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诗风词韵读元宵(1)
最新热门    
 
诗风词韵读元宵(2)

时间:2010-2-24 12:57:27  来源:不详
充满诗情画意的元宵节,不仅全方位地表现了整个民族无论城市与乡村、南方与北方、宫廷与民间、社会与家庭无以伦比的浪漫情感,而且她更紧密地与爱情连在一起。从月圆人圆来说,可谓是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和“姻缘会”。在封建社会中,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给未婚男女表达爱意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

    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节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首词语言回环错综,颇具民歌之风,上半阙写未婚男女借此机会与情人相会,花灯、游人、明月、柳梢,物象唯美,何其浪漫?下半阙则对旧日情人的忧怨缠绵之情跃然纸上。最著名的恐怕就是辛弃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了,词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令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丽人,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人而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人竟有如此本领,把元宵节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变成了笔痕墨影,把元宵节浪漫的爱情境界描绘到了极致……一个元宵节上演了很多浪漫的故事,成就了无数良缘美眷,因此,元宵节俨然就是中国的情人节。

    如果我们还能从历史的上空倾听古老大地的回声,那么漫漫几千年,文人墨客通过元宵诗词所表达的对理想和人生的企盼,就像一曲回旋往复的乐曲,在绵绵不绝地抒写着一个民族心灵深处的感受。南宋吴文英《玉楼春·京市舞女》中云:“茸茸狸帽遮梅额,金蝉罗翦胡衫窄。乘肩争看小腰身,倦态强随闲鼓笛。问称家住城东陌,欲买千金应不惜。归来困顿殢春眠,犹梦婆娑斜趁拍。”一方面固然是在写元夕观赏歌舞时赞美小舞女姿色艺技的高超,另一方面也未尝不包含着词人对她们任人摆布的生活遭遇的怜惜。同样是在元宵之夜,对羁滞异乡的北宋词人毛滂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时他正客居都城汴京,困顿潦倒,然而生活中的蹉跎似乎不足以泯灭他那开朗的个性,正如他在《临江仙·都城元夕》中所写“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何等潇洒的笔触,可骨子里却又隐含多少道不尽的忧愁。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词,通过今昔两种元宵灯节的不同,描写历史的巨变和人事的沧桑,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流露出怀念故国的感情。因此,在元宵节,朋友们香车宝马来相召,她却谢绝,“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博大精深而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氛围,几千年来孕育出了众多的仁人志士,因而凝聚了光照千古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永恒不朽的爱国主义传统。刘辰翁是南宋末年爱国词人,其《忆秦娥》词道:“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呈现的悲剧性美感既有一种震慑人心的激情,又有一种发人深省的无奈。因而这首词借元宵节怀念故国的描写便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并具有一种感人的艺术魅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