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辽宁发布高速公路大雪三…
美国驴友因过失迷路大批…
最新热门    
 
路大荒与聊斋

时间:2010-6-20 11:03:58  来源:不详

 

 

大明湖畔路大荒故居。

 

路大荒(左一)在蒲松龄墓

今年的6月6日,是蒲松龄研究专家路大荒先生逝世38周年的忌辰。先生在上世纪中前期与王献唐、栾调甫等共同高举朴素求真的“齐鲁学派”大旗,就学术成就与私人交往而言,可并称为“山左三杰”。

路大荒(1895~1972),山东淄川人。原名鸿藻,字笠生、笠僧、丽生,曾用名路爱范,号大荒,别号大荒山人、大荒堂主人、留仙同里人等。先后担任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和山东省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专职委员等职务。他一生精于书画、金石、版本目录之学,同时坎坷矢志,访书辑书,号称中国“蒲学”研究第一人。

聊斋故里有余音

路大荒先生出生于蒲松龄故里附近菜园村的一个殷实人家。虽然蒲松龄已经逝世了200多年,但是这一时期的淄川,依然有许多关于蒲氏的异闻趣事和传说在民间口口相传。先生的叔叔路宗辙就特别爱给孩子们讲《聊斋》的故事,所以路大荒从小就耳濡目染,对《聊斋》中的“仙狐鬼怪”产生了极大兴趣。

先生7岁入邻家私塾,拜在蒲松龄后裔蒲国政门下,后又转投名儒王东生。无论是先生的启蒙老师蒲国政还是王东生,都对蒲松龄存有极深的敬仰之心,蒲国政多讲《聊斋》渊源,而王东生则藏有许多蒲松龄的手稿。少年路大荒浸润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不自觉间就奠定了他一生的追求方向。

私塾毕业后,路大荒就读于淄川高等小学堂,毕业后1912年即加入同盟会。次年任县公署司书生,后在城内北关小学任教,成为淄川兴办新式学堂的开路先锋。1916年5月,在周村参加反袁护国军,积极投身民主革命。24岁时考入周村的私立政法专科学校成为一名警察,随后出任县保卫团团长。1929年秋,转任淄川县立体育场场长,后改任县民众教育馆体育部主任。

这一时期,先生得以利用职务之便,积极搜求蒲松龄遗书。先后得到淄川天山阁主人王敬铸辑佚的《聊斋遗文》、《聊斋套色画册》和《般阳诗萃》等珍本书籍。继而又搜集到同治乙巳抄本的《聊斋志异》原本和《四六文集》。这其中,以蒲松龄手抄的《祭文》最为珍贵,先生见到此书,不由得欣喜若狂,立即将所有积蓄取出购买。后来他在文章中回忆道:“然在文号会角声之中,资斧告罄之时,尚恋之一书,人间尚有我之痴耶乎?然能聊慰自痴,何顾后人之讪笑也!”

先生在搜求蒲松龄遗书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开始了蒲学的研究。1932年,先生撰写了《蒲柳泉先生年谱》。 又先后在《国闻日报》、《华北日报》、《大公报》上接连发表《蒲柳泉先生年谱考证》、《蒲松龄先生遗著补考》、《蒲柳泉先生故乡访书日记》等重要蒲学研究文章。并于1935年在日本出版了他注释的《聊斋外书·磨难曲》。

1936年,在当时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王献唐先生介绍下,认识了上海世界书局的赵苕狂,先生所编的划时代巨著《聊斋全集》遂由该社出版。该书收录蒲松龄的诗文650余篇,俚曲10种,并附有《蒲柳泉先生年谱》,成为自光绪年间耿士伟对蒲氏遗书结集之后最全面的“聊斋”全集。

大明湖畔一书痴

上世纪30年代初期,先生往来淄川与济南之间,痴心求书,并与王献唐和栾调甫等山左学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三人并称为“山左三杰”。当时的济南曲水亭街,书肆林立,较著名的有芳润阁、彝古斋、鉴古斋、居家书铺等等。先生屡至济南,必游此街,然后与王献唐和栾调甫等先生相邀痛饮,惺惺相惜。

