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八旬老太想回农村老家 …
安居工程引领西藏农牧民…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居…
农村夫妇无钱为儿治病盼…
繁荣农村文化缺的绝不仅…
上海举行“增爱之夜”慈…
乡村教师代课28年将辞退…
“阳光女孩”基金在京启…
任志强质问:买不起房为…
贵州山村教师感动媒体 …
最新热门    
 
为农村教育规划方向要多走走山路

时间:2010-3-19 19:07:55  来源:不详
农村教育依然是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即使是在国家表示要用“更大决心”和“更多财力”来发展农村教育之后,在湖南邵阳,我们看到,穷县办教育的路仍然走得艰辛。     

  我们应该承认,自从2003年国务院以红头文件的形式确立了农村教育是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后,农村教育的面貌大有改观。学校越来越漂亮了,设施越来越齐全了,教师学历越来越高了。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村教育的困境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城乡教育差距还在继续拉大,农村学校仍然“很差钱”;新“读书无用论”蔓延,初中辍学现象严重,农村考入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的考生比例持续下降;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不当带来一系列新问题,甚至伤了农村教育的元气;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可能成为国家未来的隐忧。     

  长期关注农村教育的人都清楚,要让农村教育走出困境,除了加大投入“不差钱”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为农村教育找到正确的方向,为农家子弟多提供几条出路。2003年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曾经提出了“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坚持为‘三农’服务”等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但事实上,农村教育改革的步伐非常缓慢,农村教育还是行走在单一应试的道路上。     

  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确不是易事,它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因为它和“三农”问题交织在一起,脱离“三农”孤立地说发展农村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关心农村教育的人,为农村教育寻找出路的人,给农村教育制定政策的人,并不真正了解现在的农村,也不知道农民的需求、农村社会的需求。在农村教育问题上拥有话语权的人,无论学者还是政府官员,其实都是城里人。虽然很多人也是农家子弟,自认为很了解农村,但自从考上大学那天起,他们看农村的视角已经是城里人的视角了,他们谈论的农村其实是记忆中的农村。可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情况早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然,学者和官员也时常去农村调研,可短期调研始终还是不能真正深入变化中的乡土中国,而专家学者们又哪有时间和精力能像当年的陶行知先生那样长期扎根农村?    
    更何况,我们现在不少有关农村教育的政策,根本就没有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是不是我们主管教育的领导也能每天早上4点起来,走走那15公里的山路,你就会想出比这个更完美的政策。”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批评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这句话,虽然简单,却一语中的。     

  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民需求,这可能是很多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无法得到贯彻执行,或是效果南辕北辙的根本原因。而且,中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西部农村和东部农村完全不同,各地农民对教育的需求也大相径庭,但我们的农村教育政策基本都是“一刀切”。     

  这次《规划纲要》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要落实这些要求,教育部门必然还要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我们希望,无论是为政策出台建言献策的专家学者们,还是最终做出决策的专家和官员,都能“多走走山路”。    

      
    作者:李丽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