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故事 >>宋史
  • 卷一百十四 志第六十七
  • 卷一百一十五 志第六十八
  • 卷一百一十六 志第六十九
  • 最新热门    
     
    卷一百一十七 志第七十

    入,金吾将军至龙墀分班揖讫,序立;次吏部、兵部侍郎执文武
    班簿入,对揖立;次中书、门下、学士、两省、御史台官入,北面拜讫,上黄道,
    将至午阶,靴急趋赴丹墀,弹奏御史至吏部侍郎南便落黄道,急趋就位;
    起居郎、舍人至兵部、吏部侍郎后,急趋而进,飞至香案前,皆揖讫序立;次金
    吾大将军先对揖并鞠躬,靴行至折方石位又对揖,北行至奏事石位鞠躬,
    一员奏军国内外平安,倒行就位;次引文武班就位,揖讫,鞠躬,靴急趋
    入沙墀;次引侍从班横行,宰相祝月起居毕,分班序立;文武两班出,序立于衙
    门外。刑法、待制官赴监奏位,中书、门下夹香案侍立,两省、御史台官、学士、
    兵部吏部侍郎、金吾将军、监阁御史并相次出,就衙门外立(惟学士立门侧北候
    宰相)。中书、门下诣香案前奏曰:“中书公事,臣等已具奏闻。”讫,乃退,
    揖殿出。次刑法官、待制官各奏事,并宣徽使答讫,乃出就班。次弹奏官、左右
    史出。阁内失仪者,弹纠如式。弹奏官失仪,起居郎纠之;起居郎失仪,阁门使
    纠之;阁门使失仪,宣徽使纠之。凡出者皆靴急趋揖殿。次中书、门下、
    学士就位,阁门使宣放仗,再拜,赐廊下食,又再拜。次阁门使奏阁内无事,文
    武官出,殿上索扇,垂帘,辇还宫。其赐廊下食,自左右勤政门北东西两廊,文
    东武西,以北为上立定;中丞至本位,面南一揖,乃就坐食;至台吏,赞乃搢笏
    食,食讫复赞,食毕而罢。五月朔,命有司增黄麾仗三百五十人,令文武官随中
    书、门下横行起居,徙翰林学士位于参知政事后,与节度使分东西揖殿出。真宗
    凡三行之,景德以后,其礼不行。仁宗从知制诰李淑议,仍读时令,诏礼官详定
    仪注,以言者谓未合典礼而罢。
    熙宁三年,知制诰宋敏求等言:“奉诏重修定阁门仪制内文德殿殿入阁仪,
    按今文德殿,唐宣政殿也;紫宸殿,唐紫宸殿也。然祖宗视朝,皆尝御文德入阁。
    唐制,常设仗卫于宣政殿,或遇上坐紫宸,即唤仗入阁。如此,则当御紫宸殿入
    阁,方合旧典。”翰林学士王珪等议:“按入阁者,乃唐旧日紫宸殿受常朝之仪
    也。唐紫宸与今同,宣政殿即今文德殿。唐制,天子坐朝,必立仗于正衙。若止
    御紫宸,即唤正衙仗自宣政殿东西阁门入,故为入阁。五代以来遂废正衙立仗之
    制。今阁门所载入阁仪者,止是唐常朝之仪,非盛礼也。”自是入阁之礼遂罢。
    敏求又言:“本朝惟入阁乃御文德殿视朝,今既不用入阁仪,即文德遂阙视
    朝之礼。请下两制及太常礼院,约唐制御宣政殿,裁定朔望御文德殿仪,以备正
    衙视朝之制。”学士韩维等以《入阁图》增损裁定上仪曰:
    朔日不值假,前五日,阁门移诸司排办,前一日,有司供帐文德殿。其日,
    金吾将军常服押本卫仗,判殿中省官押细仗,先入殿庭,东西对列;文武官东西
    序立;诸军将校分入,北向立;朝堂引赞官引弹奏御史二员入殿门踏道,当下殿
    北向立;次催文武班分入,并东西相向立;诸军将校即于殿庭北向立班。皇帝服
