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越南国家主席及政府总理…
教宗接见澳大利亚总理和…
教宗为即将在意大利阿奎…
枣庄一老母不顾六旬高龄…
企业领导不顾交通管制咬…
意大利商人因给总理“添…
最新热门    
 
不顾总理批示 “金陵”还在拆

时间:2009-7-29 12:48:16  来源:不详

南京老城南成建筑工地 文化街区只为招商
  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其根基所在地——淮河畔的“老城南”在长达数年的历史风貌沿袭与经济发展“拉锯战”中已摧毁殆尽,除了文保单位甘熙故居保存下来,其余房屋均被“地毯式”推平,在历次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博弈中,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总是占了上风。
  2009年4月,南京29位学人联名签署题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的信函。5月,温家宝总理对呼吁信作出重要批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奉命对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进行督查。6月5日,调查组抵达南京,经过3天调查,做出了立即停止南捕厅甘熙故居周边民居拆迁改造工程的决定。可事实上,对老城南历史街区的拆迁并未停止。
  东方早报记者 龚菲



随着名人故居与建筑的被拆,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建的仿古建筑。  CFP 资料



南捕厅甘熙故居


  拆古宅建别墅 借历史街区招商引资
  位于南京秦淮河两岸的“老城南”,早已不见了南以来一直保留下来的金陵古城传统格局和数以千计的江南穿堂式古民居,取而代之的是占地面积2.18万平方米新建的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和大片的建筑工地。南京老城南是指中华门内东、西两片围绕内秦淮河,以夫子庙为核心的明清历史街区,据南京文物局原副局长韩品峥介绍,因为城市建设逐渐的向南移,从白下路再往南,一直到现在的升州路、长乐路、健康路,老城区的面积越来越少。上世纪90年代初,文保部门划了14个区,希望能保留原状,但那些区域现在基本已经都看不到了。    
  “这里原来有不少名人故居,现在全部都被拆光了,拆迁户拿到政府的钱或者去乡下买房子或者也在城里买个二手房住住。”在甘熙故居已工作七八年的刘师傅告诉早报记者,现在南捕厅历史文化保护区只剩下了东部的15、17、19号(甘熙故居),这里以南的“熙南里”刚新建1年多,现在继续向南和向北扩大拆迁和基建。
  据了解,南京市目前正在实施的“南门老街二期”、“南捕厅四期”、“教敷巷地块”等“危改”项目,都以大规模拆迁的方式运作,居民皆须迁走。虽然南京市政府称采取了“镶牙式改造”的地方性措施,但从实施的“南捕厅三期”、“秦淮河西段”、“安品街地块开发”等项目的拆迁现场来看,事实是除了极个别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外,根本没有留下一处明清古民居。
  今年的3月17日,在南京市白下区政府网站上公布出的一项投资项目就是这片历史文化街区的南捕厅地块,在位于中山南路与升州路交界的西北角,占地面积252亩,容积率1左右。地面需拆除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预建联排别墅、独栋别墅和多层住宅。预计拆迁费用20亿人民币。在项目推介中,提出了该项目地处甘熙故居周边,距新街口不足500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甘熙故居的保护性开发的重点项目,“增值潜力巨大,投资效益极佳”。
  与此同时,在南京市发改委主办的“南京投资网”上,有关南捕厅历史街区环境改造工程介绍——准备投资35亿元将这里建设成“高档江南园林别墅”、“别墅TOWNHOUSE”。
  专家呼吁、总理批示 未能保住老城南
  2006年10月,侯仁之、宿白、徐苹芳、罗哲文等16位老专家联名上书国务院,紧急呼吁保护南京“老城南”,温家宝总理对此做出了重要批示。2008年3月,多位文物界、建筑界权威在南京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再次明确提出,“一定要有整体保护的观念”(周干峙),“城南地区要重点保护”(吴良镛),要“保持历史遗存的原真性”(谢辰生)。目前,经过持续多年的拆除,金陵古城仅剩不到100万平方米,尚不到50平方公里老城的总面积的2%,对于古都可怜的最后这点种子,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依实行“整体保护”已经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2009年4月,梁白泉、蒋赞初、叶兆言、刘叙杰、季士家等29位南京当地学人,联名签署题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的信函。5月,温家宝总理对呼吁信作出重要批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奉命对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督查。6月5日,调查组抵达南京后,经过3天调查,做出了立即停止南捕厅甘熙故居周边民居拆迁改造工程的决定。南京市有关方面在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后,指示相关部门暂停老城南改造工程:“老城南改造,既然大家争议这么大,那就放慢或者暂停。”
