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没有相关社会
最新热门    
 
《一九四九开国大典实录》:盛典背后的细节

时间:2009-9-28 10:49:32  来源:不详
族复兴的起点。而《一九四九开国大典实录》正是一本忠实再现这一民族强音的细节大书。

 

传奇和揭秘从中国河北省一个叫西柏坡的小山村讲起,在一份份越过千山万水来自世界各地的贺电处驻笔,用30多万字的篇幅,把共和国诞生前夜的往事一一从容不迫地道来,或许最能打动读者的是那些曾经熟悉的名字,甚至熟悉的面孔、声音会从我们的脑海里掠过,包括蒋介石在浙江老家最后一瞥时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包括苏共领导人米高扬的秘密访问西柏坡,当然也包括为了新中国的国徽设计忙碌的林徽因梁思成夫妇。

 

如果说历史是由记忆汇聚而成的话,那么本书则是一本实录细节记忆的史书。稍微留意一下书店里、榜单上众多写开国盛典的图书,就不难发现其无一不是在传统的宏大叙事架构里一板一眼的讲起。正因如此,本书这种从看似平常的一点一滴展开的叙事方式才显得弥足珍贵,鲜活有味。

 

1949年,有太多东西值得书写。无数历史烟云在这一年尘埃落定,无数历史人物在这一年风云际会。翻开本书,首先是那年元旦两种场景两份截然不同的新年文告,一份是《中央日报》登载的蒋介石的,一份是新华社刊发的毛泽东豪情万丈的《将革命进行到底》。其时,蒋介石在南京总统府一袭长袍,像一个儒雅的学者;毛泽东则在瑞雪纷飞的西柏坡依旧粗布旧衣,跟那个山村里的农民几乎没什么区别。这种对犹在昨天的民族波澜往事的传神再现,叫人不由得感慨万千,对历史的庄严认同油然而生。

 

有人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但曾几何时,我们身边却开始流行戏说历史的解读方式,好像我们民族的历史真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不值得可歌可泣。阅读本书,相信任何一个读者都会被那种真实的、曾经发生过的翻天覆地的革命往事,和其中我们了解、不了解的人物所打动。比如司徒雷登,他之所以在中国广为人知,是因为毛泽东那篇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而在本书里,对于这位出生在中国说一口流利的杭州话的旧日燕京大学老校长,有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描写,他作为美国大使夹在国共、中美之间大时代进程里个人命运的身不由己,他和众多中国政学两界重要人物的交往和友谊,他对中国这片土地的留恋和最后的黯然离去等,读来既有历史谜团的豁然开朗,又有对个人境遇一咏三叹的意味。当人民军队横扫一切黑暗势力,江山更改时代变换之际,几人欢喜几人愁,几人高瞻远瞩几人不知退路,本书都尽收其中,让读者看到的是那特殊一刻的历史人物的群像。

 

我们站在21世纪回望1949年,当闻一多说的“铁树要开花”“晴天爆一声咱们的中国”成为现实时,我们依旧有太多感触和激动的理由。这也是那段历史至今令人神往的原因。但60年的光阴流转之后,相对于更为年轻的一代而言,历史似乎正在走远、淡去,最终退化为历史教科书里的年代大事表。就像很多时候,开国大典往往被不经意地简化成那幅我们熟悉的同名油画。而本书却再次引领我们走进历史。

 

相对于一件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如何用有限的文字选择什么样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