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佛教 >> 正文
还俗武僧揭少林寺护院僧…
“少林武僧”占道卖艺女…
黑客自曝为逼武僧比武 …
少林武僧齐聚福建莆田南…
网友向少林武僧挑战“水…
网友向少林武僧挑战“水…
少林武僧齐聚南少林寺演…
大阵容 上千武僧参演《…
南少林武僧再创轻功“水…
泉州武僧再演水上漂 成…
最新热门    
 
还俗武僧揭少林寺护院僧生活:晚上睡40cm宽板凳

时间:2010-1-12 10:18:44  来源:不详

虽已八十高龄,毛永汉老人仍宝刀未老,一招一式让年轻人难以招架

  中国佛教新闻网讯 他6岁时出家为僧,刻苦习武,19岁时还俗返乡,花甲之年创建登封第一所武术学校,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如今,80岁高龄的他依然宝刀未老,耍起拳来虎虎生风,他就是少林寺武僧的正宗传人毛永汉(法名释永汉)。 

  6岁被卖到少林寺 

  马步下蹲,双拳平伸,气沉丹田,突然身撞一棵大杨树,大杨树剧烈震荡,树枝沙沙作响,树叶簌簌飞落。 

  昨天,80岁的毛永汉在他经常练武的杨树林练起功来,一招一式,一丝不苟。只见他面不改色,气不长出,练完拳法,从容收势,谈笑自若。很难想象,他已经是一个80岁的老人。“现在真是老了,前段时间泰国拳王要挑战少林功夫,要是年轻的时候,我早就应战了”。自小在少林寺习武当护院的毛永汉,仍然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毛永汉,家住登封市中岳办事处新店村,出生于1930年1月26日,兄妹六人,排行老三。 

  1936年夏秋,登封大旱,全县24万人有8万人缺粮。父母为了不让毛永汉饿坏,忍痛将年仅6岁的他卖到了少林寺,出家为僧,然后全家人含泪前往陕西逃荒要饭。 

  毛永汉入寺之后取法名释永汉,先是在释行朝大师门下为徒,释行朝大师前后有5名弟子,有4名被先后逐出师门,毛永汉是其唯一留在身边的弟子。因毛永汉练功刻苦,有武术天赋,4年后,被少林寺生根大师收为弟子,后来又被克诸大师收为关门弟子。 

  大年初一不忘练功 

  毛永汉6岁入寺,8岁开始练功。每天凌晨3点起床,跑步到少林寺后山,或者是到少林寺西面的甘露台。“我要先上下跑9趟甘露台,然后才开始练功。”回想起当年的习武经历,毛永汉感慨不已。 

  那个时候,无论何时,练功都不能停,就连大年初一也不例外。 

  毛永汉回忆当年在少林寺过年的情景:大年初一,僧人们早晨燃放鞭炮后,上殿诵经,到早上7点方才吃饺子,饺子馅是豆腐、粉条和萝卜。早饭后,僧人们便开始“念供”,所谓“念供”,就是僧人们要到寺院殿内的每座神像前诵经,一直诵到中午。下午,毛永汉和小和尚们可以走出寺院,到山门对面的“少室晴雪”和后面的山上,或者甘露台尽情玩耍。但是到了晚上,仍然要练习武功,直到深夜10点才能睡觉。 
当时,毛永汉和其他3个小和尚合盖一床薄被子,铺一张凉席,长夜漫漫,寒气逼人,小和尚们冻得睡不着觉,半夜纷纷起来到藏经阁练功。响声惊醒了师父,师父就过来在旁边指导。 

  百里挑一当选护院僧 

  因为自小练武,毛永汉身手不凡,很快被选为少林寺护院僧,主要用来保护少林寺不受侵犯。“当时少林寺共有和尚109人,护院僧21人”。在当时少林寺武僧叫护院僧,但并不是所有出家到少林寺的和尚都会武功,也不是会武功的就都能成为护院僧。“一是要根据被拜师父的身份而定,二是要根据是否有练武的天赋,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和尚都能当武僧,当武僧的挑选非常严格,百里挑一。”毛永汉回忆说。 
一旦进入少林武僧之门,主要任务就是练功,其次才是诵经上殿。毛永汉回忆说,当时的护院僧有一半是登封本地人,一半是外地人。 

  毛永汉至今仍记得当年的护院僧有长青、素来、行道、应方、应长等,长青和素来新中国成立后参军入伍进了北京。 

  当护院僧后,在十五六岁时,毛永汉开始练习“提钟”。所谓“提钟”,就是把一座重240斤的铁钟单手提起,直至胸部。刚开始,毛永汉用尽全身力气,只能把钟提离地面。后来,逐渐能提过膝盖,到最后能提到胸部。毛永汉说,后来他能一口气提50次。 
轻功好人称“飞毛腿”  

  少林寺的高僧教导习武的护院僧:  

  练功首先要出“三层汗”。第一层叫“慌汗”,第二层叫“粘汗”,第三层叫“凉汗”。“慌汗”就是刚接触练功时出的汗,没有用;练到第二层,身上再一次出汗叫“粘汗”,这时才沾边,渐入佳境;第三层,练功练到身上似汗不是汗,似油不是油,这叫“凉汗”。到了这种境界才叫“功夫”,有了“功夫”才可以睡觉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