    靴袍御垂拱殿,鸣鞭,内侍、阁门、管军依朔望常例起居;次引枢密、宣徽、三
    司使副、枢密直学士、内客省使以下至医官、待诏及修起居注官二员并大起居。
    诸司使以下,退排立。帝辇至文德殿后,阁门奏班齐,帝出,殿上索扇,升榻,
    鸣鞭;扇开,卷帘,仪鸾使焚香,喝文武官就位,四拜起居;鸡人唱时;舍人于
    弹奏御史班前西向喝大起居。御史由文武班后至对立位,次引左右金吾将军合班
    于宣制石南大起居,班首出班躬奏军国内外平安,归位再拜,各归东西押仗位。
    通喝舍人于宣制石南北向对立。舍人退于西阶,次揖宰臣、亲王以下,躬奏文武
    百僚、宰臣某姓名以下起居,分引宰臣以下横行,诸军将校仍旧立。阁门使喝大
    起居,舍人引宰臣至仪石北,俯伏跪致词祝月讫,其词云:“文武百僚、宰臣全
    衔臣某姓名等言:孟春之吉,伏惟皇帝陛下膺受时祉,与天无穷,臣等无任欢呼
    抃蹈之至。”归位五拜。阁门使揖中书由东阶升殿,枢密使带平章事以上由西阶
    升殿侍立;给事中一员归左省位立;转对官立于给事中之南(如罢转对官,每遇
    御史台前期牒请。文官二员并依转对官例,先于阁门投进奏状);吏部侍郎及刑
    法官立于转对官南;兵部侍郎于右省班南,与吏部侍郎东西相向立,搢笏,各出
    班籍置笏上(吏部、兵部侍郎以知审官东、西院官充,刑法官以知审刑、大理寺
    官充);亲王、使相以下分班出;引转对官于宣制石南,宣徽使殿上承旨宣答如
    仪;次吏部、兵部侍郎及刑法官对揖出;次弹奏御史无弹奏对揖出(如有弹奏,
    并如仪)。引给事中至宣制石南揖,躬奏殿中无事;喝祗候,揖,西出;次引修
    起居注官,次引排立供奉官以下各合班于宣制石南躬;喝祗候揖,分班出;喝天
    武官等门外祗候,出。索扇,垂帘,皇帝降坐,鸣鞭;舍人当殿承旨放仗,四色
    官靴急趋至宣制石南,称奉敕放仗。金吾将军并判殿中省官对拜,讫,随
    仗出,亲王、使相、节度使至刺史、学士、台省官、诸军将校等并序班朝堂,谢
    赐茶酒。帝复御垂拱殿,中书、枢密及请对官奏事;不引见谢、辞班。后殿坐,
    临时取旨。其日遇有德音、制书、御札,仍候退御垂拱殿坐,制箱出外。应正衙
    见、谢、辞文武臣僚,并依御史台仪制唤班,依序分入于文武班后,以北为首,
    分东西相向,重行异位,依见、辞、谢班序位。余押班臣僚于班稍前押班,候刑
    法官对揖出,分引近前揖躬。舍人当殿宣班,引转对班见、谢、辞,并如紫宸仪。
    枢密使不带平章事、参知政事至同签书枢密院事、宣徽使并立于宣制石南稍北,
    宰臣、亲王、枢密使带平章事、使相系押班者,立于仪石南,余官并立于宣制石
    南,如合通唤,阁门使引并如仪。赞喝讫,系中书、枢密并揖升殿辞谢,揖,西
    出,其合问圣体者,并如仪;余官分班出(弹奏御史候见、谢、辞班绝,对揖出。
    其朝见,如谢都城门外御筵,及召赴阙谢茶药抚问之类,不可合班者,各依别班
    中谢对。赐酒食等并门赐。其系正衙见门谢辞,亦门外唱放)。
    应正衙见、谢、辞臣僚,前一日于阁门投诣正衙榜子,阁门上奏目;又投正
    衙状于御史台、四方馆。应朔日或得旨罢文德殿视朝,止御紫宸殿起居,其已上
    奏目。正衙见、谢、辞班并放免,依官品随赴紫宸殿引,或值改,依常朝文德殿,
