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60年家春秋:考古父女接…
新中国成立60年文化建设…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京举…
小区露天停车一晚竟收6…
74岁拾荒老人流浪10年后…
“天下第一关”剑门关2…
60年文化记忆:1949,那…
编年纪事共和国的60年
初中学历女子伪造亿元存…
“共和国文学60年”学术…
最新热门    
 
60年家春秋:考古父女接力发掘文物同迎辉煌(2)

时间:2009-8-31 11:09:15  来源:不详
1961年,佟柱臣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开始致力于中国新石器的研究工作。对于个人研究来说,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课题需要将全国的各遗址发掘出土的新石器资料全部收集,同时需要对重要的遗址进行现场考察。当时,由于生活条件、技术设备所限,在野外考察期间,佟柱臣经常步行,翻山越岭,一走就是大半天。“那时考古经费也有限,我的经费大约是一年1000多,作为个人来说,已经非常高了。” 

    佟柱臣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地考察、收集标本资料,一走就是几个月,“家里的事都是我母亲一个人料理,很辛苦。”佟柱臣的女儿佟伟华说,但父亲一回家,就会给几个孩子讲他的考古经历,“他经常对我们说,以后你们考大学,也去学考古。”那时佟伟华的心中,对考古充满了简单的向往,“我觉得考古能去很多地方,比在办公室工作应该有意思得多。” 

    佟伟华开玩笑地说,父亲当年的教育是有目的的,“他是想自己能有个接班人。”佟柱臣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4个孩子考大学时,除了大儿子因不喜欢文科,最终学了数学外,佟伟华和二弟都听从父亲的意见,报考了考古专业。最小的弟弟读历史系,“也是父亲让他报的,后来他对这个不感兴趣,又去学了律,现在是律师。”

    父业女承

    1970年,大学毕业的佟伟华被分配到河北邯郸国棉二厂劳动锻炼,在前纺车间当了一名挡车工。女工经常要上夜班,十分辛苦,“看见线头断了,得赶紧接上。每天那么来回地走,线头似乎永远也接不完。一天8小时工作,相当于走70多里路。”一年半后,佟伟华被调到邯郸一所中学教书,生活相对轻松、安定下来。不久她结了婚,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 

    这期间,佟伟华数次写信给省级考古部门,希望能专业对口,调入文物单位,但一直未能被批准。“有一段时间我特别苦闷,也想着放弃,想就这么过一辈子算了。”她写信把情况告诉父亲。“他给我写来一封信,让我一定不能放弃考古,说我既然学了这个专业,就不能荒废。”在信中,佟柱臣让女儿直接去找河北省文物部门说自己的情况,并托熟人帮忙。 

    此后三四年,每到寒暑假,佟伟华就多了一件事:去河北省文物机构,不厌其烦地找人,说自己的情况。到了1976年,“省里的人说,你也别来了,我们跟邯郸市文物部门打个招呼,你直接去那吧。”于是,佟伟华如愿以偿,进入邯郸文物部门,开始从事考古工作。 

    真正的转机来自1979年。该年4月,中国考古学会成立,这被称为中国考古事业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继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国家恢复了研究生考试制度。佟伟华第一时间报考,并顺利考上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研究生。

    同迎辉煌

    1987年,山西垣曲商城遗址发掘现场。 

    晨,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队的考古人员就开始忙碌。那一天对他们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考古队将首次利用直升机,在空中为垣曲商城遗址拍摄全景影像图。 

    飞机盘旋着在天空飞过一圈又一圈,佟伟华的心情也激动起伏难以平静。“我们等这次拍摄等了两年。”佟伟华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场景仍像是在昨天。当时飞机很难租到,飞机起飞的手续审批、与气象部门的沟通等也非常艰难。 

    佟伟华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国博考古部工作,后担任考古部副主任,从1983年开始,她一直在山西从事垣曲东关、垣曲商城遗址的发掘保护工作。“那会儿我们考古队一年的经费才3万,租飞机拍摄就花了3000多元。”佟伟华说,那会儿考古队很少用到飞机,“但航空拍摄对于了解遗址的全貌、获得一手宏观资料,是有非常大的优势的。” 

    但到1991年,考古队再次航空拍摄时,用上了热气球,比起飞机,热气球飞行的高度更低,能更细致地拍摄到遗址的情况。到2004年,“我们用轻型航空摄影飞机拍摄了城址全貌,又用当时最先进的测绘仪器——全站仪,绘制了极其精确的城址大比例实测图。”当时全站仪极其珍贵,但是现在,“全站仪已经成了每个考古队的必备仪器。” 

    佟伟华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考古工作的重视,考古工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80年代考古队一年经费是3万-5万,90年代增加到10万-15万,2000年以后已经有几十万了。除了技术更新快,各种硬件设备也更加完善,到本世纪初,每个考古队配了汽车,还有了专业照相机、摄像机等。“这些变化我在80年代初时几乎想都不敢想。” 

    女儿忙碌的时候,父亲没有闲着。佟柱臣忙着整理近20年间通过实地调查得到的全国各地新石器的资料,并付诸文字。1995年,220万字的《中国新石器研究》出版了。是年佟柱臣已75岁。 

    考古学界对《中国新石器研究》的评价是,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石器综合研究的第一部专著,明确地指出了中国新石器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家庭付出

    2009年6月,佟柱臣家。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为佟柱臣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荣誉证书。这一年,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21名终生致力于中国文博事业、成绩卓著、德高望重的同志“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荣誉称号,由于部分专家年事已高,国家文物局专门将荣誉证书送到了各位老专家的家中。 

    得知单霁翔局长的来意时,89岁的佟柱臣很激动,他颤巍巍地接过证书说:“国家给我们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不能吃闲饭啊!” 

    女儿佟伟华也有自己的体会,她在山西呆了20多年,每年春秋两季主持野外考古发掘,一年中至少有5个月是在野外考古,每天要在野外工作一整天,有时是天寒地冻,雪花飞舞,有时是风吹日晒,大雨倾盆。 

    “对一个女同志来说,考古是非常辛苦的。”佟伟华说,但这些苦还是次要的,“没法操持家庭、照顾孩子,才是心里最觉得苦的。”她和当年的父亲一样,对家庭感到一种深深的歉疚。她说,父亲对母亲始终心存感激,在多个考古著作的序言中都会提上一笔“感谢我的爱人”。 

    2007年,佟伟华退休了,退休后她被返聘到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部,继续承担垣曲商城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原国博考古部主任信立祥是佟伟华的多年同学兼同事和友人。极其熟悉佟家人的信立祥这样说道:一个考古人,最需要的是个人牺牲,是能耐得住寂寞和艰苦,“这种精神,可以说在佟伟华和佟老先生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