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佛教 >> 正文
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古刹僧…
斯里兰卡佛牙寺的僧人 …
青海省玉树州长王玉虎:…
四川邛崃市发现雕饰精美…
青海玉树地震后 广大僧…
青海玉树地震后 囊谦公…
玉树抗震救灾委:玉树最…
一语惊人:4月14日语录
九华山严肃处理僧人与游…
孙中山的4位夫人:日本…
最新热门    
 
僧人:玉树救灾和重建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时间:2010-4-29 10:46:38  来源:不详

 

  中国佛教新闻网讯 “4·14”玉树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更牵动了那些来自藏族地区以及和藏族同胞有过接触的人的心,他们有太多感伤与感触。4月22日,本报记者特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班班多杰邀请部分师生座谈。他们畅谈了对灾区同胞的牵挂、对僧人救灾的感动、对灾后重建的建议……娓娓道来中,我们共同祈盼灾区的明天更美好!

  僧人积极救灾,令人感动

  谈到玉树地震的救援情况,大家对于僧人在这次灾难中第一时间自救和救他的表现不无赞赏。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亚欣对藏族文化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目前她是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的一名在职博士研究生。“救灾救难是宗教教义的应有之意,这次玉树僧人积极救灾,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他们利国利民、爱国爱教的精神。”王亚欣说。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讲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的在职博士研究生)贾雪峰是来自甘南的藏族。他说地震后,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结古寺的僧人在受灾后,第一时间组织了救援队,进行自救和救助周围的老百姓,很受感动。

  曲珍,一位来自湖南的汉族姑娘,也是一名研究藏传佛教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她对藏族文化有着独特而强烈的感情,曾游历西藏、青海以及甘肃藏族聚居区。曲珍从一些藏传佛教居士那里了解到,地震后,四川五明佛学院立即筹集资金走访慰问受灾群众,把物资发放到地处偏远的群众手中。她说:“就我知道的最新情况,五明佛学院现在已经筹集了300多万元(含物资)捐赠给了灾区。地震后第一天,五明佛学院就主持了5名受难者的天葬仪式,现在他们每天还在做这项工作,尽可能满足遇难藏族同胞亲人的要求。”

  “媒体要积极报道僧人的救灾行动”

  王亚欣表示,藏传佛教在藏族群众中有很大的感召力,因此,如果能对僧人服务社会的行为作出正确评价与合理引导,必将对灾区的社会重建产生一种推动力。这次对遇难藏族同胞的集体火葬,僧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就是很好的证明。

  为此,王亚欣呼吁媒体要积极报道僧人在救灾工作中的表现以及宗教在玉树这个藏族聚居区所具有的影响力。“对于僧人的救灾行动,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引导,使其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新闻媒体应该积极报道,向社会各界展现僧人服务社会的形象。”

  来自四川的藏族学生王克琬介绍说,玉树和其他文化渐趋混杂的藏族聚居区相比,人们的宗教信仰更为虔诚,在这里,僧人的活动范围更大,影响也更大。她说:“其实僧人的活动和影响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在寺庙范围内。他们对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影响。谁家有人酗酒、赌博了,就会请僧人来进行劝导,并且往往会取得成效。”因此,王克琬呼吁,在玉树地震的灾后重建中,应该积极发挥藏传佛教的正功能,充分发挥僧人的心理治疗功能。因为,面对心理治疗,病人首先要接受治疗人员,才谈得上治疗,而藏族百姓对于僧人是从心底接受的。王亚欣也说道:“玉树是藏族聚居区,对这里的救援工作除了物资资助外,更重要的还有精神救助,对于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来说,宗教能够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僧人。”

  大家一致认为,藏族救援队(包括僧人救援队)在此次玉树地震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没有语言障碍,了解藏族民俗,适应高原气候,在救助队伍中,他们是一支特殊的生力军。

  灾后重建应尊重藏族习俗

  关于灾后重建,各位师生也谈到了自己的看法。“后期灾后重建工作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各项重建工作中,应该尊重民意。” 王亚欣说,只有这样,才能使重建工作顺利地进行。而在重建中,僧人还有很多可以做的。

  周拉说:“僧人的救灾行动完全是公益的。灾后重建中,对于藏族聚居区来说,寺庙重建应该放在重要位置。而对于新寺庙地址的选择,不能是指令性的。因为藏族人对于风水很在意,地址必须要经过宗教仪式来选择,这样才能被信教群众接受。”

  对于宗教以及宗教人士,正常看待、依法办事

  班班多杰谈到,胡锦涛主席在玉树灾区强调,要执行好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这是目前玉树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根本指导方针。这次僧人的积极救灾,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给人们留下了别样的印象,僧人的正面形象树立起来了,宗教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得到了充分体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