先生每有所得,也必定与王献唐先生共享,以至于王献唐先生说:“大荒网罗文献,望肆力搜采,有以饷我也。”仅在1930年至1933年间,路大荒先生就为王献唐先生搜集了蒲松龄的《农桑经》和《班范肪截存》、《双鱼藏弆》等书。其中1933年搜集的磁版张尔岐《蒿庵闲话》下册,最终与王献唐搜集的上册合璧,成为书界佳话。

1937年12月,济南、淄川相继沦陷。先生南下杭州学习航空技术后,返乡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成为一名抗日战士。日军得知先生藏有大量珍贵的蒲氏书稿,欲行抢夺。先生辗转护书,将文稿藏于博山其表弟高金庸家的墙壁之中,然后在1938年孑然一身来到济南,隐居在大明湖边的秋柳园街高金庸的寓所。先生选择在这里居住,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蒲松龄在济南,对大明湖南岸的美景情有独钟,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二是这里毗邻曲水亭街,离书市较近,便于访书。

这一时期,先生在秋柳园街深入简出,改名路爱范,做家教工作度日,痴心访书。有一次他在曲水亭畔的聚文斋里发现了一套《聊斋文集》六册。他虽然大喜过望,但客居生涯,囊中羞涩,只好想方设法把它借回家,连夜在灯下进行抄录。后来先生生活拮据,不得已又以卖画和贩卖古董为生。在这段时间里,他与画家黄宾虹、溥心畲、关有声等为友,书画唱和。直到1939年,高金庸将博山所藏蒲氏遗书尽行带到济南,先生才又开始继续浩瀚的整理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王献唐先生重掌山东省立图书馆,由先生推荐,路大荒任山东省立图书馆特藏部主任。主要承担馆藏金石及古籍善本的鉴定考证工作,主编了《山东省立图书馆古籍善本提要》,并同时积极整理家乡文献,考证历史人物。

“曲水书巢”集大成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欣喜万分,先后任山东省图书馆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馆长、山东省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51年,路大荒先生定居济南曲水亭街,由画家黄宾虹题名为“曲水书巢”。此时适逢王统照先生主掌山东省文教厅,他十分注重山东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在王统照的大力支持下,更加激发了路大荒的研究热情。他主持修复了灵岩寺千佛殿、神通寺四门塔等国宝级文物。又在1952年前后,与王献唐先生等人第一次对齐长城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先后考察了齐长城的起点广里,亲自登上淄川段的双雄山等处,进行了科学的研究。然后,先生发表《山东周代的齐国长城——向中国史学会济南分会报告》这一重要论文,并就“齐长城起点”等七个问题分别作了详细的阐述。

1953年,在周扬和王统照的支持下,山东省整理蒲松龄著作编辑委员会成立,先生担任副主任。他与陶钝、严薇青等人一起,或深入淄川在乡间广泛征集蒲松龄的著作版本、手稿、佚文和遗物,修葺整理蒲氏故居;或远赴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地,查询点滴资料,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借助在淄川的乡间调查,先生还撰写了《刘德培》一书,于1958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不仅如此,先生还将自己珍藏多年的蒲松龄文稿捐献出来,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王统照先生为此赋诗二首,称赞他道:“人间尚有聊斋稿,合征先生绝妙词。”这一时期,先生又深入山东各地研究古籍版本,并在1961年去宁阳专访了藏书大家黄恩彤旧藏。后来又为省图收集了《毕自严遗稿》、《毕伯阳奏稿》等珍贵古籍,完成了王献唐先生和山东省图书馆的历史夙愿。如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所列的毕自严文稿有十种,大半为路大荒先生的心血所得。

1962年,在梁漱溟、张友鹤、商承祚、陶钝、舒芜等人和捷克汉学家菩实克、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助的多年支持下,一部更大规模的《蒲松龄集》终于在先生手中问世。这本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蒲松龄集》,汇集了先生的毕生心血,总共收集了聊斋文稿120余万字,奠定了路大荒“蒲学”研究第一人的学术地位。与此同时,先生把最心爱的《聊斋文集手稿》一并捐献给了国家,其身后又先后出版了《蒲松龄年谱》和《聊斋俚曲选》等著作,在《东岳论坛》上发表了“聊斋遗文”12篇,实现了他的蒲学人生。

1972年6月6日,先生在济南逝世,葬于郎茂山下。藏书家张景栻称誉他说:“网罗三百载,集聊斋之大成”;梁漱溟则为其撰写了墓志铭,盛赞他为“留仙知己,永垂竹帛”。(陈明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