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历史故事 >>元史
  • 卷一百九十四 列传第八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五 列传第八十二
  • 卷一百九十六 列传第八十三
  • 卷一百九十七 列传第八十四
  • 卷一百九十八 列传第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八 列传第七十五
  • 卷一百八十九 列传第七十六
  • 卷一百九十 列传第七十七
  • 卷一百九十一 列传第七十八
  • 卷一百九十二 列传第七十九
  • 最新热门    
     
    卷一百九十九 列传第八十六

    官,又辞,遗执政书,其略曰:“先王之道不明,异端邪说害之也,横流奔
    放,天理不绝如线。今天子神圣,俊乂辐辏,言纳计用,先王之礼乐教化,兴明
    修复,维其时矣。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汉、唐犹不屑也,执事者因陋就简,
    此焉是务,良可惜哉!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
    化,以拯数百千年之祸,仆恐后日之弊,将有不可胜言者矣。”人或勉之仕,则
    曰:“后世去古虽远,而先王之所设施,本末先后,犹可考见,故为政者莫先于
    复古。苟因习旧弊,以求合乎先王之意,不亦难乎!吾又不能随时俯仰以赴机会,
    将焉用仕!”于是杜门著书,一不以穷通得丧动其志,优游道艺,以终其身。年
    七十,遗命其子处立、处愿曰:“吾即死,当表吾墓曰‘缑山杜处士’。天历中,
    赠资德大夫、翰林学士、上护军,追封魏郡公,谥文献。
    所著书曰《春秋地理原委》十卷、《语孟旁通》八卷、《皇极引用》八卷、
    《皇极疑事》四卷、《极学》十卷、《律吕律历礼乐杂志》三十卷、文集十卷。
    其于律,则究其始,研其义,长短清浊,周径积实,各以类分,取经史之说以实
    之,而折衷其是非。其于历,则谓造历者皆从十一月甲子朔夜半冬至为历元,独
    邵子以为天开于子,取日甲月子、星甲辰子,为元会运世之数,无朔虚,无闰余,
    率以三百六十为岁,而天地之盈虚,百物之消长,不能出乎其中矣。论闭物开物,
    则曰开于己,闭于戊;五,天之中也;六,地之中也;戊己,月之中星也。又分
    卦配之纪年,金之大定庚寅,交小过之初六;国朝之甲寅三月二十有三日寅时,
    交小过之九四。多先儒所未发,掇其要著于篇云。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初名永,避金卫绍王讳,易今名。中泰和进士,
    为偃师主簿。改宣德州司候。州多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
    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
    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
    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正大初,迁
    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䴙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右,
    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具,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县民
    素贤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既而拜监察御史,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尚
    书右丞颜盏石鲁与细民争田,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执政者忌
    之。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
    事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诸生,东平严实每加礼焉。岁丙午,世祖在潜邸
    受王印,首传旨谕特立曰:“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今年几
    七十,研究圣经,宜锡嘉名,以光潜德,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又谕曰:“先
    生年老目病,不能就道,故令赵宝臣谕意,且名其读书之堂曰丽泽。”壬子岁,
    复降玺书谕特立曰:“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赐嘉名,
    今复谕意。”癸丑,特立卒,年七十五。中统二年,诏曰:“中庸先生学有渊源,
    行无瑕玷,虽经丧乱,不改故常,未遂丘园之贲,俄兴窀穸之悲。可复赐前号,
    以彰宠数。”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
    杜本,字伯原,其先居京兆,后徙天台,又徙临江之清江,今为清江人。本
    博学,善属文。江浙行省丞相忽剌术得其所上《救荒策》,大奇之,及入为御史
    大夫,力荐于武宗。尝被召至京师,未几归隐武夷山中。文宗在江南时,闻其名,
    及即位,以币征之,不起。至正三年,右丞相脱脱以隐士荐,诏遣使赐以金织文
    币、上尊酒,召为翰林待制、奉议大夫,兼国史院编修官。使者致君、相意,趣
    之行。至杭州,称疾固辞,而致书于丞相曰:“以万事合为一理,以万民合为一
    心,以千载合为一日,以四海合为一家,则可言制礼作乐,而跻五帝三王之盛矣。”
    遂不行。
    本湛静寡欲,无疾言遽色。与人交尤笃于义,有贫无以养亲、无赀以为学者,
    皆济之。平居书册未尝释手。天文、地理、律历、度数,靡不通究,尤工于篆隶。
    所著有《四经表义》、《六书通编》、《十原》等书,学者称为清碧先生。至正
    十年卒,年七十有五。
    时有张枢子长者,婺之金华人,亦屡征不起。枢幼聪慧,外家潘氏蓄书数万
    卷,枢尽取而读之,过目辄不忘。既长,肆笔成章,顷刻数千言。有问以古今沿
    革、-得失、宇宙之分合、礼乐之废兴,以至帝号官名、岁月先后,历历如指
    诸掌。其为文,务推明经史,以扶翼教道,尤长于叙事。尝取三国时事撰《汉本
    纪列传》,附以《魏吴载记》,为《续后汉书》七十三卷。临川危素称其立义精
    密,可备劝讲,朝廷取其书置宣文阁。浙东部使者交荐之,前后章凡九上。至正
    三年,命儒臣纂修辽、金、宋三史,右丞相脱脱以监修国史领都总裁,辟枢本府
    长史,力辞不拜。七年,申命史臣纂修本朝后妃、功臣传,复以翰林修撰、儒林
    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召枢,俾与讨论,复避不就。使者强之行,至杭州,
    固辞而归。尝著《春秋三传归一义》三十卷,《刊定三国志》六十五卷,《林下
    窃议》、《曲江张公年谱》各一卷,《敝帚编》若干卷。至正八年卒,年五十有
    七。
    孙辙,字履常,其先自金陵徙家临川。辙幼孤,母蔡氏教之,知警策自树立。
    比长,学行纯笃,事母甚孝。家居教授,门庭萧然,而考德问业者日盛。郡中俊
    彦有声者皆出其门。辙与人言,一以孝弟忠信为本,辞温气和,闻者莫不油然感
    悟。待亲戚乡里礼意周洽,言论间未尝几微及人过失长短。士子至郡者必来见,
    部使者长吏以下仁且贤者,必造焉。辙乐易庄敬,接之以礼,言不及官府。宪司
    屡辟,皆不就。江西行省特以遗逸举辙一人。辙善为文章,吴澄尝叙其集曰;
    “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其见称许如此。元统二年,年七十有三,卒于
    家。
    同郡吴定翁字仲谷,其先当宋初自金陵来徙。定翁幼岁俨如-,寒暑衣冠
    不少懈,清修文雅,与孙辙齐名。而最善为诗,揭傒斯称其幽茂疏淡,可比卢挚。
    御史及江西之方伯牧守部使者,辟荐相望,终身不为动。程钜夫尝贻书曰:“临
    川士友及门者,踵相接也,何相望足下耿耿如玉人,而不可得见乎!”定翁尝曰:
    “士无求用于世,惟求无愧于世。”人以为名言。

