动,杯底梅花花蕊隐约可见,似有“暗香袭来”……

    鬼斧神工,叹为观止。

    就雕凿造型而言,其艺术语言,当为以君子之玉寄托“梅花傲雪”的文人精神。

    王世贞——“莫怀古”的原形,其作为明末之际的文坛领袖,亦当以此彰显自家诗酒合一的君子气度与文人精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