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河北省佛教第五次代表会议 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
 |
时间:2009-9-19 11:44:23 来源:不详
|
|
|
批重点寺院,如:邢台大开元寺、邯郸匡教寺、保定大慈阁、唐山兴国寺、张家口云泉寺等,使之成为彰显文化魅力,助推旅游发展,丰富城市特色,促进宗教和谐的先进典型,使广大佛教信众能够在安全、舒适的场所过宗教生活,促进佛教领域的和谐稳定,并力争使之进入全国和谐寺院的先进行列。
(三)大力培养佛教人才,提高河北佛教整体素质
据调查,目前我省有佛教活动场所660所,其负责人中只有30%接受过佛教的专职教育。由此可见,在我省佛教内部开展教育培训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和迫切。在形势和任务的双重压力下,省佛协要将佛教内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定为下一步教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后五年里,省佛协要继续加大对佛学院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境,努力培养更多靠得住、有造诣、能服众、有能力的优秀僧才。为全面提高我省佛教教职人员的整体素质,省佛协要适时筹建省佛协继续教育中心,负责全省佛教内部的教育培训任务。省佛协继续教育中心的培训方式以定期为主,也可以不定期的进行专门培训,使参加培训的人员通过学习培训真正做到学修结合。
(四)深入做好佛教慈善事业,有效落实服务社会宗旨
佛教慈善事业是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佛教慈悲济世精神的有效途径。佛教慈善工作,在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同时,也为广大信众提供一个发菩提心、报四重恩的机会。救灾解难的过程,就是我们广行布施的过程,也是我们身心修行的过程。
今后五年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省佛教四众的支持下,由省佛协慈善功德专业委员会坚持做好常规慈善项目,并在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好大型慈善项目。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道风建设是佛教自身建设的核心问题,道风建设的成败,涉及到佛教未来的兴衰。在我省佛教界加强道风建设的“四化工程”中继续落实僧团道风坚持传统化、僧团管理坚持律制化、僧团弘法坚持大众化、僧团生活坚持平民化。全省出家二众要坚定信仰,以戒为师,勤修三学,严肃道风。
(六)继续做好各项弘法工作,开展内外交流
要继续做好省佛协及其所属的各项弘法工作,佛教书刊编印出版流通工作,内外交流工作,促进佛教事业的发展,展示河北佛教的正面形象,加强自身素质建设的要求。
要充分挖掘柏林禅寺、临济禅寺等古刹的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开展与欧美、港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交流,宣传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展示中国佛教文化魅力。通过佛教界的文化传播,彰显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为祖国统一、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各位代表,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佛教要有所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着佛教要有所创新,民族复兴呼唤着佛教要在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的基础上开拓中国佛教的新境界,让我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继续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弘扬“人间佛教”积极进取思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坚定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为河北的经济社会进步和佛教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上一页 [1] [2] [3] [4] [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