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故事 >>吕氏春秋
  • 妙行品第五
  • 忏悔品第六
  • 机缘品第七
  • 顿渐品第八
  • 护法品第九
  • 付嘱品第十
  • 孟春纪第一
  • 仲春纪第二
  • 季春纪第三
  • 决疑品第三
  • 最新热门    
     
    孟夏纪第四

    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
    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
    尊卑贫富,而争於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於得
    圣人。圣人生於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於尊师。
    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
    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
    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
    而反说,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
    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於胜理,在於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
    敢骄也,上至於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
    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曾子曰:“君子行於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
    师者,馀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
    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於匡,
    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於
    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
    ○尊师
    三曰: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帝颛顼师伯夷父,帝喾师伯招,帝尧师子
    州支父,帝舜师许由,禹师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齐
    桓公师管夷吾,晋文公师咎犯、随会,秦穆公师百里奚、公孙枝,楚庄王师孙叔
    敖、沈尹巫,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句践师范蠡、大夫种。此十圣人、
    六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於帝,智不至於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
    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
    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
    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子张,
    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於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学於
    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於乡曲,学於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
    钜狡也,学於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於刑戮死辱也,由
    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於学也。
    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欢愉,问书意,顺耳目,
    不逆志,退思虑,求所谓,时辨说,以论道,不苟辨,必中法,得之无矜,失之
    无惭,必反其本。
    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所以
    尊师也。治唐圃,疾灌浸,务种树;织葩屦,结罝网,捆蒲苇;之田野,力耕耘,
    事五谷;如山林,入川泽,取鱼鳖,求鸟兽。此所以尊师也。视舆马,慎驾御;
    适衣服,务轻暖;临饮食,必蠲洁;善调和,务甘肥;必恭敬,和颜色,审辞令;
    疾趋翔,必严肃。此所以尊师也。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
    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於朝,君子不与交友。故教
    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於利人,利人莫大於
    教;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
    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
    “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
    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
    尊师也。
    ○诬徒
    四曰: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
    得於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此六者不得於学,则君不能令於臣,
    父不能令於子,师不能令於徒。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於其所不乐。
    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
    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子华子曰:“王者乐其所以王,亡者亦
    乐其所以亡,故烹兽不足以尽兽,嗜其脯则几矣。”然则王者有嗜乎理义也,亡
    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祸福亦不同。
    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言谈日易,
    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见权亲势及有富厚者,
    不论其材,不察其行,驱而教之,阿而谄之,若恐弗及;弟子居处修洁,身状出
    伦,闻识疏达,就学敏疾,本业几终者,则从而抑之,难而悬之,妒而恶之;弟
    子去则冀终,居则不安,归则愧於父母兄弟,出则惭於知友邑里,此学者之所悲
    也,此师徒相与异心也。人之情,恶异於己者,此师徒相与造怨尤也。人之情,
    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学业之败也,道术之废也,从此生矣。善教者则
    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则师
    徒同体。人之情,爱同於己者,誉同於己者,助同於己者,学业之章明也,道术
    之大行也,从此生矣。
    不能学者,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从师浅而欲学之深也。草木、鸡狗、牛马,
    不可谯诟遇之,谯诟遇之,则亦谯诟报人,又况乎达师与道术之言乎?故不能学
    者:遇师则不中,用心则不专,好之则不深,就业则不疾,辩论则不审,教人则
    不精;於师愠,怀於俗,羁神於世,矜势好尤,故湛於巧智,昏於小利,惑於嗜
    欲;问事则前后相悖,以章则有异心,以简则有相反;离则不能合,合则弗能离,
    事至则不能受。此不能学者之患也。
    ○用众
    五曰: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虽不足,犹若有跖。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
    者遂有天下。
    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
    虽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於贤者乎?
    故学士曰:“辩议不可不为。”辩议而苟可为,是教也。教,大议也。辩议
    而不可为,是被褐而出,衣锦而入。
    戎人生乎戎、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
    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由是
    观之,吾未知亡国之主不可以为贤主也,其所生长者不可耳。故所生长不可不察
    也。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於众,此三皇五帝之所
    以大立功名也。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立已定而舍其众,是得其末而失其本。
    得其末而失其本,不闻安居。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
    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田骈
    谓齐王曰:“孟贲庶乎患术,而边境弗患。楚、魏之王辞言不说,而境内已修备
    矣,兵士已修用矣,得之众也。”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