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故事 >>警世通言
  • 第八卷 崔待诏生死冤家(宋人小说作《碾玉观音》)
  • 第九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 第十卷 钱舍人题诗燕子楼
  • 第十一卷 苏知县罗衫再合
  • 第一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第二卷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 第三卷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 第四卷 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 第五卷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 第六卷 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 最新热门    
     
    第十二卷 范鳅儿双镜重圆

    方才取出来与你充饥。徐信正在数钱,
    猛听得有妇女悲泣之声,事不关心,关心者乱。徐信且不数钱,急走出店来看,
    果见一妇人,单衣蓬首,露坐于地上。虽不是自己的老婆,年貌也相仿佛,徐信
    动了个恻隐之心,以己度人,道:“这妇人想也是遭难的。”不免上前问其来历。
    妇人诉道:“奴家乃郑州王氏,小字进奴。随夫避兵,不意中途奔散,奴孤身被
    乱军所掠。行了两日一夜,到于此地,两脚俱肿,寸步难移,贼徒剥取衣服,弃
    奴于此。衣单食缺,举目无亲,欲寻死路,故此悲泣耳。”徐信道:“我也在乱
    军中不见了妻子,正是同病相怜了。身边幸有盘缠,娘子不若权时在这店里住几
    日,将息贵体,等在下探问荆妻消耗,就便访取尊夫,不知娘子意下如何?”妇
    人收泪而谢道:“如此甚好。”徐信解开包裹,将几件衣服与妇人穿了,同他在
    店中吃了些饭食,借半间房子,做一块儿安顿。徐信殷殷勤勤,每日送茶送饭。
    妇人感其美意,料道寻夫访妻,也是难事,今日一鳏一寡,亦是天缘,热肉相凑,
    不容人不成就了。又过数日,妇人脚不痛了,徐信和他做了一对夫妻,上路直到
    建康。正值高宗天子南渡即位,改元建炎,出榜招军,徐信去充了个军校,就于
    建康城中居住。
    日月如流,不觉是建炎三年。一日徐信同妻城外访亲回来,天色已晚,妇人
    口渴,徐信引到一个茶肆吃茶。那肆中先有一个汉子坐下,见妇人入来,便立在
    一边偷看妇人,目不转睛。妇人低眉下眼,那个在意,徐信甚以为怪。少顷,吃
    了茶,还了茶钱出门,那汉又远远相随。比及到家,那汉还站在门首,依依不去。
    徐信心头火起,问道:“什么人?如何窥觑人家的妇女?”那汉拱手谢罪道:
    “尊兄休怒!某有一言奉询。”徐信忿气尚未息,答应道:“有什么话就讲罢!”
    那汉道:“尊兄倘不见责,权借一步,某有实情告诉。若还嗔怪,某不敢言。”
    徐信果然相随,到一个僻静巷里。那汉临欲开口,又似有难言之状。徐信道:
    “我徐信也是个慷慨丈夫,有话不妨尽言。”那汉方才敢问道:“适才妇人是谁?”