    何中,字太虚,抚之乐安人。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家有藏书万卷,手自校
    雠。其学弘深该博,广平程钜夫,清河元明善,柳城姚燧,东平王构,同郡吴澄、
    揭傒斯,皆推服之。至顺二年,江西行省平章全岳柱聘为龙兴郡学师。明年六月,
    以疾卒。所著有《易类象》二卷、《书传补遗》十卷、《通鉴纲目测海》三卷、
    《知非堂稿》十七卷。
    同郡危复之,字见心。宋末为太学生,师事汤汉,博览群书,好读《易》,
    尤工于诗。至元初,元帅郭昂屡荐为儒学官,不就。至元中,朝廷累遣奉御察罕
    及翰林应奉詹玉以币征之,皆弗起。隐于紫霞山中,士友私谥曰贞白先生。
    武恪,字伯威,宣德府人。初以神童游学江南,吴澄为江西儒学副提举,荐
    入国学肄业。明宗在潜邸,选恪为说书秀才,及出镇云南,恪在行。明宗欲起兵
    陕西,恪谏曰:“太子北行,于国有君命,于家有叔父之命,今若向京师发一箭,
    史官必书太子反。”左右恶恪言,乃曰:“武秀才有母在京,合遣其回。”恪遂
    还京师,居陋巷,教训子弟。文宗知其名,除秘书监典簿。秩满,丁内艰,再除
    中瑞司典簿,改汾西县尹,皆不起。人或劝之仕,恪曰:“向为亲屈,今亲已死,
    不复仕矣。”居数岁,会朝廷选守令,泰不华举恪为平阳沁水县尹,亦不赴。近
    臣又荐为授经郎,恪遂阳为喑哑,不就。
    恪好读《周易》,每日坚坐。或问之曰:“先生之学,以何为本?”恪曰:
    “以敬为本。”所著有《水云集》若干卷。其从之学者多有所成,佛家奴为太尉,
    完者不花佥枢密院事,皆有贤名。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