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建安:蔡元培最后的话
吴学安:不能把民族文化…
西安:今年将免费培训3…
专访王作安:倡导和谐理…
西安:春节想卖烟花爆竹…
张建安:成吉思汗三道著…
蒋介石惟一一次到延安:…
西安:65个部门行业接…
长安:中秋节的破晓地
周斌 李荣安:“书法教…
最新热门    
 
闭中安:虎年诵虎诗

时间:2010-2-11 12:02:51  来源:不详

为了弘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激活民族精华元素,近年来诵读经典诗文成为新的时尚。虎年既至,细胞活跃,筛出不少“虎”的诗词,旨在奇文共欣赏。

 

描述属性。中唐张籍《相和歌辞?猛虎行》如此描写老虎的行踪、威武与习性:“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唐末五代诗人韦庄的《虎迹》反映了人们对老虎的恐惧:“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艺术点缀。诗仙李白是点缀老虎的高手。在他的《古风五十九首》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们找到了不少关于老虎的点睛之辞:“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虮虱生虎口,心魂逐旌旃”、“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等等,既有赞誉之句,更有憎恶之怨。拟人有之,形容有之,比喻亦有之。

 

童趣童谣。“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两只老虎》,我们小时候就喜欢唱;现在,又满心欢喜地教孩子唱。童谣里面的老虎怪怪的,要么没有耳朵,要么没有尾巴,一点都不可爱,那它们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让我们代代传唱呢?德国心理学家认为,这首童谣来自于精神分析的发源地——德国,并与幼儿的心理发展息息相关。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3至6岁是“恐怖敏感期”,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会对“鬼怪、猛兽”产生莫名的恐惧。中国《狼外婆的故事》就是恐吓儿孙的“杰作”。然而,当孩子们开始哼唱《两只老虎》的时候,在他们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境:两只残疾的老虎,一副落荒而逃的狼狈相,老虎的威力就大打折扣了。这种形象上的艺术描述,让孩子们感觉身为猛兽的“老虎”不再那么令人恐惧了。心理学家认为,只要能够将内心的负性情绪用象征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情绪就有得以处理和改善的机会。因此,《两只老虎》为孩子们带来的其实是从心理上战胜恐惧的能量。

 

寄托意象。英国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写了一首关于《老虎》的自由诗,首尾呼应的四句是:“老虎,老虎,你炽热地发光,照得夜晚的森林灿烂辉煌;是什么样不朽的手或眼睛,能把你一身惊人的匀称造成?”诗歌以亲切的呼告语开头,又以亲切的呼告语作结,尤其以流畅的赞美之辞行文,特别以他常爱用的“森林”、“铁匠”为具体意象,集合成为“英国革命力量”的总意象——“老虎”。这是一只完全出于想像的老虎。布莱克在他这首诗的主体里倾情歌颂了创造老虎的惊心动魄的劳动过程。全诗落笔,一行行都如雷霆万钧,到最后一节再回过头来赞叹老虎这个雄伟的形象。查询历史背景,当时正是法国革命爆发的时候,它激动和鼓舞了英国人民。有人评论说,虽然《老虎》并不是一首“政治寓言诗”,它总是一首“伟大的革命抒情诗”。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