    徐信道:“是荆妻。”那汉道:“娶过几年了?”徐信道:“三年矣。”那汉道:
    “可是郑州人,姓王小字进奴么?”徐信大惊道:“足下何以知之?”那汉道:
    “此妇乃吾之妻也。因兵火失散,不意落于君手。”徐信闻言,甚蹐不安,将
    自己虞城失散,到睢阳村店遇见此妇始末,细细述了:“当时实是怜他孤身无倚,
    初不晓得是尊阃,如之奈何?”那汉道:“足下休疑,我已别娶浑家,旧日伉俪
    之盟,不必再题。但仓忙拆开,未及一言分别,倘得暂会一面,叙述悲苦,死亦
    无恨。”徐信亦觉心中凄惨,说道:“大丈夫腹心相照,何处不可通情,明日在
    舍下相候。足下既然别娶,可携新阃同来,做个亲戚,庶于邻里耳目不碍。”那
    汉欢喜拜谢。临别,徐信问其姓名,那汉道:“吾乃郑州列俊卿是也。”是夜,
    徐信先对王进奴述其缘由。进奴思想前夫恩义,暗暗偷泪,一夜不曾合眼。到天
    明,盥漱方毕,列俊卿夫妇二人到了,徐信出门相迎,见了俊卿之妻,彼此惊骇,
    各各恸哭。原来俊卿之妻,却是徐信的浑家崔氏。自虞城失散,寻丈夫不着,却
    随个老妪同至建康,解下随身簪珥,赁房居住。三个月后,丈夫并无消息。老妪
    说他终身不了,与他为媒,嫁与列俊卿。谁知今日一双两对,恰恰相逢,真个天
    缘凑巧,彼此各认旧日夫妻,相抱而哭。当下徐信遂与列俊卿八拜为交,置酒相
    待。至晚,将妻子兑转,各还其旧。从此通家往来不绝,有诗为证:夫-兮妻
    换夫,这场交易好糊涂。相逢总是天公巧,一笑灯前认故吾。
    此段话题做“交互姻缘”,乃建炎三年建康城中故事。同时又有一事,叫做
    “双镜重圆”,说来虽没有十分奇巧,论起夫义妇节,有关风化,到还胜似几倍。
    正是:
    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
    话说南宋建炎四年,关西一位官长,姓吕名忠翊,职授福州监税。此时七闽
    之地,尚然全盛,忠翊带领家眷赴任,一来福州凭山负海,东南都会,富庶之邦;
    二来中原多事,可以避难。于本年起程,到次年春间,打从建州经过。《舆地志》
    说:“建州碧水丹山,为东闽之胜地。”今日合着了古语两句:“洛阳三月花如
    锦,偏我来时不遇春。”自古“兵荒”二字相连,金虏渡河,两浙都被他残破。
    闽地不遭兵火,也就见个荒年,此乃天数。
    话中单说建州饥荒,斗米千钱,民不聊生。却为国家正值用兵之际,粮饷要
    紧,官府只顾催征上供,顾不得民穷财尽。常言:巧媳妇煮不得没米粥,百姓既
    没有钱粮交纳,又被官府鞭笞逼勒,禁受不过,三三两两,逃入山间,相聚为盗。
    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群盗从之如流,啸聚至十馀万。无非是风高放火,月黑-,无粮同饿,得肉均
    分。官兵抵当不住,连败数阵。范汝为遂据了建州城,自称元帅,分兵四出抄掠。
    范氏门中子弟,都受伪号,做领兵官将。汝为族中有个侄儿名唤范希周,年二十
    三岁,自小习得一件本事,能识水性,伏得在水底三四昼夜,因此起个异名唤做
    范鳅儿。原是读书君子,功名未就,被范汝为所逼——凡族人不肯从他为乱者,
    先将斩首示众——希周贪了性命,不得已而从之。虽在贼中,专以方便救人为务,
    不做劫掠勾当。贼党见他凡事畏缩,就他鳅儿的外号,改做“范盲鳅”,是笑他
    无用的意思。
    再说吕忠翊有个女儿,小名顺哥,年方二八,生得容颜清丽,情性温柔,随
    着父母福州之任。来到这建州相近,正遇着范贼一支游兵,劫夺行李财帛,将人
    口赶得三零四散。吕忠翊失散了女儿,无处寻觅,嗟叹了一回,只索赴任去了。
    单说顺哥脚小伶俜,行走不动,被贼兵掠进建州城来。顺哥啼啼哭哭,范希周中
    途见而怜之,问其家门,顺哥自叙乃是宦家之女。希周遂叱开军士,亲解其缚,
