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佛教 >> 正文
河北内丘发现多朝代古墓…
河北内丘发现多朝代古墓…
河北内丘发现多朝代古墓…
河南省辉县市发现一创建…
首次在长江下游发现 崧…
浙江金华发现9000年前人…
公交乘客称丢手机 售票…
湖南浏阳发现明代未用一…
阖闾大城考古又有新发现…
吉林发现辽代行宫遗址群
最新热门    
 
新发现的“东弥陀庵”匾额与弥陀巷

时间:2010-1-27 12:37:32  来源:不详

  中国佛教新闻网讯 最近,一方刻有“东弥陀庵”字样的石质匾额,在扬州弥陀巷一所居民庭院的花台下被发现。目前为扬州天宁寺“大涤草堂”主人、书画家王永林先生所收藏。该额通长160厘米,高42厘米,厚12厘米。估计其重量至少在三四百公斤以上。石额的上款刻“乙卯九月”,下款刻“同人重建”。其楷书字体端庄敦和,颇有庙堂气象。这方形制硕大的寺庙匾额,出现在弥陀巷,应该是和弥陀巷的历史有关系的。 

  弥陀巷是坐落在扬州老城区彩衣街与盐阜路之间一条南北朝向的古巷、名巷。巷内因有清代“扬州八怪”的代表画家罗聘故居和近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少年时期的故居以及其他学者名人的居住地而闻名。据有关资料记载,弥陀巷原是天宁寺的弥陀殿,明嘉靖年间,拆建新城后,将其改为弥陀寺院,因而这里始称弥陀寺巷。清代因巷内有百岁老人,并为其树立牌坊,故又称“百岁坊”。“文革”时曾改名天宁门东街。现仍因其旧,称弥陀巷。虽然这条巷子是因为弥陀寺而得名的,但明代的那座“弥陀寺院”似乎早已不存。不过,在弥陀寺院废圮后,扬州人在巷内还是陆续修建了不少规模不一的寺庙。据扬州佛教管理部门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扬州城区所存寺庙及历史上寺庙部分名录的统计,从清道光年间到民国时期,仅在弥陀巷的主巷内就建有广慧寺(道光十八年)、松月庵(同治十二年)、弥陀林(民国时期)和弥陀庵(民国时期)等寺庙。因此,这方“东弥陀庵”匾额就至少向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东弥陀庵”重建于什么年代?何人所建?二、既称东弥陀庵,那“西弥陀庵”或西边的“弥陀庵”又在哪里?三、“庵”与“寺”有何区别?四、“东弥陀庵”与最早的“弥陀寺院”有何关系? 

  首先,我们从匾额的上款所刻的“乙卯”纪年可以推算,自上世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乙卯”年1975年上推,至民国四年的1915年、清咸丰五年的1855年、清乾隆六十年的1795年,共有4个“乙卯’年。而1975年还在“文革”后期,破寺毁佛犹恐不及,根本不可能建庙。清乾隆、嘉庆时期的有关资料,特别是《扬州画舫录》和《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中并没有关于弥陀寺院或“东弥陀庵”存在的记载。故掐头去尾,这座“东弥陀庵”重建的时间应该是在1855年和1915年两个“乙卯”年中的一个。而即使从最近的1915年算起,这座寺庙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还不算其初建的时间;第二,我们习惯上所称呼的弥陀巷,一般是指那条南至彩衣街,北抵盐阜路的主巷。其实,在这条主巷的西侧,还有多条曲曲折折通往天宁门街的支巷,统称弥陀巷。据老扬州人回忆,在这些支巷里,过去是有过小庵小庙的。退一步说,即使这些支巷中以前没有寺庙,但只要当时有弥陀庵建在弥陀巷的西边,那么“东弥陀庵”的方位相对而言就成立了,这是几乎可以肯定的;第三,“庵”一般是指女性僧人(比丘尼)即俗称尼姑所聚居修行的寺庙,亦称“尼庵”,规模一般不大。但到后来,也有在规模较大的“庵”里住有男性僧众(比丘、和尚)的情况,因此,“寺”和“庵”区别就不很严格了。而从这方长达160厘米(如果连当时墙内的边框,至少在200厘米以上)的“东弥陀庵”石质匾额来看,其当年的规模恐怕绝不是一座只住几位僧尼的“二堂”、家庵式的小庙可比的。 

  以“弥陀”为名的庙宇一般都是因供奉佛教中“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之一的阿弥陀佛而命名。“阿弥陀佛”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无量觉者”,又叫“无量佛”。在《佛说阿弥陀经》里称其为光明无限、寿命无限。他常与其他二圣即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左胁侍观世音菩萨一起被供奉,两尊菩萨共同协助阿弥陀佛广度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由于其修行念佛的方法简便易行,属于净土宗的“易行道”,因而拥有广泛的信徒,特别是下层群众。佛教界有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之说,可见其影响之大。但阿弥陀佛与另一尊弥勒佛(未来佛、补佛)特别是后来中国化了的大肚“笑佛”、“布袋和尚”(契此)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混淆。 

  最后,这座“东弥陀庵”为何人所建呢?从匾额上所刻“同人重建”的“同人”来推敲,“同人”一般是指同一个单位或同一行业的人(也称同仁),这里,笔者猜测这座“东弥陀庵”很可能就是当年扬州商界的一群笃信佛教、热心公益的人士筹款修建的,其庙址会不会就在当年的弥陀寺院的旧址上呢?这样好像更能表达扬州人对自己历史的一份敬意。不过,今天,我们似乎可以从这方曾经嵌立在山门之上的“东弥陀庵”匾额,遥想当年弥陀巷里那种晨钟暮鼓、香火缭绕的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