  事实上,老城南的历史街区还是没有被保留下来。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梁白泉告诉早报记者,早在3年前他们联合老专家联名上书国务院的时候,这里已经被拆毁了95%。而今年的再次联名写信呼吁,原本以为会有所控制,停止拆迁,但在经过国家建设部门领导、国家文物局、南京市政府等有关领导的视察并作出批示后,拆迁面积仍继续扩大。
  “我多次被他们叫去开会,说要听听专家的意见,领导们也非常诚恳,但结果还是让人很失望。”梁白泉说,“现在我80多岁了,我不想再参与任何专家听证会,都是徒劳,没有任何意义,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发出一点声音,希望现在的人能尊重历史。”
  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蒋赞初也表示,老城南凝聚着六朝、南唐以至明、清、民国各代的深厚历史痕迹和信息,是古都南京历史的一个缩影,“南京古都文化的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南京老城南。”南京文物局原副局长韩品峥告诉早报记者,南京的古都文化主要有3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宫廷文化,皇家陵寝,其重点在城东城中;第二块是精英文化,就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住宅、成果,可以让专家研究每个朝代的另一个方面;第三个也是古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市井文化,这三大块中的第二块和第三块集中在城南,中华路两边,内桥往南,基本上六朝以后居民长期居住于此,如果要找老南京,就只能到这里来找了。“正因为这样,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文物普查后,我们当时就有一个设想,从白下路往南不要建任何高楼。但后来这种保护意识渐渐被淡忘,老城区的面积越来越少。上世纪90年代初文保部门划的14个区,现在基本上已经都看不到了。后来的开发不是建高楼的问题,而是成片开发,把原来的东西全部都拆了。”韩品峥说。
  责任难追究,唯求
  日后不再地毯式摧毁
  在今年4月,南京多位学人上书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中提到,在安品街,以清代杨桂年故居为代表的多处文物保护单位惨遭拆除,用于房地产开发;在南捕厅,以民国建筑王炳钧公馆为代表的老街区被拆毁殆尽,用于建设“总部会所”及“独栋公寓”;在秦淮河西段,以清代北货果业公所为代表的五华里古河房被成片推平,用于建造“假古董”;在三条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蒋寿山故居被擅自拆迁改造,用于打造高档“会所”;在中华门东,多处明清文保建筑连遭人为纵火,地块用于房地产开发……这些旧居在“危改”中消失,南京文化的根也在消失。
  南京文物局原副局长韩品峥介绍说:“《儒林外史》中提到这里有几百个小巷子,巷子都弯弯曲曲的,弹格路面,还有一些房子,并不见得是很有名的人住,但它很能够体现南京的市井文化、民俗文化。”韩品峥认为,把这些全部拆了重新建没有任何意义,就好像津逮楼,建好后用来当成茶馆,没有任何文化品位,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南京文物保护条例,管了一部分,但另外一部分,特别是古建筑的保护是不够的,很多古建筑的保护执行得不是很坚决。”韩品峥表示,城市建设要不要以毁坏文物古迹为代价,欧洲有些国家先拆,然后建好了以后,城市现代化了,然后才重审原来犯的错误,重新再来保护,这些都是历史的教训。规划部门也好,市政府也好,也都希望既能有利于城市发展,也能有利于文物保护,尽可能朝这两方面来努力,但有些开发公司急功近利,难免出现像老城南这样让大家失望的局面,要追究也难以追究。“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作为文保专家,已经感到十分无奈,只是希望能尽可能减少损失,不要向地毯式摧毁的方向发展,现在谈保护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已经拆成这个样子,只希望以后注意一点,不能太肆无忌惮,对不起子孙后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