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湖北电信的寺庙生意经:…
陕西2009考古发掘各个时…
2300岁国宝重获新生 “…
2300岁国宝重获新生 “…
小伙示爱遭拒绝跳下30米…
成都某区09年9月9日闪婚…
民俗学家称 虎的传说可…
韩笑:1900年的北京
出纳会计隐匿账本“内幕…
200辆新公交车因缺少司…
最新热门    
 
2300岁国宝重获新生 “清华简”编排是难题(1)

时间:2010-1-28 12:31:55  来源:不详
乐乐旨酒,宴以二公, 
  任仁兄弟,庶民和同。
  方壮方武,穆穆克邦,
  嘉爵速饮,后爵乃从。 
  这段周武王致毕公的乐诗,就是“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下称“清华简”)的内容之一。秦代以后,乐经已经全部亡佚,这篇竹简兼具的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显而易见。
  类似的重大发现在“清华简”的整理研究过程中比比皆是。从2008年7月“清华简”入藏,到上周宣布将于年底出版第一册共9个篇目的研究报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专家学者们克服了包括抢救性保护、不脱水状态下的拍照、近2500枚竹简编排通读在内的三大难关。近日,记者走访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近距离接触这一国宝,听中心副教授刘国忠讲述研究道路。
  在极湿环境中保存至今
  上周五,一些专家和记者来到清华大学,参观“清华简”实物。
  手举放大镜,透过玻璃罩,记者细细观察这些2300多年前的“书籍”——竹简按号码依次浸泡在高纯度实验用蒸馏水中,呈咖啡色,宽约1厘米,长短各异,上面炭黑色的古文字清晰可辨,每根竹简都以玻璃条覆盖在有字的一面,顶端是一个银色的号码牌,最后以细线螺旋式缠绕。
  “清华简”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因为它身处极端潮湿的环境中。古代,荆楚之地地下水位高,竹简被放入地下墓葬后,地下水不断渗入,挤掉了空气,墓穴内活跃的微生物耗光了剩余的氧气后死亡,再加上当时的墓葬使用密封性很好的泥土,多层夯实,隔绝外界空气,墓穴就成了一个类似真空的大罐头。
  在水中浸泡了2300多年的竹简被送到清华大学时,情况十分糟糕:有的脏东西结成了坚硬的外壳,把竹简包裹起来;有的竹简完全粘在了一起。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刘国忠说:“这些竹简的含水率高达400%,可以说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水,每枚竹简就像一根柔软的面条一样,根本拿不起来,一拿就断。”
  每天换水将脏物清除掉
  历时3个月的抢救性保护工作迅速展开。
  专家们用最细最软的毛笔,耐心细致地清理附在竹简表面的脏物,“一不小心,竹简上的墨书文字就毁了”。
  为了延缓竹简的衰退过程,专家们还要尽量模仿竹简原本饱水的“家”的环境,为它们建一个“新家”。
  目前存放竹简的库房环境是恒温恒湿的——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下,相对湿度50%;竹简保存在不锈钢盘内,每个盘子里浸泡约30枚。
  竹简本身因年代久远已经产生了菌害、霉变,在流散过程中又遭到化学品等各种污染。最初的几周,每天都要换一次水,清除竹简内的脏物。这也是一个耐心细致的工程,换水时一般采用类似医用输液管的橡胶软管,先将脏水吸出来,再输入干净的水,速度要非常缓慢,尽量不对盘里的竹简产生冲击。每天,专家们都要仔细观察竹简的状态、水的质量,随时采取相应措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