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_login}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宗教信仰 >> 天主教 >> 正文
没有相关社会
最新热门    
 
天使报圣诞 佳音慰心灵

时间:2010-1-1 12:26:48  来源:不详

 

2009年12月19日晚七点,在浦东金家巷天主堂举行了迎圣诞音乐会。音乐会由光启合唱团、光启室内合唱团、光启童声合唱团献唱,光启重奏组伴奏,牛素青神父主持。音乐会主题:有一个孩子为我们诞生了。 由于金家巷教堂就坐落在浦东商业区大拇指广场,离音乐会开始还有半个小时,教堂里已经座无虚席。除了来自各堂区的神父、修女和教友外,还吸引了很多教外的朋友,人们都想见识一下天主教举办的音乐会到底是怎样的。 音乐会一开始就将人们带入深沉宁静的祈祷氛围中,在教堂柔和的灯光及管风琴演奏的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的庄重的序乐中,合唱队与礼仪队伍在十字架引导下进入圣堂,缓缓步上用鲜花和烛光装扮的舞台。就座后,主持人牛素青神父及本堂李孝畏神父在舞台中央的读经台上唱出了传统格里高利圣歌“苍天!请降甘露”,人们聆听教会最古老的音乐,体会人类在黑暗中期待来自天主的救援——光照那坐在黑暗中死影下的人们,引领我们的脚步走上平安的道路。 音乐会第一部分表达了人类等待救主降生的渴望,整座圣堂的灯光渐渐亮起,象征基督降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光启音乐学校的王欣老师用电子管风琴演奏了巴赫的“耶稣,人类渴慕之喜乐”。管风琴历来是西方教堂传统的、正统的演奏乐器,它在表现教堂的神圣、圣乐的崇高及带给人们内心的震撼上是任何一件乐器都无法企及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国内的教堂却很少能聆听到管风琴的声音。今天,在这场音乐会上人们有幸聆听到管风琴的音乐,不能不立刻被它征服了。接着,光启室内合唱团献唱了一首著名的圣乐,Gregorio Allegri作曲的Miserere Mei, Deus(求主垂怜)。这首被门德尔松誉为“此曲只应天上有”、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的圣乐,通过一大一小两个分团的对唱吟诵,深刻地表现出人类痛苦的悔罪之心和对天主的热切祈求。光启室内合唱团出色地再现了这天籁之音的神韵。男高音王峙儒老师独唱了选自亨德尔《弥赛亚》中的咏叹调Every  Valley(一切山谷),亨德尔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家,他创作的很多教会音乐剧、清唱剧在音乐界享有很高的盛誉,也是歌剧团演员的王峙儒老师今天的演唱,让我们有机会走近音乐大师,领略一点这部伟大作品的不同凡响。由李淦亦老师小提琴独奏,刘清渠老师大提琴及童牧老师钢琴协奏的一曲古诺的“Ave  Maria”,带领人们进入另一种境界,那小提琴细腻优美的音色、大提琴与小提琴温柔的对话、钢琴行云流水一样的背景陪衬将一首圣母颂演绎的委婉动听、扣人心弦。 音乐会第二部分是由臧海生老师指挥、光启重奏组伴奏、光启合唱团演唱的“圣诞的钟声”、“平安夜”,“万籁静”,“当一个孩子诞生的时候”,“愿荣耀归给祂”等曲目。突出了救主诞生时的动人情景。光启合唱团成立一年多,已经参加了教区祝圣神父、佘山朝圣等大型活动的演唱任务,逐渐成长起来。为了这一次音乐会,大家经过了刻苦辛勤的排练,今天他们出色的表现,使他们的水平又有了一次飞跃和提升。我们期待他们早日成为一支高水准、高质量的,能代表教会音乐的准专业的合唱团。 本堂李孝畏神父的讲道开启了音乐会的第三部分,光启重奏组与光启合唱团合作了一首W.B.Bradbury的《将你重担交托主》,道出了全心归主的依恃之情;光启童声合唱团演唱的两首圣诞歌曲“平安夜里真平安” 、“马槽歌”,让人们感受到天真纯朴的儿童们才是主所爱的。光启室内合唱团演唱的选自亨德尔《弥赛亚》的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了)和素有教会音乐之父之称的Palestrina的Hodie Christus Natus Est(基督今天为我们降生了)等曲目,表明了救主降生带给人类新的生命和希望。 最后,在光启合唱团与光启室内合唱团共同高唱的著名的亨德尔《弥赛亚》中的大合唱“阿肋路亚”中音乐会进入高潮。数十人高唱“阿肋路亚”的歌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真如圣经所说“全地面充满了颂扬天主的歌声,只有他的名被尊为圣”。全场观众也热情高涨,在阿肋路亚之后,合唱团员也由台上走到观众席中,所有教内外的朋友一起高唱天主教传统圣歌“齐来钦崇(Adeste Fideles)”,体现了全人类共庆救主诞生的喜庆。最后,两位神父一起为全场人员祈祷、祝福,人们在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