    留至家中,将好言抚慰,诉以衷情:“我本非反贼,被族人逼迫在此,他日受了
    朝廷招安,仍做良民。小娘子若不弃卑末,结为眷属,三生有幸。”顺哥本不愿
    相从,落在其中,出于无奈,只得许允。次日希周禀知贼首范汝为,汝为亦甚喜。
    希周送顺哥于公馆,择吉纳聘。希周有祖传宝镜,乃是两镜合扇的,清光照彻,
    可开可合,内铸成鸳鸯二字,名为“鸳鸯宝镜”,用为聘礼。遍请范氏宗族,花
    烛成婚。一个是衣冠旧裔,一个是阀阅名姝。一个儒雅丰仪,一个温柔性格。一
    个纵居贼党,风云之气未衰;一个虽作囚俘,金玉之姿不改。绿林此日称佳客,
    红粉今宵配吉人。自此夫妻和顺,相敬如宾。
    自古道:瓦罐不离井上破。范汝为造下迷天大罪,不过乘朝廷有事,兵力不
    及。岂期名将张浚、岳飞、张俊、张荣、吴玠、吴璘等,屡败金人,国家粗定,
    高宗卜鼎临安,改元绍兴。是年冬,高宗命韩蕲王讳世忠的,统领大军十万前来
    讨捕。范汝为岂是韩公敌手,只得闭城自守,韩公筑长围以困之。原来韩公与吕
    忠翊先在东京有旧,今番韩公统兵征剿反贼,知吕公在福州为监税官,必知闽中
    人情土俗。其时将帅专征的都带有空头敕,遇有地方人才,听凭填敕委用。韩公
    遂用吕忠翊为军中都提辖,同驻建州城下,指麾攻围之事。城中日夜号哭,范汝
    为几遍要夺门而出,都被官军杀回,势甚危急。顺哥向丈夫说道:“妾闻‘忠臣
    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妾被贼军所掠,自誓必死,蒙君救拔,遂为君家之
    妇,此身乃君之身矣。大军临城,其势必破。城既破,则君乃贼人之亲党,必不
    能免。妾愿先君而死,不忍见君之就戮也。”引床头利剑便欲自刎。希周慌忙抱
    住,夺去其刀,安慰道:“我陷在贼中,原非本意,今无计自明,玉石俱焚,已
    付之于命了。你是宦家儿女,掳劫在此,与你何干?韩无帅部下将士,都是北人,
    你也是北人,言语相合,岂无乡曲之情?或有亲旧相逢,宛转闻知于令尊,骨肉
    团圆,尚不绝望。人命至重,岂可无益而就死地乎?”顺哥道:“若果有再生之
    日,妄誓不再嫁。便恐被军校所掳,妾宁死于刀下,决无失节之理。”希周道:
    “承娘子志节自许,吾死亦瞑目。万一为漏网之鱼,苟延残喘,亦誓愿终身不娶,
    以答娘子今日之心。”顺哥道:“‘鸳鸯宝镜’,乃是君家行聘之物,妾与君共
    分一面,牢藏在身。他日此镜重圆,夫妻再合。”说罢相对而泣。
    这是绍兴元年冬十二月内的说话。到绍兴二年春正月,韩公将建州城攻破,
    范汝为情急,放火自焚而死。韩公竖黄旗招安馀党,只有范氏一门不赦。范氏宗
    族一半死于乱军之中,一半被大军擒获,献俘临安。顺哥见势头不好,料道希周
    必死,慌忙奔入一间荒屋中,解罗帕自缢。正是:
    宁为短命全贞鬼,不作偷生失节人。
    也是阳寿未终,恰好都提辖吕忠翊领兵过去,见破屋中有人自缢,急唤军校
    解下。近前观之,正是女儿顺哥。那顺哥死去重苏,半晌方能言语,父子重逢,
    且悲且喜。顺哥将贼兵掳劫,及范希周救取成亲之事,述了一遍。吕提辖嘿然无
    语。
    却说韩元帅平了建州,安民已定,同吕提辖回临安面君奏凯。天子论功升赏,
    自不必说。一日,吕公与夫人商议,女儿青年无偶,终是不了之事,两口双双的
    来劝女儿改嫁。顺哥述与丈夫交誓之言,坚意不肯。吕公又道:“好人家儿女,
    嫁了反贼,一时无奈。天幸死了,出脱了你,你还想他怎么?”顺哥含泪而告道:
    “范家郎君,本是读书君子,为族人所逼,实非得已。他虽在贼中,每行方便,
    不做伤天理的事。倘若天公有眼,此人必脱虎口,大海浮萍,或有相逢之日。孩
    儿如今情愿奉道在家,侍养二亲,便终身守寡,死而不怨。若必欲孩儿改嫁,不
