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余光中:中国人不得诺奖…
余光中:中国人得不得诺…
陆天明:中国文学迫切需…
李济:中国现代考古学之…
人民的节日祖国的荣耀 …
南充:中秋前夕天价月饼…
最新考古发现:中国秦汉…
央视中秋诗会将亮相 余…
《科学》近日发文称:中…
《科学》近日发文称:中…
最新热门    
 
余光中:中国人不得诺奖无所谓 莎士比亚也没得(1)

时间:2009-10-12 20:16:26  来源:不详

 

余光中与夫人

 

余光中昨在宁接受本报专访谈文坛热点——

    
文学诺奖评审团只有一人懂中文

    又一个丹桂飘香的季节,又一次与故土的相遇。昨日,81岁的著名诗人余光中再回故乡南京。这一次,他是应江苏省台联邀请,携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参访团一行10人来宁。13日与16日,他将先后在省政协和南京大学做两场演讲。昨日,在他下榻的议事园,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他。这位乡愁诗人跟记者谈到温家宝总理引用自己的诗时颇为感动。数年前温总理访美,遇到台海问题的提问时,深情吟诗作答:那浅浅的海湾,是最深的乡愁,是最大的国殇。这一引自《乡愁》的诗句,给了余老莫大的荣耀,也令他至今感怀。这位锦心绣口的大才子,谈起刚刚颁出的文学诺奖,不改书生本色,称“中国人得不得诺奖,无所谓,几个瑞典文学院的人决定不了什么”,并大呼“华人世界应有自己的信心”。

    关于诺奖 真的无所谓,莎士比亚也没有得过

    一位乡愁眷眷的诗人,他对中国文化的眷恋可想而知。对于诺奖,其实去年他就曾说过:“不要把诺奖看作世界文学奖,把它当作西方文学奖就比较好一些,因为它主要是给西方语系”。今年的文学诺奖刚刚揭晓,又一次与中国人无缘。采访,于是从这个话题开始。

    记者:今年的文学诺奖颁给赫塔·穆勒,很多人觉得意外,想知道您的看法?

    余光中:我对她不太熟悉。不过,颁给一个诗人也是散文家,这点比较难得。以往得诺奖的以小说家、戏剧家居多。散文家极少,因为西方不大出散文家的。而且这个穆勒年纪也不是太大,好像就50来岁吧,这点也比较难得。诺奖一般都喜欢给年纪大的作家。

    其实我本来也看好加拿大的一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她的小说很有成就。我曾经邀请她到台湾演讲。她回答说她不但没到过台湾,连亚洲都没有去过,可见西方中心论有多厉害。我还是这句话,这个诺奖,欧洲圈子得的人最多,不要把它看成世界文学奖,这是西方文学奖。

    记者:好像您曾经提议过设立与诺奖抗衡的华语奖?

    余光中:这个事情是可以做的。你看,以华文为母语的,世界上有十几亿人之多,不但超过了西班牙语系,也超过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现在内地有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但海外作家得的很少。香港现在设了“曹雪芹小说奖”,莫言这些大陆作家也得奖,吉隆坡有“花踪文学奖”,都还不错。

    其实所谓的“世界性”,那也是西方人坐庄,他们说了算。瑞典文学院的那几个评审,只有一个人懂中文,而英语是个个都懂,至于德语、法语也是懂的人多。有所偏颇在所难免。诺奖颁了一个世纪了,瑞典的政治稳定,一直是皇室在做这个事情,也已经成了一块金字招牌,不可能改变他们的传统。

    莎士比亚也没有得过,所以中国人得不得,真的无所谓。信心应该自己培养,华人世界应有自己的信心。其实西方的那些作品,翻译成中文,差得远了。现在是中国人的作品在翻译成英文跟人家比。莎士比亚的作品翻成中文,就没有汤显祖、孔尚任好。我们的民族要有自信一点,几个瑞典人的口味,决定不了什么。

    关于诗歌 流行歌词就是诗,别跟周杰伦“较真”

    诺奖颁给了一位诗人,内地诗歌界就有些欢欣鼓舞。有意思的是,大众普遍觉得诗歌比较边缘,诗人们自己倒是觉得一派繁荣。对此,“资深诗人”余光中无疑是有发言权的。

    记者:这次诺奖颁给一位诗人,国内的不少诗人很受鼓舞。因为在大众眼里,诗歌还是比较边缘的。

    余光中:这个问题诗人要问问自己,如果边缘,是不是写了之后让人看不懂,或者懂得不够,并不能完全怪读者的冷漠。(这时,余夫人范我存插话道:读者自己也要问自己,是不是不够用心去读,两边都有责任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