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社会
最新热门    
 
由“孔融让梨”想到的——如何评价每位论文作者的真实贡献

时间:2009-7-7 15:24:19  来源:不详

发表学术论文是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产出形式,而一篇论文发表后所获得的宋体>SCI刊物的他引次数是评价该论文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在的通行做是,无论作者对该论文的贡献大小,每一个署名者都宣称拥有该论文的全部引用次数。例如一篇有100名作者的论文被引用3000次,每个作者都可以宣称自己的工作被引用3000次。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对很多作者来说,这3000次是一个“引用次数泡沫”,因为它主要来源于一个自己并非主要完成人的工作;或者说,这种引用次数重复使用的做法造成引用次数的“通货膨胀”。然而类似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即用带有“泡沫”的引用次数作为业绩参与各种学术荣誉的竞争,这对没有“泡沫”的科研人员,如论文的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是不公正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一篇论文的作者人数越来越多,所以这种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应区分两种不同的概念:针对论文的引用次数和针对作者的引用次数。针对作者的引用次数等于论文的引用次数乘以作者贡献权重系数,这个乘积又称为权重引用次数。我提出两项原则来计算权重系数:一、荣誉三分原则。通讯作者通常是项目的负责人,第一作者通常是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他们的权重系数都规定为1,其他作者权重系数的总和为1。二、递减原则。其他作者权重系数按其贡献大小递减,如果没有提供贡献大小的信息,就按作者的排名顺序递减。读者可通过网站www.wcita-tion.org查看作者权重系数。

 

  曾有学者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法,是将一篇论文所获得的引用次数除以作者人数。这个做法实际是基于一个假设:每位作者的贡献都相同,而这种假设很可能是不成立的。这使我想起中国古代一个小故事。后汉时期有位古人叫孔融,山东曲阜人氏,是孔子的第20代孙。在孔融4岁时,一天父亲拿来一盘梨让他选择,以为他一定会选最大的,结果孔融选了一个小的,大的则让给哥哥。当被问及为什么,孔融的回答是:哥哥比我大,所以吃大梨;我小所以吃小梨。这件事在后世得到广泛称赞,被写入家喻户晓的《三字经》,即“融四岁,能让梨”。我提出的计算方案与孔融让梨的方式类似。我不用除法,因为那是平均主义,并不能反映每个作者的真实贡献。我认为一位作者所获得的引用次数等于论文的引用次数乘以作者的贡献系数,即根据作者贡献的大小和排列顺序来“分梨”。我把两个最大的梨分给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吃”,而其他作者只能依据贡献“吃”相应大小的梨。

 

  当然,对一项科学工作的评价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数字的大小,任何数字都不能取代同行评议及对该工作科学意义的具体分析和历史检验。然而,不好的评价指标有可能误导评审人员,导致错误的结果;而好的评价指标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使相应评审能更加客观和公正。

责任编辑: 林杏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