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佛教 >> 正文
没有相关社会
最新热门    
 
我与龙门万寿古寺的因缘--香港定好

时间:2009-9-18 19:48:31  来源:定好

惠州龙门县万寿古寺,一间外貌俭朴,看来不起眼,门口甚至连牌匾都也没有的一座古寺,每次前往都需要四至五小时的车程,其间更要多番转车才能到达,究竟它有何吸引?令长居繁华闹市的我经常从香港前往呢?不错,寺院确实没有金碧辉煌的建筑,亦不是坐落於名山大川,更无山明水秀怡人景色。然而,寺内却包罗万象有如大殿,念佛堂,禅堂,祖师堂,斋堂,寮房,现代科技的电脑设备等都一应俱全。寺院不离闹市,却令人身心平静。寺院内有十多位年青的出家人同修。他们僧众和合,持戒精严,暮鼓晨钟,按时早殿,晚课从无间断,立身行道。居於附近的老菩萨(长者居士)更是每天到来,颂经,拜佛还协助寺院大小事务,对外来的人态度热诚,乐於帮忙解说,温情洋溢,令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寺院更开方便之门,让信众自由来参拜,使我不其然的爱上这里的一切。

   万寿古寺是由一名年青有为,法相庄严,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和尚{释心廉法师}任住持,带领信众及处理法务。认识廉师,缘起在05年之夏天,由於工作压力关系,尝试参加由香港佛教青年协会议年一度在罗浮山华首古寺举办之八关斋戒,希望籍此远离闹市,趁机休息减压,从中更可体验出家人的生活。当时心廉法师担任戒期僧值,指导戒子们日常功课,带领拜佛,念佛,过堂等各项仪轨,下课时间亦耐心聆听解答信众的提问。我虽然信佛十多年,由于一向很少与出家人接触,心情总是战战兢兢,多数时间只是静静聆听他的开示。但对廉师留下深刻印象,七天戒期很快过去了,当然在修行道上没有突破性的进步,但真的可做到放下工作,抛开烦恼,回港之后,更开始茹素,内心非常感恩成就戒期的所有因缘。第二年再到华首古寺,廉师从300多戒子把我认出,下课后能清楚的说出我的名字,还记得我是第二次来受戒,我真的惊讶。由于对出家人的尊敬,故与廉师交谈态度依然拘谨。是次向廉师索要了一张名片,名片上印有龙门县万寿古寺住持,廉师叫我有空便到龙门县万寿古寺,当时只随口应了,回港后继续忙碌工作,当然没有应约前往。很快07年再到来又与廉师见面,他问我为何不到龙门去。我解释忙於工作,他依然说若有时间随时欢迎我到龙门,他的热情令我有点过意不去。

   是年中秋与家人在东莞度过,莅日仍然是公众假期,趁机邀约家人一同驾车前往惠州龙门万寿古寺拜会廉师,他诚意款待,态度亲切,不拘小节,但却又从小节中流露他对身边人的关心:在参观龙岩观音洞时,由于洞穴较黑暗,当踏过湿滑的石头上,廉师伸手拖着老奶奶及我的女儿免得她们滑倒:他亦关心到来寺院的信众是否吃得饱,睡得好。廉师修行有道,但亦难掩赤子情怀,处处流露着青年人的率性。

    自此以后,偶尔呀抽空到来拜佛,遇到任何烦恼都会向师父诉说,亦与他分享生活及工作上的点滴,他会耐心聆听,没有长编大论训悔,只是简短的解说,适当的开导而已,去年因沉重工作,紧张的情绪无法舒缓,持续有半年之久,导致胃痛,心跳(加快)失眠,对工作有了恐惧等情况,幸得师父从百里之外多次给我传来短信,只是寥寥数字已包含了关心,支持,让我抚平心中烦恼。因此。虽非法会期间,亦会经常到寺院小住,休息减压,心中感到不好意思,到寺院应该是拜佛才对吗?但廉师却体谅的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到寺院来对你有帮助就很好了。}对师父当然有着无限的感恩,但期望更多。

    祖国过去经历多次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使人的身心被残害,尊严被践踏外,同样也祸及宗教,令致佛门凋零。自国家改革开放后,劫后余生的佛门,经海内外高僧大德及信众努力匡扶,携手重建,已有一定发展,生机再现,但僧才依然青黄不接,至於民间则只重视经济发展,曾饱受折磨苦困的人心机速转向,凡事多着眼於金钱,名利。面对中国社会传统价值观逐渐崩匮,道德沦亡之际,实有赖佛法启迪众生,救度迷情,倡导人间佛教,让国人开启智慧,抛开愚昧,生逢此际,薪火相传,续佛慧命年青一代的僧众显得更任重道远,兼负着稳固基础及发展将来的责任,弘法度生,必需与时并进,不可空谈佛理,要言传身教,广学多闻,完善世间的知识,才可教泽普施,春风广化,佛法并不只限於寺院,更应该存在於社会,国家前途才会更加光明和有希望。

 

                                             来自香港的佛弟子定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