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佛教 >> 正文
于丹谈“读与行”:我到…
于丹和孔子后人闹掰:七…
于丹有望青歌赛“讲文化…
于丹:经典不是空洞的大…
亚洲:慈善团体为对抗爱…
宁夏:慈善“买单”贫困…
关于读书,于丹俗了
于丹钱文忠公益讲座引质…
于丹下乡的日子:我的第…
余秋雨登文盲榜榜首 赵…
最新热门    
 
于丹:慈善是一种公民习惯 慈悲心决定善良举

时间:2010-6-18 11:42:13  来源:不详
      中国佛教新闻网讯  6月2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公益时报》支持的“2010中国女性公益慈善论坛”在京开幕。论坛以探讨当前公益文化视角下两性平等、女性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规律、慈善公益事业对当代女性的影响等内容为主题。

  举办论坛的目的在于总结女性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成就,探讨女性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不断凝聚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中国女性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众多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做了主旨发言,本报记者本期整理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于丹在论坛上所作的主旨发言。

  “我不是慈善方面的专家,我只是以一个普通女性的身份来参加这样的公益活动。在今天,社会的文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更多的压力,包括众多的危机。以前我们所没有遇到过的一些社会的突发事件在现代成为新的问题。怎样去面对这一切,我们不仅要思考而且要行动,在这里我只是以个人的身份谈一些浅见。”——于丹

  慈善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首先我们怎么看待慈善。我个人认为,慈善不绝对与财富数字相关,慈善不绝对与突发事件相关,也就是说我们在做慈善的时候有几个偏见。首先我们认为慈善要有一个巨大的数字,或者用财富作为支撑启动的项目,才叫做慈善。所谓慈善,我的理解是慈悲之心决定的善良之举。所以,什么时候我们不把慈善和财富紧密挂钩,而落实在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力所能及上?我期待有一天慈善会变为这个社会的公民习惯。

  好的习惯是培养出来的,人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会感到当自己成为弱势群体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扶持。一个人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就会体会到一种生命的尊严和幸福。我们今天社会的财富数字在急剧增长着,但是在所谓富贵者的阶层中,我们会看到一种现象,就是富而不贵。也就是说财富只是一个数字,只有那些真正有生命尊严,有内心悲悯,对弱势群体承担责任,对社会公众表示关注,并且把他作为自己一生担当的人,才是真正有贵气和尊严的人。

  所以怎么样能够让我们全社会的公民,不再把慈善看作是几个名人的事情,而是每一个人能够使自己生命更加坚强的一种方式?我们今天是救助者,明天我们也许就是被救助者。我们今天捐出爱心,并不是因为我们多么强大,恰恰是因为我们脆弱。

  在这个世纪,我们见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突发灾难,像地震海啸的频发,我们见到了一些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事件,从世纪初的SARS,到后来的甲流,有很多病菌的变异都是我们闻所未闻的。我们还见到了这两年急剧增长的由很多情况导致的社会的心理问题,包括一些伤害事件。面对这一切,公益和慈善是什么,它是一道屏障,它让我们能够以爱建立信仰,以行为建立真正的慈善。所以我所理解的慈善,为什么我说它不见得跟数字相关,因为它是我们自己力所能及做到的事情。

  慈善是一种公民习惯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一个多星期,我在北师大接到过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打开之后看到,是一个叫陈胜江的贵州山村里的残疾人,寄给我厚厚一打人民币,他说希望我能帮他捐到红十字组织。我点了很久才点清楚,那么厚一打人民币是14块5毛钱,因为绝大多数都是一毛钱的毛票,还有两毛钱的毛票,最大面值的是两张五毛钱的毛票,那里面没有一张一块钱面值的。他在信里告诉我他是一个双下肢瘫痪,坐轮椅,严重脊柱弯曲的残疾人,全家的收入就是他70多岁的老母亲,上山挖草药,所以换回来的钱都是几毛钱,他把那些钱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寄过来,说你一定要给我捐出去。这是我所见到过的一个很让我震撼的慈善行为。他在信中跟我说,他多少次看到废墟中的孩子,他的心在流血、呼喊,他说拿我的命去换他们,我就是一个残疾人,但是我做不到,我能做什么呢?我只能捐这么一点点钱。

  我一直希望这样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在非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能够成为我们的习惯。也许我们捐助一点钱,做一点事,它只是举手之劳,但是个人习惯和社会的公共习惯都是靠养成的。我们在社会上提倡不随地吐痰,对人礼貌。我们在家庭生活中,提倡每个人的卫生、整洁。所有这些都是习惯的养成。我坚信一个社会的文明体系在上升过程中,公民的习惯养成,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公民意识。这其实包括慈善行为对生命带来的安顿。不要以为我们是捐助者,其实我们同时是受惠者,因为一个生命能够持续的给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