    如容孩儿自尽,不失为完节之妇。”吕公见他说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
    光阴似箭,不觉已是绍兴十二年,吕公累官至都统制,领兵在封州镇守。一
    日,广州守将差指使贺承信捧了公牒,到封州将领司投递。吕公延于厅上,问其
    地方之事,叙话良久方去。顺哥在后堂帘中窃窥,等吕公入衙,问道:“适才赍
    公牒来的何人?”吕公道:“广州指使贺承信也。”顺哥道:“奇怪!看他言语
    行步,好似建州范家郎君。”吕公大笑道:“建州城破,凡姓范的都不赦,只有
    枉死,那有枉活?广州差官自姓贺,又是朝廷命官,并无分毫干惹,这也是你妄
    想了,侍妾闻知,岂不可笑!”顺哥被父亲抢白了一场,满面羞惭,不敢再说。
    正是:
    只为夫妻情爱重,致令父子语参差。
    过了半年,贺承信又有军牒奉差到吕公衙门,顺哥又从帘下窥视,心中怀疑
    不已,对父亲说道:“孩儿今已离尘奉道,岂复有儿女之情。但再三详审广州姓
    贺的,酷似范郎。父亲何不召至后堂,赐以酒食,从容叩之。范郎小名鳅儿,昔
    年在围城中情知必败,有‘鸳鸯镜’,各分一面,以为表记。父亲呼其小名,以
    此镜试之,必得其真情。”吕公应承了。次日贺承信又进衙领回文,吕公延至后
    堂,置酒相款。饮酒中间,吕公问其乡贯出身。承信言语支吾,似有羞愧之色。
    吕公道:“鳅儿非足下别号乎?老夫已尽知矣,但说无妨也!”承信求吕公屏去
    左右,即忙下跪,口称“死罪”。吕公用手搀扶道:“不须如此。”承信方敢吐
    胆倾心告诉道:“小将建州人,实姓范,建炎四年,宗人范汝为煽诱饥民,据城
    为叛,小将陷于贼中,实非得已。后因大军来讨,攻破城池,贼之宗族,尽皆诛
    戮。小将因平昔好行方便,有人救护,遂改姓名为贺承信,出就招安。绍兴五年
    拨在岳少保部下,随征洞庭湖贼杨么。岳家军都是西北人,不习水战。小将南人,
    幼通水性,能伏水三昼夜,所以有‘范鳅儿’之号。岳少保亲选小将为前锋,每
    战当先,遂平么贼。岳少保荐小将之功,得受军职,累任至广州指使,十年来未
    曾泄之他人。今既承钧问,不敢隐讳。”吕公又问道:“令孺人何姓?是结发还
    是再娶?”承信道:“在贼中时曾获一宦家女,纳之为妻。逾年城破,夫妻各分
    散逃走。曾相约,苟存性命,夫不再娶,妇不再嫁。小将后来到信州,又寻得老
    母,至今母子相依,止畜一粗婢炊爨,未曾娶妻。”吕公又问道:“足下与先孺
    人相约时,有何为记?”承信道:“有‘鸳鸯宝镜’合之为一,分之为二,夫妇
    各留一面。”吕公道:“此镜尚在否?”承信道:“此镜朝夕随身,不忍少离。”
    吕公道:“可借一观。”承信揭开衣袂,在锦裹肚系带上,解下一个绣囊,囊中
    藏着宝镜。吕公取观,遂于袖中亦取一镜合之,俨如生成。承信见二镜符合,不
    觉悲泣失声。吕公感其情义,亦不觉泪下,道:“足下所娶,即吾女也。吾女见
    在衙中。”遂引承信至中堂,与女儿相见,各各大哭。吕公解劝了,且作庆贺筵
    席。是夜即留承信于衙门歇宿。
    过了数日,吕公将回文打发女婿起身,即令女儿相随,到广州任所同居。后
    一年承信任满,将赴临安,又领妻顺哥同过封州,拜别吕公。吕公备下千金妆奁,
    差官护送承信到临安。自谅前事年远,无人推剥,不可使范氏无后,乃打通状到
    礼部,复姓不复名,改名不改姓,叫做范承信。后累官至两淮留守,夫妻偕老。
    其鸳鸯二镜,子孙世传为至宝云。后人评论范鳅儿在逆党中涅而不淄,好行方便,
    救了许多人性命,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乃阴德积善之报也。有诗为证:
    十年分散天边鸟,一旦团圆镜里鸳。莫道浮萍偶然事,总由阴德感皇天。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