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国学热潮下的冷思考:读…
书博会:时尚杂志受年轻…
梵蒂冈博物馆展览在弥撒…
国民阅读调查:金庸位居…
中国宗教学者的历史使命…
徐雪辉:论元杂剧作者的…
“后春晚的马后炮”:虎…
“后春晚的马后炮”:虎…
露德圣母瞻礼:人性的尺…
教宗本笃十六世纪念了第…
最新热门    
 
读者的马屁功夫从何而来?

时间:2010-5-18 11:36:28  来源:不详
前天,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读书会活动,主办方邀请了两位国内知名的杂文作家前来与读者见面交流。轮到提问环节时,有读者直夸两位作家的文章写的真好,若鲁迅活到今天,也会非常佩服的。这令我不禁想起去年的一次读书会活动,也是在同一地点,请的是一名省内知名小说作家,也有读者称该作家简直是天才小说家,以前诗歌也写得很好。该作家只是一笑,纠正道:“我从来没写过诗歌。”这或许可以成为读书会上的冷幽默。 
  在职场,下属对上司拍点马屁、讨好领导,可能为了职位升迁、便于工作;在商界,双方奉承几句、美言一番,可能为了合作成功、多赚钞票;在生活圈,朋友之间吹捧一下,可能为了人情世故、寻求帮忙。可是在这种读书会活动上,即使你对面前的作家极尽赞美之辞、把人家捧上天,你也捞不到半点好处,相反,可能会令人产生厌恶感。读者不是主办方请来为了烘托气氛的托儿,但这种无利讨好的现象却屡屡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一些读者将在生活中拍马的习惯顺便带了过来,成了一种下意识。由此可见,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拍马屁有着何等的传统和民间基础,甚至成了某些人生存的潜规则和人生的必修课。 
  我觉得读书会是作家与读者心与心平等的交流,即使对作品及作家非常喜爱,赞美也应适可而止,更应敢于指出不足、探讨问题。应多些挑刺质疑,少些尽说好话;多些针锋相对,少些应声附和。这才是对作家及其作品的最好的尊重。只有勇于发出读者自己最真实的声音,让作家倾听,才能激励作家写出更多让读者喜爱欣赏的作品来。从长远看,这才能营造市场作家读者乐见的多赢局面。 
      作者:姚孝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