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预告】月坛社区“国学…
季羡林任继愈离去:“国…
“国学网”创始人尹小林…
“真理是愈辩愈糊涂” …
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月坛社区“国学教室”系…
夫妻公证“婚外情制约协…
少林故乡武术“国考” …
“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
中国出台十二生肖卡通形…
最新热门    
 
再议“国学”

时间:2009-7-26 13:42:19  来源:不详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振兴民族精神,创造灿烂辉煌的当代中国文化。是21世纪中国所面临的重大文化建设任务。因而,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战略目标,并且明言文化建设要“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从而为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作出了明确的定位。确实,当代文化发展不能没有对于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汲取、利用,如果割断了与传统的联系,便没有发展可言,更不会有“中国特色”可言。历史证明,广泛吸收外来文化是激活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然而只有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位,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够既不失本民族的特色,又能够保持强劲的生命力,这也是一条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发展规律。所以,党中央的这一对于当前文化发展战略的阐释,是完全符合文化发展的“通变”规律的,代表了海内外关心中华文化命运的有识之士的一种共识。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避免不开“国学”这一话题,这是因为,从广义上来讲,国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途径;而从狭义上来讲,国学所从事的正是关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整理、研究工作,其甄别、诠释、评价之功,自然属于辨别精华与糟粕之范畴,无不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与弘扬。因此,这实际上也就为国学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的位置作出了很好的定位,故而我们可以认为,国学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资源价值作用,21世纪的中国文化不能没有国学的参与。如此而言,国学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当代文化领域,进入现实的文化生活氛围,并且必将对今后的文化、学术发展乃至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消费带来明显的影响。但是,当我们如此言说之时,在思想上又必须与文化复古主义划界限,明确地认识到我们的重视传统文化、国学,目的是为了汲取、利用传统文化的资源价值,舍此别无所求;我们是在发展、创新这一前提之下提倡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其与文化复古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价值心态。事实上,我们也只有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才能为传统文化、国学寻找到一个现实的生长点,传统文化、国学之当代命运也正系于此。

    何谓“国学”?简言之,其原始本义是指“中国固有之学问”或曰“传统学问”。然而,事实上人们对国学这一概念的理解与界定向来并不一致,而且时至今日分歧似乎更加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矛盾与分歧既然存在,理论上的“正名”也就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自孔老夫子以来就有的“圣训”。虽然这一“正名”势必涉及到文化观念和学术方面的深层价值思想,因文化价值方面的矛盾与冲突,使得相互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殊为不易,但是其意义却是重要的。不过,我们似乎也不可以将什么都搁置起来,非得要等到“正名”问题解决了以后再进行,因为现实的要求总是迫切而有力的,这里所言之“现实”当然指21世纪中国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事实上,许多事情也只有在边尝试边思考,边实践边探讨的过程中,才逐渐具体而明朗起来的。而且,任何“正名”都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着的,人们的认识也将随之而变化,所以“正名”问题便将永远存在,国学的问题亦复如是。如果把上述两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看,似乎也能给我们理解国学这一概念提供某种启示,即国学并不是个一成不变呆板而僵硬的东西,它的内涵和外延虽然应有相对的界定,但它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推移而不断变化,20世纪初的人们所谈论的国学显然和我们所谈论的国学并不完全相同,将来的人们所认同的国学也不会和我们今天完全一样,所以我们既不必强迫自己完全等同于前人,更无要求后人永远停留在我们今天的认识水平上。换句话说,我们大可不必一定要在原始的意义上使用“国学”这一概念和表述,而理应对它作出新的发展。当然,这里也决不是说今人可以完全不顾及历史而随意使用“国学”一语。这就是说,我们对“国学”的理解和使用,除了要遵守学术上的原则和规范而外,更应该尊重现实的要求和条件,不可人为地拘泥刻板起来,既不必过于执著于“传统”与“现代”的分别,也不必过于计较“东方”与“西方”的对立;既不必死守祖宗“遗训”,也不必作过于经院化的限定。处于当今这样的时代文化环境中,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具有一种更为宽广的胸怀和视野。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认为,所谓“国学”,可以简要地概括为是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一种学问,其以传统文化为研思对象,以存留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指归。一般说来,它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客观存在的传统文化遗产,二是对这一遗产所进行的发掘、整理、分析和评价说明,前者属于客体范畴,后者属于主体范畴,它们互相联系、互相涵容,构成一种统一的状态,共同发生作用和影响,从而展现出丰富的过程和现象。这说明作为一种文化学术类型,国学不外乎由主客两方面的条件构成,同时亦表明“国学”这一概念具有其特定的文化价值内涵。应当说明的是,国学不包括那些外国学者以中国文化为对象的考察与研究,他们把自己的这种学术活动称为“汉学”或“中国学”。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国学”之“国”又具有祖国文化、母体文化这么一层情感意蕴。

