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故事 >>北齐书
  •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 卷二十 列传第十二
  •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三
  •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六
  •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 卷二十六 列传第十八
  • 卷十六 列传第八
  • 卷十七 列传第九
  • 最新热门    
     
    卷二十七 列传第十九

    被高祖知遇,兼其母兄
    在东,尝有思归之志,恒遣表疏,与高祖阴相往来。周文忌元智勇,知元怀贰,
    发兵攻之。元乃率所部发自渭州,西北渡乌兰津。周文频遣兵邀之,元战必摧之。
    引军历河、源二州境,乃得东出。灵州刺史曹瑽女婿刘丰与元深相交结,元因说
    丰以高祖英武非常,克成大业,丰自此便有委质之心,遂资遣元。元从灵州东北
    入云州。高祖闻其来也,遣平阳守高嵩持金环一枚以赐元,并运资粮,远遣候接。
    元至晋阳,引见执手,赐帛千匹并奴婢田宅。兄弟四人先在并州者,进官爵。元
    所部督将,皆赏以爵邑。封元县公,除车骑大将军。
    讨西魏仪同金祚、皇甫智达于东雍,擒之。迁并州刺史。又与诸将征伐,频
    有克捷降下。天保初,封扶风王。频从显祖讨山胡、茹茹,累有战功。迁太师,
    薨。赠假黄钺、太宰、录尚书。元善于御众,行军用兵,务在持重,前后出征,
    未尝负败。及卒,朝廷深悼之。皇建初,配享世宗庙庭。
    刘丰,字丰生,普乐人也。有雄姿壮气,果毅绝人,有口辩,好说兵事。破
    六韩拔陵之乱,丰以守城之功,除普乐太守。魏永安初,除灵州镇城大都督。周
    文授以卫大将军,丰不受,乃遣攻围,不克。丰远慕高祖威德,乃率户数万来奔。
    高祖上丰为平西将军、南汾州刺史。遂与诸将征讨,平定寇乱。又从高祖破周文
    于河阴,丰功居多,高祖执手嗟赏。入为左卫将军,出除殷州。
    王思政据长社,世宗命丰与清河王岳攻之。丰建水攻之策,遂遏洧水以灌之,
    水长,鱼鳖皆游焉。九月至四月,城将陷。丰与行台慕容绍宗见北有白气同入船,
    忽有暴风从东北来,正昼昏暗,飞沙走砾,船缆忽绝,漂至城下。丰游水向土山,
    为浪所激,不时至,西人钩之,并为敌人所害。丰壮勇善战,为诸将所推。死之
    日,朝野骇惋。赠大司马、司徒公、尚书令,谥曰忠。子晔嗣。
    破六韩常,字保年,附化人,匈奴单于之裔也。右谷蠡王潘六奚没于魏,其
    子孙以潘六奚为氏,后人讹误,以为破六韩。世领部落,其父孔雀,世袭酋长。
    孔雀少骁勇。时宗人拔陵为乱,以孔雀为大都督、司徒、平南王。孔雀率部下一
    万人降于尔朱荣,诏加平北将军、第一领民酋长,卒。常沉敏有胆略,善骑射,
    累迁平西将军。高祖起义,常为附化守,与万俟受洛干东归,高祖嘉之,上为抚
    军。与诸将征讨,又从高祖攻击诸寇,累迁车骑大将军、开府,封平阳公,除洛
    州刺史。常启世宗曰:“常自镇河阳以来,频出关口,太谷二道,北荆已北,洛
    州已南,所有要害,颇所知悉。而太谷南口去荆路逾一百,经赤工坂,是贼往还
    东西大道,中间旷绝一百五十里,贼之粮饟,唯经此路。愚谓于彼选形胜之处,
    营筑城戍,安置士马,截其远还,自然不能更有行送。”世宗纳其计,遣大司马
    斛律金等筑杨志、百家、呼延三镇。常秩满,还晋阳,拜太保、沧州刺史,卒。
    赠尚书令、司徒公、太傅、第一领民酋长,假王,谥曰忠武。
    金祚,字神敬,安定人也。性骁雄,尚气任侠。魏正光中,陇右贼起,诏雍
    州刺史元猛讨之,召募狼家,以为军导,祚应选。以军功累迁龙骧将军、灵州刺
    史。高祖举义,尔朱天光率关右之众与仲远等北抗义师。天光留祚东秦,总督三
    州,镇静二州。天光败,归高祖,除车骑大将军。邙山之战,以大都督从破西军。
    祚除华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别封临济县子,卒。赠司空。
    韦子粲,字晖茂,京兆人。曾祖阆,魏咸阳守。父隽,都水使者。子粲仕郡
    功曹史,累迁为大行台郎中,从尔朱天光平关右。孝武入关,以为南汾州刺史。
    神武命将出讨,城陷,子弟俱破获,送晋阳,蒙放免。以粲为并州长史,累迁豫
    州刺史,卒。初,子粲兄弟十三人,子侄亲属,阖门百口悉在西魏。以子粲陷城
    不能死难,多致诛灭,归国获存,唯与弟道谐二人而已。谐与粲俱入国。粲富贵
    之后,遂特弃道谐,令其异居,所得廪禄,略不相及,其不顾恩义如此。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