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大学生不甘女友与其分手…
局长日记所涉官员与其划…
幼儿园园长命令老师孤立…
“南京史”:与短命王朝…
80后小伙花千元租女友过…
评:与其申遗,不如给春…
美国女记者裸身暗访男妓…
小伙为见网友辞职 坐车…
网评:曹操墓真伪 公众…
村官被爆贪腐有30亿资产…
最新热门    
 
评:与其申遗,不如给春节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时间:2010-3-10 9:52:41  来源:不详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春节应放申遗首位》的文章中,建议将“春节”申遗。“这样可以提高人们对春节文化保护的全民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同时,可加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和民族人文形象。”(2月11日《人民日报》) 
  “春节”申遗,显然是因为传统“年味”的渐淡乃至变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节日里的改善吃喝于当下已并不重要甚至并不必要,况且因为交通的方便快捷,饮食上的地域特色日渐式微。而如果仅仅是与亲人团聚,当然不必一定要在春节。因此,现在的春节,于当下的年青人,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以至早已有人甚至耸人听闻地提出要“保卫春节”。 
  实际上,风俗总是随着岁月的变迁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即使于年长的一辈,要完全恪守传统,比如从年前的掸尘扫房子到吃过年夜饭后的熬年守岁,穿着唐装、提着灯笼地原汁原味地“老法”过年,已无可能。毕竟现在已是多元社会,各种文化交融,尤其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必然更多地选择其他的方式辞旧迎新,即使为“春节”申遗,也不可能保留和延续一个不变的风俗。 
  因此,当然应该在春节大力举办传统的民俗活动,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实际上,春节也正是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好契机,既可丰富节日文化生活,营造节日氛围,也有利于激发、调动民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但是,“年味”要延续其生命力,归根到底,必须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毕竟,春节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靠年轻人去传承和延续,而现在年轻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上升,宣泄情绪、释放压力、张扬个性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当许多传统的“年味”难以与时俱进渐趋淘汰的时候,让春节重新具有强大诱惑力,除了亲情、团圆这一春节永恒的主题,过年方式也应该推陈出新,增添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形式和内容。 
  因此,春节本身也要进行改革。附着于亲情、团圆的文化内涵,应该体现出地域和时代的色彩。否则,如果都是睡睡懒觉、打打麻将、看看电视,春节和双休天并没有两样。而如果春节被“淡化”,即使申遗,也没什么意义。
  浙江省湖州市 钱夙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