    自有百官班日,并如旧仪。应外国蕃客见、辞,候唤班先引赴殿庭东,依本国职
    次重行异位立,候见、辞、谢班绝,西向躬。舍人当殿通班转于宣制石南,北向
    立,赞喝如仪,西出。其酒食分物并门赐,如有进奉,候弹奏御史出,进奉入
    (唯御马及担床自殿西偏门入,东偏门出。其进奉出入,文武官起居,舍人通某
    国进奉,宣徽使喝进奉出,节次如紫宸仪)。候进奉出,给事中奏殿中无事,出。
    其后殿再坐,合引出者,从别仪。
    其日,赐茶酒,宰臣、枢密于阁子,亲王于本厅,使相、宣徽使、两省官、
    待制、三司副使、文武百官、皇亲使相以下至率府副率,及四厢都指挥使以下至
    副都头,并于朝堂(如朝堂位次不足,即于朝堂门外设次)。管军节度使至四厢
    都指挥使、节度使、两使留后至刺史,并于客省厅。
    诏从所定。
    徽宗初建明堂,礼制局列上七议:
    一曰:古者朔必告庙,示不敢专。请视朝听朔必先奏告,以见继述之意。
    二曰:古者天子负扆南向以朝诸侯,听朔则各随其方。请自今御明堂正南向
    之位,布政则随月而御堂,其闰月则居门焉。
    三曰:《礼记·月令》,天子居青阳、总章,每月异礼。请稽《月令》十二
    堂之制,修定时令,使有司奉而行之。
    四曰:《月令》以季秋之月为来岁受朔之日。请以每岁十月于明堂受新历,
    退而颁之郡国。
    五曰:古者天子负扆,公、侯、伯、子、男、蛮夷戎狄四塞之国各以内外尊
    卑为位。请自今元正、冬至及大朝会并御明堂,辽使依宾礼,蕃国各随其方,立
    于四门之外。
    六曰:古者以明堂为布政之宫,自今若有御札、手诏并请先于明堂宣示,然
    后榜之朝堂,颁之天下。
    七曰:赦书、德音,旧制宣于文德殿,自今非御楼肆赦,并于明堂宣读。
    政和七年九月一日,诏颁朔、布政自十月为始。是月一日,上御明堂平朔左
    个,颁天运、-及八年戊戍岁运、历数于天下。自是每月朔御明堂布是月之政。
    先是,群臣五上表请负扆听朝,诏弗允,至是复再请,始从之。十一月一日上御
    明堂,南面以朝百辟,退坐于平朔颁政。其礼:百官常服立明堂下,乘舆自内殿
    出,负坐斧扆明堂。大晟乐作,百官朝于堂下,大臣升阶进呈所颁布时令,左右
    丞一员跪请付外施行,宰相承制可之,左右丞乃下授颁政官,颁政官受而读之讫,
    出,阁门奏礼毕。帝降坐,百官乃退。自是以为常。其岁运、历数、天运、-
    之辞,文多不载。是后则各随岁月星历气运推移沿改,而易其辞焉。
    初,尚书左丞薛昂条具崇宁以来绍述熙、丰政事,各条其节目,系之月令,
    颁于明堂。寻诏:“颁月之朔,使民知寒暑燥湿之化,而万里之远,虽驿置日行
    五百里,已不及时。其千里外当前期十日进呈取旨,颁布诸州长吏封掌,俟月朔
    宣读之。”
    宣和元年,蔡京言:“周观治象于正月之始和,以十二月颁告朔于邦国,皆
    不在十月。后世以十月者,祖秦朔故也。秦以十月为岁首,故月令以孟冬颁来岁
    之朔,今不当用。请以季冬颁岁运于天下。”诏自今以正月旦进呈宣读。四年二
    月,太常王黼编类《明堂颁朔布政诏书》、《条例》、《气令应验》,凡六十三
    册,上之。靖康元年,诏罢颁朔布政。
    御楼肆赦。每郊祀前一日,有司设百官、亲王、蕃国诸州朝贡使、僧道、耆
