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外国友人“天堂”过年 …
岭南写真:千年“肇庆裹…
虎年春节将与西方情人节…
春节礼品榜:现金最实惠…
河南一水果市场春节前各…
今年春节与情人节同一天…
释迦牟尼真身舍利春节将…
无奈选择蜗居城市 二代…
舒乙谈春节文化:找回那…
农历春节恰逢西方情人节…
最新热门    
 
春节PK情人节:我们究竟该情归何处?

时间:2010-2-9 10:10:11  来源:不详
今年的春节是2月14日,正好是西方的情人节。 
  一个是民族传统佳节,一个是舶来品洋节,两“节”狭路相逢,怎么过这个“年”,便有了点PK的味道。于是,“你是选择和家人团聚,还是选择和情人享受独处”成了大家十分关注的话题。在各大网站的论坛上,网友更是出现了集体焦虑,究竟该情归何处,实难选择。
  焦虑归焦虑,倘若这一天真的来临,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做出选择。现成的例子有一个:2007年情人节恰逢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当年没有大年三十),大部分年轻人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惦记着过情人节,而是选择了早早回家过年。商家反馈的信息也表明,在巨大的春节消费市场吸引下,众商家无暇顾及“洋玫瑰”的诱惑。
  但是,是否因此就可以断定,在春 节与情人节的PK中,春节“胜”呢?笔者以为,还是不要太武断为好。 
  近年来,关于如何保护传统节日的话题不绝于耳,如果不是传统节日式微的话,又何来“保护”之谈呢?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虽然春运潮一年比一年猛,各地春联一年年在贴、灯笼一年年在挂、鞭炮和礼花一年比一年热烈,可“年味”越来越淡却是很多国人的共同感受。
  为什么“年味”会越来越淡呢?著名的民俗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立璠教授说,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大家觉得过年没意思,肯定不是因为在物质方面有什么欠缺,而恰恰是因为精神上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春节是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它包含了天文历法、民间信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种种文化现象。现在,春节失去了许多它原有的文化内涵,所以大家就感到年味淡了,心理上有一种不满足感。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生生不息,不曾因为历史的风风雨雨而断代,在于我们民族心理最深层的一种东西,即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如果需要保护和捍卫的话,那么其假想敌不是情人节、圣诞节这样的舶来节日,而是全球化时代所有那些令传统价值遭受致命打击的东西。春节,不仅仅是一个时光流转的标记,更是一种沉积了数千年的精神气质,在鞭炮声中,在年夜饭中,乃至在人潮拥挤的回乡潮中得到体现。
  “浓浓的年味,其实是被我们自己的无知所消解的。”著名作家冯骥才曾扼腕叹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如果我们还不清醒、不自觉、不有力地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载体,我们传 统的、本土的、主体的精神情感,将无所依傍,渐渐淡化,经裂纬断,落入空茫。”虽然世界经济日趋全球化,但在这个时刻,我们更需要凸显自己的文化身份,否则将会失去自信心和光荣感的根由。
  春节PK情人节,我们究竟该情归何处?好莱坞经典爱情片《当哈利遇上莎莉》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个回答。影片中,比利·克里斯与梅格·瑞恩扮演的男女主角,初次见面,就因为各自不同的爱情观而争吵不休。在此后的12年里,机缘巧合的两人经常相聚,并分享着彼此的成长和恋爱经验,互相了解对方的习惯与性格,相知相交,最终萌发出爱情的种子……我想,要让年轻一代自觉自愿喜欢上传统节日,就不能把弘扬传统简化为一种道义责任,而是需要兼容并蓄,适当吸取洋节的精华,创新节日文化,丰富传统节日内涵。只有让青 年人从创新中感受到春节文化和其中蕴含的情感内核,才可能使他们成为传统文化基因的接班人,才可能让传统节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扬光大。
  袁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