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大眼睛”苏明娟:用心…
张志清:用传承文化恒心…
最新热门    
 
北岛:用“昨天”与“今天”对话

时间:2009-8-28 11:26:54  来源:不详

 

 

  由三联书店出版,北岛和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已经面市一个多月了,这期间无需做什么推广活动,徐冰、阿城、陈丹青、王安忆、翟永、韩少功、阎连科、张朗朗、李零、邓刚等三十个作者的大名一字儿排开,就是最好的宣传。

 

  与前几年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不同,同属回忆类畅销书,《七十年代》以每位书写者对那个时代的个体回忆为主,三十个人,三十段境遇迥异的人生,三十篇维度不同的记忆:书中不仅有看禁书、办沙龙、自觉寻求精神出口的高干子弟,也有糊里糊涂成为“四五运动”领袖的工厂工人,有一心为娶上媳妇下海搏命捞鱼的“海碰子”,也有历来被知青回忆时自觉遗忘的、早已在那片土地上生活千年的农民—历史在此跳出了某一种单一书写,进入更丰富的层面,在某种程度上被更真实地还原。正如李陀所期望:“编辑这本书与怀旧无关,我们是想借重这些文字来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让昨天在文字中生动地复活,让昨天在阅读中展现,让今天的人直接和昨天对话。”

 

  事实上,热销的《七十年代》读者中不仅有作者的同龄人,也有很多八九十年代的青年人,在当当网上该书好评率为五颗星,而以年轻人为主体的豆瓣网上评分也高达9分,有网友称:“我是78年出生的,对于70年代的了解除了父母很少的描述之外基本上都来源于书本了。读《七十年代》,让我看到了一些我以前从不知道的东西。”《七十年代》对于当下的年轻人就像一架时空机器,帮助他们剥下父母那代人“苦难”的单调标签,原来他们也经历青春期、也有发育的烦恼、也有信仰的迷失,时代不同,但“他们”和“我们”其实是有着相似的内心成长经历。记者身边不少同学、朋友都在传看这本书,甚至有人看完后兴起了也去采访自己父母的念头。

 

  如今《七十年代》一书依然在各地图书排行榜前列,一些读者担心书中有关一些历史大事件真实而大胆的记录公开出版是否在销售时受到限制,三联出版社有关人士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目前该书销售一切正常,再版发行是很有可能的。面对《七十年代》作者群的片面、他们的回忆是否让另一部分群体失语等质疑,北岛在接受本报专访时也坦然承认这种局限性,并透露正在编辑《七十年代》下一卷,约稿范围有明显的变化:“比如会更注重边远地区和少数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