    老位宣德门外,太常设宫县、钲鼓。其日,刑部录诸囚以俟。驾还至宣德门内幄
    次,改常服,群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通事舍
    人引群臣横行再拜讫,复位。侍臣宣曰“承旨”,舍人诣楼前,侍臣宣敕立金鸡。
    舍人退诣班南,宣付所司讫,太常击鼓集囚。少府监立鸡竿于楼东南隅,竿末伎
    人四面缘绳争上,取鸡口所衔绛幡,获者即与之。楼上以朱丝绳贯木鹤,仙人乘
    之,奉制书循绳而下,至地,以画台承鹤,有司取制书置案上。阁门使承旨引案
    宣付中书、门下,转授通事舍人,北面宣云“有制”,百官再拜。宣赦讫,还授
    中书、门下,付刑部侍郎承旨放囚,百官称贺。阁门使进诣前,承旨宣答讫,百
    官又再拜、舞蹈,退。若德音、赦书自内出者,并如文德殿宣制之仪。其降御札,
    亦阁门使跪授殿门外置箱中,百官班定,阁门授宰臣读讫,传告,百僚皆拜舞称
    万岁。真宗宣制,有司请用仪仗四千人,自承天殿设细仗导卫,近臣起居讫,则
    分左右前导之。
    皇太后临朝听政。乾兴元年,真宗崩,遗旨以皇帝尚幼,军国事兼权取皇太
    后处分。宰相率百官称贺,复前奉慰,又慰皇太后于帘前。有司详定仪式:内东
    门拜表,合差入内都知一员跪授传进;皇太后所降批答,首书“览表具之”,末
    云“所请宜许”或“不许”。初,丁谓定皇太后称“予”,中书与礼院参议,每
    下制令称“予”,便殿处分称“吾”。皇太后诏:“止称‘吾’,与皇帝并御承
    明殿垂帘决事。”百官表贺。
    英宗即位,辅臣请与皇太后权同听政。礼院议:自四月内东门小殿垂帘,两
    府合班起居,以次奏事,非时召学士亦许至小殿。时帝以疾权居柔仪殿东阁西室,
    太后垂帘处分称“吾”,唯两府日入候问圣体,因奏政事,退诣小殿帘外,覆奏
    太后。帝疾间,御前后殿听政,两府退朝,犹于小殿覆奏。
    哲宗即位,太皇太后权同听政。三省、枢密院按仪注:未释服以前,遇只日
    皇帝御迎阳门,日参官并赴起居,依例奏事。每五日,遇只日于迎阳门垂帘,皇
    帝坐于帘内之北,宰执奏事则权屏去左右侍卫;事有机速,许非时请对,及赐宣
    召,亦许升殿。礼部、御史台、阁门奏讨论御殿及垂帘仪制,每朔、望、六参,
    皇帝御前殿,百官起居,三省、枢密院奏事,应见、谢、辞班退,各令诣内东门
    进榜子。皇帝只日御延和殿垂帘,日参官起居太皇太后,移班少西起居皇帝,并
    再拜。三省、枢密院奏事,三日以上四拜,不舞蹈,候祔庙毕,起居如常仪。帘
    前通事以内侍,殿下以阁门。吏部磨勘奏举人,垂帘日引。应见、谢、辞臣僚遇
    朔、望参日不坐,并先诣殿门,次内东门,应抬赐者并门赐之。于是帝御迎阳门
    幄殿,同太皇太后垂帘,宰臣、亲王以下合班起居。常制分班十六,至是合班,
    以阁门奏请故也。礼官请如有祥瑞、边捷,宰臣以下紫宸殿称贺皇帝毕,赴内东
    门贺太皇太后。从之。
    徽宗即位,皇太后权同听政。三省、枢密院聚议:故事,嘉祐末,英宗请慈
    圣同听政,五月同御内东门小殿垂帘,至七月十三日英宗间日御前后殿,辅臣奏
    事,退诣内东门帘前覆奏。又故事,唯慈圣不立生辰节名,不遣使契丹;若天圣、
    元丰则御殿垂帘,立生辰节名,遣使与契丹往还及避家讳等。曾布曰:“今上长
