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叶兆言、苏童:张爱玲的…
最新热门    
 
叶兆言追忆王泗原:终生不改布衣本色

时间:2010-4-19 12:43:41  来源:不详

王泗原先生见过很多面,衣着朴素,看上去很干瘦,愁容满面,虽是长者,却不多见言笑。享誉学界,后来也有人以国学大师头衔相赠,与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相比,这位王泗原还算不上大名鼎鼎。他是祖父的老部下,也是祖父最信任的人,有人甚至把他戏称为叶圣陶的左膀右臂,年龄要比我伯父还大,应该是比吕叔湘先生略小,如果活着,差不多也有100岁了。

 

  王泗原送父亲的书,居然称“至诚兄”,这让人觉得很搞笑,父亲也觉得太过客气,毕竟他要比父亲年长许多岁,而且学问太高太深,而且他是那样的严肃,因为严肃和不苟言笑,要比实际年龄看上去老很多。说老实话,直到现在我都弄不明白王泗原出生于哪一年,上网去搜索,没想到宣传条目不少,溢美文章也有好多篇,出生年月还真一时找不到。

 

  上世纪80年代,祖父病重住院,院方规定每周只有3个下午可以探视,王泗原关心祖父的病情,又不愿违背医院规定,便改成每天去家里咨询,向轮流陪同祖父的家属打听情况。照例是问昨晚睡得如何,体温可好,胃口是否开了,然后说一声这很好,也不喝一口茶,就心满意足地走了。大家都觉得这老头十分古怪,天天都如此,其实打一个电话就行,可是谁也不敢这么提醒,有些话一说就俗了。说给祖父听,祖父也很感慨,只能用“真是个古人”来评价。

 

  我考上大学,祖父很认真地说,我们老开明的人,是看不上什么大学生的。这话伯父说过,父亲也说过,让我觉得很奇怪,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明白什么意思。祖父不是大学生,伯父和父亲也不是,狭隘地想,因为他们不是,所以难免有吃不着葡萄的心理。后来明白不是这样,对于老一代人来说,不上大学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譬如祖父就是因为要养家糊口,没钱上大学,伯父因为高考时患猩红热耽误,父亲上了大专没几天就去革命。按照我的傻想法,大学之门进总比不进好,有无学问,与上大学并没有太大关系,只是世上有文凭的人多,大学生研究生如过江之鲫,真有学问的人太少,以学历和文凭取人,看走眼是经常。

 

  其实执著于文科的人,完全可以在家自学。王泗原倒是考上过大学,因为家贫,很快退学,他的学问功力,一方面得自家传,一方面全靠自习。说到学问好,祖父经常称赞与自己相熟悉的两位,一个是吕叔湘,一位就是王泗原。坦白地说,我最后没有走上做学问的道路,既与喜欢写小说有关,也与那些有学问的人太有学问有关,活生生地是被吓住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像他们那样去做学问,这两位实在是太认真太厉害,认真得让人没办法效仿,厉害得可望而不可即。学问是人做的,然而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

 

  王泗原出身名门,世代书香,祖父王邦玺是进士,写一手很好的字,与湘人名流王先谦同科,曾任国子监司业及光绪皇帝的南书房行走。也绕不明白这“司业”和“行走”究竟是多大的一个官,反正是在皇帝身边,侍候着天下第一号人物,有很多可以说的掌故。王泗原偶尔也会透露一些,譬如关于老佛爷慈禧,与外面传的就不太一样,听上去更像一位邻居老太太,我父亲生前常说,王泗原要是把自己知道的这些事都写出来,会非常有意思,可惜他并太不喜欢与人家卖弄这些破烂。家道中落是乱世的必然,王泗原的祖父得罪了李鸿章,然后就是被贬,告老还乡。老人家讲经学,在王泗原出生时已过世,因此对王的影响并不太大,影响大的是父亲王仁照,他当过师范学堂的监督,这职务在晚清相当于校长,讲究文字声韵训诂,教子甚严,教导儿子的首要认识,就是“做学问是一种责任”。

 

  王泗原做过小学和中学老师,做过很长时间编辑,这两项工作都很普通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