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长沙南湖片区大量清代窑…
长沙一低收入者“被买”…
成都长沙烟台启动“关爱…
长沙天心阁发现古老城墙…
长沙至广州高铁又现故障…
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
长沙警方抓获系列入室抢…
长沙警方公布“12
长沙12.04枪击案凶手可…
长沙旧时书香:马王堆老…
最新热门    
 
长沙南湖片区大量清代窑砖 将用于未来扩建(2)

时间:2010-3-2 10:45:16  来源:不详
 窑砖将用于未来天心阁扩建
    
    “清代窑砖烧制技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现在想仿造也难得烧出来。”天心阁管理处副主任王凯民说,目前一般的窑砖烧出来后都比较粗糙,用钢刀切开更是“断垣残壁”,而清代窑砖并非选用一种泥土,应该是多种泥土混合物,切开后的断面细腻而整齐。
    
    那么,这些曾经散落了半个多世纪的窑砖收集后将怎样处理呢?“烧得好的窑砖耐久性比水泥还好,甚至几百年上千年都没有问题。”王凯民说,根据天心阁景区扩建规划,现有的天心阁将来要扩大两倍,扩建时需要大量的古窑砖。此次发现的窑砖大约500余块,拆除后将放在室内保存,供未来天心阁扩建或城墙修缮时用。长沙旧城区如发现明清时期古窑砖,天心阁还将统一收集保存。
    
    天心阁文物科副科长沙伟介绍,工人们正在清理已经拆除的砖头和渣土,镶嵌着清代窑砖的两堵墙还完好无缺。目前天心阁管理处已安排专人看管镶嵌在古城墙内的清代窑砖,明后两天将组织专人从上往下一块一块拆除。
    
    相关链接
    
    窑砖上刻名字防“豆腐渣”

    
    为什么这些窑砖上刻有大量的名字呢?冯建平说,这些都是作为城墙砖的官窑印,相当于官窑和责任制。谁建的谁负责,验收时一眼就可以看出窑砖是哪些人制作的,质量如何。
    
    此前,长沙市天心阁管理处文物科副科长沙伟也解释称,砖上刻字,“一说为商标,二说为责任制”。沙伟说,古代砌房砖头都是裸露在外,砖头上刻的字就像现在的商标。
    古代建公用设施,砖头都需要定制,说明出处,刻有“咸丰二年官民捐修”字样的青砖主要记录当时城墙修建时的年号和出处;青砖上刻的人名可能是烧制青砖的责任人;明清砌房用砖都出自官窑,有地方官府、官窑印、官名字样。此外,还有少部分刻有“东下”、“东中”等字样的青砖,主要表明建筑的方位。
    
    在天心阁古城墙上,有不少刻着不同字样的砖,有的注明是官民共建,有的写着某盐局等多个部门合建,有的则是某某草民捐献……主要分为3个部分。一部分刻有修建年月,一部分刻有人名,还有一部分刻有官名官窑名。

 

 

1月7日,天心阁内,发现一块明洪武七年青砖,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资料图/陈勇

 

    长沙最古老城墙砖636岁
    
    2010年1月7日,天心阁古城墙上发现了一块明朝洪武年间的窑砖,经过岁月的风吹雨打,砖上布满了青苔,依稀可见“长沙府礼陵县提调官典史陈福”字样,落款为“洪武七年八月”。距今已有636年。根据青砖上的字样,青砖出窑时间在明洪武年间,“长沙府礼陵县提调官典史陈福”则说明砖窑的出处。
    
    这块青色窑砖镶嵌在古城楼炮台附近,大小和其它青砖差不多,但一直以来因为普普通通而并不引起游人注意。据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专业委员会理事冯建平考证,这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一块窑砖,目前在天心阁250余米古城墙上仅发现这一块。
    
    据介绍,天心阁古城墙上最年轻的砖是2006年城墙复古改造工程中新修补的4万新砖(其中不少铺进了地面),而数量最多的则为咸清朝咸丰年间留下来的窑砖。
    
    长沙古城墙演变史
    
    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专业委员会理事冯建平考证,长沙土城墙2200年前就已存在。
    
    隋唐时期,长沙古城墙的西城墙在湘江边,东城墙在浏城桥至天心阁一带,南城墙在今南门口一带,北城墙在今潮宗街与营盘路一带。据史料记载,天心阁下如今保留长沙古城墙,始筑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不过当时的城墙还未到天心阁处,以后各代陆续扩建,到宋代已基本确定为今址。范围为南起城南路,北止湘春路,东枕龙伏山,西邻湘江。整个城市负山面江,直到民国初年拆除城墙时为止,虽累经兴废,但范围却并无改变。
    
    明代以前,长沙的城墙均为土筑(城门为砖石结构),到明初已年久失修,毁坏不堪。到明朝洪武五年间(1372年),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垣修缮工作,长沙守御指挥邱广,以砖石对土城墙进行全面改造。
    
    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城以后,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对古城墙进行过多次修缮,使古城墙成半环拱式内双城格局。不过进入光绪时期,城墙逐渐开始破败。
    
    上世纪20年代,长沙的部分古城墙不仅已失去了其军事战略价值,还对扩大城市、繁荣商贸产生了障碍。清末至民初,当时政府就多次决议要拆除城墙,1924年开始实施这一工程。
    
    当时政府提议将天心阁古城墙一并拆除,时任市政筹备处负责人曹典球先生挺身而出,力陈利弊,并慷慨声言,要“睡在城墙上,与城墙共存亡”,得到了当时众多有识之士的拥护。经过再三呈请,政府才最后决议保留天心阁下城墙。留存下来的天心阁这段古城墙,其长度为251米,为古长沙城墙全长的三十五分之一,其高度为13.4米,顶面宽度为6.1米,为长沙古城的唯一遗存实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