    君,岂可垂帘听政?请如嘉祐故事。”蔡卞曰:“天圣、元丰与今日皆遗制处分,
    非嘉祐比。”布曰:“今日之事,虽载遗制,实出自德音,又皆长君,正与嘉祐
    事相似。”有旨:依嘉祐、治平故事。布语同列曰:“奏事先太后,次覆奏皇帝,
    如今日所得旨。”遂为定式矣。寻以哲宗灵驾发引,太后手书罢同听断焉。
    皇太子元正、冬至受群臣贺仪。《政和新仪》:前一日,有司于东门外量地
    之宜,设三公以下文武群官等次如常仪;典仪设皇太子答拜褥位于阶下,南向,
    又设文武群官版位于门之外。其日,礼直官、舍人先引三公以下文武群臣以次入,
    就位立定。礼直官、舍人引左庶子诣皇太子前,跪请内严;少顷,又言外备。内
    侍褰帘,皇太子常服出次,左右侍卫如常仪。皇太子降阶诣南向褥位,典仪曰
    “再拜”,赞者承传曰“再拜”,三公以下皆再拜,皇太子答拜。班首少前称贺
    云:“元正首祚(冬至云“天正长至”),景福维新。伏惟皇太子殿下,与时同
    休。”贺讫,少退,复位。左庶子前,承命诣群臣前答云:“元正首祚(冬至云
    “天正长至”),与公等均庆。”典仪曰“再拜”,班首以下皆再拜,皇太子答
    拜。讫,礼直官、通事舍人引三公以下文武百官以次出,内侍引皇太子升阶,还
    次,降帘,侍卫如常仪。
    少顷,礼直官、舍人引知枢密院官以下入,就位立定,内侍引皇太子降阶,
    诣南向褥位,枢密以下参贺如上仪。讫,退。次引师、傅、保、宾客以下入,就
    位,参贺如上仪。师、傅、保以下以次出。
    内侍引皇太子升坐,礼直官引文武宫官入,就位,重行北向立,典仪曰“再
    拜”,在位官皆再拜。左庶子少前,跪言:“具官某言:元正首祚(冬至云“天
    正长至”),伏惟皇太子殿下,与时同休。”俯伏,兴,复位。典仪曰“再拜”,
    在位者皆再拜,分东西序立。左庶子少前,跪言礼毕。左右近侍降帘,皇太子降
    坐,宫官退,左右侍卫以次出。
    皇太子与百官相见。至道元年,有司言:“百官见皇太子,自两省五品、尚
    书省御史台四品、诸司三品以上皆答拜,余悉受拜。宫官自左右庶子以下,悉用
    参见之仪。其宴会位在王公上。”
    与师、傅、保相见。《政和新仪》:前一日,所司设师、傅、保以下次与宫
    门外道,西南向;设轩架之乐于殿庭,近南,北向。其日质明,诸卫率各勒所部
    屯门列仗,典谒设皇太子位于殿东阶下西向,设师、傅、保位,于殿西阶之西,
    三少位于傅、保之南稍却,俱东向北上。师、傅、保以下俱朝服至宫门,通事舍
    人引就次,左庶子请内严。通事舍人引师、傅、保立于正殿门之西,三少在其南
    稍却,俱东向北上。左庶子言外备,诸侍奉之官各服其器服,俱诣阁奉迎。皇太
    子朝服以出,左右侍卫如常仪,轩架作《翼安》之乐,至东阶下西向立,乐止。
    通事舍人引师、傅、保及三少入,就位,轩架作《正安》之乐,至位乐止。皇太
    子再拜,师、傅、保以下答拜(若三少特见,则三少先拜)。通事舍人引师、傅、
    保以下出,轩架《正安之乐》作,出门,乐止。左庶子前跪称:“左庶子某言,
    礼毕。”皇太子入,左右侍卫及乐作如来仪。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