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年轻女子在轿车内死亡续…
男子在银行ATM机房自焚…
数十吨子弹头枪托堆路边…
3人欲存百万面值美钞续…
“国学网”创始人尹小林…
交警酒后驾车撞死人续:…
最新热门    
 
蒂尼:警惕“娱乐化解读”历史

时间:2009-8-4 11:15:02  来源:不详

如果说“恶搞”是三年前的热点名词,那么“娱乐化解读”将会是当下的热点名词了。这些名词都是潜藏在网络空间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宋体>

 

  网络传播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可以称之为“实时对接”或者“无障碍阅读”、“娱乐化解读”。各种新名词发展神速,常常是让你没办对“事儿”不感兴趣。比如炒作得火热的《朝那些事儿》,一时间成为网民热读和谈论的话题,据有关资料统计,这本书竟然在市场上畅销到百万册。阅读后人们惊诧道:“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从此以后,又有了《大那些事儿》、《三国的恐怖事儿》……甚至还有以现实题材写出的《警察那些事儿》、《女人那些事儿》等等。

 

  对上述现象基本上有两种声音的评论,有人说:“一样是说史,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另有人说:“探寻历史真相的过程是沉重的,是需要我们用思考去慢慢体会的。和娱乐化解读历史方式的外壳相比,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历史发展的深层客观规律以及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来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某种借鉴和参考,这才是‘以史为鉴’的意义所在。而《明朝那些事儿》过多纠缠于如何现代化娱乐化包装历史的讲述方式做法,距离清醒的历史守望者已经很远很远……”

 

  我比较认同后者的说法。作为现代人,今天我们如何消费历史?怎么理解历史?所说的“娱乐化解读”,应该针对的是历史事件的讲述方式而言,而不应该是随意的娱乐,这样会造成对历史的误读和误解。近年来,中国大地上刮起了“重读”、“戏说”风,按理说,如此“繁荣”的学术研究和文化研究热的景象,是值得国人高兴的事儿。可是,我们看到,除了史学界、文学界之外的研究人员们也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对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或正说解读、或调侃恶搞”,再加上出版界、电视和网络等媒介的宣传造势,出现了很多“戏说类”书籍,这种形式的书籍很快被大众所接受。在大学校园中,很多学生把像《明朝那些事儿》等网络文学下载到手机上,为的是上课时“悦读”。

 

  阅读,变成了“悦读”。阅读变成了一种让人轻松的“精神按摩”。这样的阅读已不再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