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网友晒重庆隐形富豪:在…
最新热门    
 
汪涌豪:什么是学术前辈留下的真精神?

时间:2009-7-30 10:37:22  来源:不详

当真正大师的生命不可挽回地成为过去,如何不致人往风微、音沉响绝,如何让人们隔了悠长的岁月,仍可以深情凝望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觉得,脱弃外在形迹的张扬,开显其作为读书人朴素的生活态度与幽邃的精神内里,已变得非常重要。高扬其人格精神,发扬其真思想与真性情,应是我们今天最需要做的事情

宋体>   

    季羡林与任继愈两位学术前辈的去世,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人们钦佩其道德文章,更对季老“三辞”(辞“国学大师”、“学术泰斗”与“国宝”称号)和任老“三不”(不赴宴请、不出全集与不挂名主编),交口称颂,引为典范。但我们也注意到,一些赞誉往往止于外在的形迹,并未触及内在的精神,这使得两位先生的人格风范及其之于今天的意义,仍没有得到很好的廓

   

“三辞”“三不”最能体现季老任老人格精神?

   

    以下“互相打架”似的评论,或可引为证:一方面,近些年来,我们也不断听到有人称任老为“大师”、“泰斗”或“国宝”,但并未见他有任何辞领的回应,而激赏季老“三辞”的人,对此似也并不在意。另一方面,又不断看到有人替季老做寿,也未见他推辞或拒绝,且30卷《全集》,是他亲口应承出版,去世前刚审看了封面,但肯定任老“三不”的人,好像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相反多有夸扬。有心者不免要问,当我们称颂两位前辈的“三辞”、“三不”时,该怎样解释上述任老的“未辞称号”与季老的“出了全集”呢?我们对两位的评价,是不是用了两套标准?

   

    问题出在哪里?忖之再三,觉得还是出在人们仅将此“三辞”、“三不”,视作最能体现二老的人格精神上了。其实,季老与任老,包括先前去世的钱钟书、王化等前辈,他们最可敬的精神遗产与人格风范,都体现在对人类普遍理性、中心价值与永恒意义的敬畏上,并一辈子服膺科学,追求真理。除此之外,再无他物。正是这个除此无他,让他们得令名,享高寿,并以一个读书人的自在身份,安处于人世。如任老毕生从事哲学史、宗教史研究,直到弥留之际都没有放下学问。季老从来耐得寂寞,在别人含饴弄孙的暮年,迎来自己学术研究的再度高产。若问他们为何勤奋至于凌晨4点即起来工作,看看《竹影集》和《病榻杂记》就能知道,只因为这个世界,惟读书最令他们欢喜,最能吸引他们全身心投入。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