    正如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一样,国学亦有良莠之别。然而,一些人却将国学等同于国粹,而他们所理解之国粹又全然不顾“粹”字之含义所在,只要是中国独有者均可称“粹”。这样一来诸如纳妾、辫子、小脚等也成了国粹,成了国学之对象,由此而来,国学便蜕变为对这些落后、愚昧的东西之记录甚至鉴赏,终于成为封建、保守、落后之代名词,无疑大大地降低了国学的品格。所以,对于国学,亦如我们对于整个传统文化那样,既不可将其奉为至善至美,而不容置疑,也不可把它说成是一团黑污,而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断地提高我们的鉴别力,深入到浩瀚无垠的中国文化的海洋里去披沙淘金,探宝寻珠,去伪存真,含英咀华,从而发现那些真正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东西,这样才不违于我们之初衷。这一点更为关键,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分辨和明察精华与糟粕,便无法认识它的价值,也就无从决定取舍和利用;如果辨别有误,其所导致之后果便可想而知,多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并不少。当然,如果辨别正确,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其裨益之大,有时是无法估量的。

    或许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国学”是一门古香古色的老学问,它纯粹是那些雅好博古的学者们在书斋里的事情,与现实丝毫不搭界,其实大谬。“学以致用”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所以国学自其生成之日起,便自觉地将自己看作为现实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密切地关注未来文化发展走向,因而具有强烈的现实品格。所以,言国学而不及于当代文化建设发展,是不足以为国学的,这一点无论如何应该成为我们提倡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以及重视国学之出发点。这样说来,我们今天倡导国学就不是为了回忆和重温昔日文化之光荣,也不单单是为了重现这一辉煌,而是负有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推向更新更高境界的使命,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在当代文化氛围中的国学应当具有更加博大的包容性,更加积极的开放性和更加鲜明的现实性。因为从当前世界的文化格局来看,仅仅把国学当作对其他外部的或异质的文化之回应,已经显得十分不够;从未来世界的文化发展来看,仅仅把国学当作东方文化的代表而欲与西方文化一争高下或轮流坐庄,似乎也显得不够圆融.实际上,相互对话、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已经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国学便应该自觉地将自己向“天下之学”方向扩展,这也许更切近它的本义和指归。

    传统文化、国学与现代和未来文化发展建设之关系如此,以致成为当今文化讨论中许多人所关心的一个话题。然而,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在当今社会上,除了那些从事专门研究和教学者以及特殊爱好者而外,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对传统的东西已经是相当陌生、隔绝了,在知识结构上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知今不知古、知洋不知中的重大缺陷。这一情况与21世纪的中国文化建设发展以及文化交流所需是非常不相适应的,因此从国学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文化在发掘、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之上,作一些普及层面的阐述和介绍,将其推向整个社会,既可以使大众对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而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又能使传统精神道德中的真、善、美得以提倡,作用于世道人心,这实在是目前文化、学术方面的当务之急。现在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传统文化、国学进行庸俗“炒作”、伪劣“包装”的现象,这不是正当意义上的弘扬传统文化,而是一种以牟利为目的的行为,是非常有害的。所以,现实迫切需要文史工作者在这方面作一些严肃而认真的工作来纠正之。事实上,我们如果能扎扎实实地做一些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事情,正是一种“学以致用”。

    作者:党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