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东方红》诞生幕后:周…
韩医名著《东医宝鉴》申…
最新热门    
 
《东瀛悲歌——和歌中的菊与刀》:和歌中的真实历史

时间:2009-12-5 11:21:38  来源:不详

 

 

 

《东瀛悲歌——和歌中的菊与刀》,早早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28.00元

 

  日本的和歌,是日本韵文最古老的形式之一。毫无例外,跟许多中国的古典诗词一样,都隐藏着一段真实的历史。这些历史如同被抽了真空一般,被浓缩在短短的句式和整齐的音节里,经人每一次吟诵和重解,便有每一次的扩张、弥散,过去的时光、空间、人物、事件,就像时下人热爱玩“穿越”一般,如置其境。要是仅仅停留在“穿越”层次,那其实只是简单的一种“再现历史”的能力。更有一种,将和歌当作一节节历史的拷贝,将其浸泡于由个人体悟、古今观照等特殊成分“炮制”出的一种显影液里,历史就如水墨画一般,渐次呈现,泼墨、洇透、写意、布局、远近……是一种“再造历史”的能力。早早的《东瀛悲歌》就属于后一种。历史存在于每一次书写当中,每一次诠释都是每一种历史的新解。

 

  在《东瀛悲歌》里,早早以其女性特有的温婉笔触、细腻感情以及对人性精微的体察,诠释了日本和歌里的那些人与事、争与战、风与月……菊花与刀往往是日本民族性的象征,爱美又黩武,讲礼又好斗,阴与阳、隐忍与霸道等等,这些特性呈现在和歌里,往往相互纠葛又相互遏制,因此,表现出来的感情往往浓烈、炽灼。作者早早认为和歌里的历史“少了几分学理的追究,多了几分感性的关怀。”这个解释,可以当做本书的一个导读。

 

  作为一本感性的历史书,它必具备一些感性的特质,诸如可感可触、有呼吸、有体温、有情感、有血肉……《东瀛悲歌》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在每一首和歌里的历史显影之前,我们先能感受到作者早早的声声叹息,句句感言,真真切切,唏嘘古今。她的在场,使得历史有了今日之气息,读者得以亲睹一段历史演绎开来的全过程。仔细想想,她的这种在场,实在不容易把握,过了则有指手划脚之讨嫌,不及则有可有可无之多余,然而她却能站在一个恰当的地方,时而隐藏时而出现,妥帖自然。能做到这样,无他,只因为作者早已融入于人物彼时的感情氛围当中,与歌者的声音合而为一,偶尔来一段个人独白权当和声。

 

  由于作者早早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在南京大学熏染了7年的中国文学,又在复旦大学继续攻读了文学博士。所以,《东瀛悲歌》一书又具备了同类书所难有的将日本和歌与中国古典诗词进行比照的特点。如《绵绵春雨樱花褪容颜不再忧思中》一节,一开始就我国宋朝女词人李清照与日本平安时代的六歌仙之一的才女小野小町进行比较,一下子,读者就拉近了对后者形象的感知。又如《梅花东风吹,千里送芳菲。主人虽不在,莫忘春已归。》一节,一开始就以中国人所熟知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带出这首和歌里那段相类似的历史,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种比照的手法,在书中比比皆是,因而使人读来始终不感到“隔”。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